残酷的童话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15950225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不是报复,是拯救。
  
  亲爱的宝宝:
  童话。
  据说是为了儿童而写的故事,但常常残酷到像我这样的大人都要吓一跳的地步。
  我连三只小猪盖房子抵挡肺活量很大的大野狼这个童话,都忍不住觉得三只小猪活得真辛苦,也不喜欢野狼欺负盖不起坚固房屋的小猪。
  “根本就是穷小猪的一场恶梦嘛!”我实在不觉得讲这个故事给小孩听,而且绘声绘影到小孩子听得呵呵笑,是多让人舒服的事。
  以上,宝宝,是我想太多了。
  将来你身边的大人,会讲一堆像这样没心肝的童话来帮衬你长大,你听的时候不会想这么多,你会像食量很大的小猫头鹰那样,来者不拒地吞下一个又一个沾带着人生血腥气味的故事,笑嘻嘻地听,笑嘻嘻地变成大人。然后,偶尔体会到:写这些故事的人,恐怕有被人生折磨到。
  我最喜欢的一个童话:错,不是安徒生的《人鱼公主》;错,不是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我始终最喜欢的一个童话,是《斑衣吹笛人》。
  八百年前的德国小城,出现鼠患,全城束手无策,只好打算弃城逃走。这时,出现了斑衣吹笛人。
  他服装的花色古怪、腰上插着笛子,他说他能清除老鼠,但要收一笔酬劳。小城的居民说,只要能赶走老鼠,付他五十倍的酬劳都行。
  斑衣吹笛人拿出笛子,吹起轻柔曲调,所有老鼠纷纷从沟里房里柜下床底跑出来,跟在吹笛人的后面。
  吹笛人走到河边,继续吹着笛子,老鼠如痴如醉一批接着一批跳进河里,全部被河水冲走了。
  居民高兴得要命,但吹笛人索取酬劳的时候,居民却说没钱可付。
  吹笛人默默离开小城。当天晚上,月亮高挂天空,家家安睡,到了半夜,小城的空中忽然响起了清澈的笛声。笛声飘动着,每一家的小孩都从家里跑到路上,跟在斑衣吹笛人的身后。
  他一边吹着笛,一边往山上走去,所有小孩跟在他身后,走着走着,月光渐渐被云挡住,吹笛人和小孩越走越远,最后全部消失在山里面。
  全城,只有一个拄拐杖的小孩,因为走路速度追不上队伍,最后一个人哭着回到城里,哭着跟所有大人说,他追不上其他的小朋友,大家都走了,把他一个人抛下。
  亲爱的宝宝,那些小孩去哪里了?
  亲爱的宝宝,我为什么有时会隐约地觉得,那些被笛声带走的小孩,才是幸福的?
  
其他文献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试试讲故事。    我有个朋友,具有德国和塞尔维亚血统,家里有十个孩子,最近我从她那里听说,每个孩子出生时,她母亲都会带回家一个特别的蛋糕,这已经成了她们家的传统。  那是一个很轻的海绵蛋糕,有些果酱和奶油,不同于孩子们平常吃的蛋糕。母亲会告诉翘首企盼的孩子们,那是“他们的弟弟或妹妹从天堂带来的蛋糕”。他们全都很期待这个蛋糕,也很珍惜吃蛋糕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其
期刊
为什么要合群,为什么要从众,为什么不能有创造性。    小区里的孩子特别多,光我们楼上与女儿差不多大的就有五个。平常,大家都聚在楼前,孩子们围在一起换玩具玩,大人们就凑一起拉呱。  但女儿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小小的她已经很有主见。她会拉着我去摘她所谓的“猕猴桃”(其实是一种花的种子,因为外形相似,被女儿称为“猕猴桃”),然后把它们放在地上,娘俩拿着小棍戳来捣去当台球玩;有时又要领着我去跟踪那只四处觅
期刊
我的女儿快五岁了,身上的毛病一大堆。我什么法都用了,这么小的孩子,我竟然对她无能为力,想想真是失望。先来看看她的表现吧:  吃饭时,要大人不停地催,才能吃完。如果不催,慢吞吞地恨不能一粒米一粒米地吃,直到睡着。 喜欢吃肉,她会把肉几乎都放进自己的碗里,别人吃,她会大叫,说那是她的。  就寝时,躺在床上,唱啊,玩啊,滚啊,兴奋极了,即使关了灯,也不能很快安静下来,而是这抓一下,那动一下,翻过来,滚过
期刊
我的女儿4岁半,在幼儿园上中班。前不久,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舞会,我女儿被安排当新娘,与另一名当新郎的小男孩挽着手,伴着婚礼进行曲步入礼堂。幼儿园的老师还特意为此拍照留念。女儿回来后,马上把照片拿给我看,兴奋得小脸通红。当时看了我也没怎么在意。谁知没过两天,女儿就拉着同一个小区的小男孩要结婚,要入洞房,还装模作样地要上床。我觉得孩子这么小,幼儿园不应该在他们还未具备分析判断能力时,搞这么成人化的活动,
期刊
父母、老师对孩子间纯真情谊的爱护很让人钦佩呢。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好像很喜欢邻座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讲到她的种种琐事时,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嘴角带着微笑的样子。  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羞辱,甚至因此阻断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那么单纯而洁净的思慕。   双方家长在校庆孩子们表演的场合里见了面,女孩的妈妈说女儿也常常提起男孩
期刊
孩子必须依赖成人而生存,因为没有成年人的照顾,他们就无法活下去,所以孩子本能地讨好成年人,特别是父母。      A 幼儿园里,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她的腿被摇晃船重重地划伤了,伤口又深又长,但是她一声也没哭,一句也没叫,相反,她用小手紧紧地捂着,她怕别人知道。  这个小女孩现在已经三十岁了,是我的朋友,上面的场景深深地印在她记忆里,当她对我说出这个场景时,我感到惊诧,但这是真的,她腿上那块不算小的
期刊
别再把女孩对美的向往定义为“爱慕虚荣”,至少不要为了“安全”就鼓励女儿邋遢。    昨天读书遇到一句很经典的话:“成熟最大的好处是,年轻时候想要而不可得的那些东西,现在再也不想要了。”读完觉得宽慰,又有点儿心酸,我们年纪轻、身上有各种可能性的时候,有很多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吧,真正追求起来才发现原来是力所不能及,后来也就认了,还骗自己说其实也不是很需要,没有也很好最后,干脆忘了曾经盼望过什么,于是,内
期刊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儿童有“鬼眼”,能看到很多成人看不到的灵异事情。我们的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似乎时有发生。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而是世界通行的现象。美国好莱坞巨星布鲁斯·威利就曾经拍过一个叫做《鬼眼》的电影,讲述的就是一名儿童可以看到幽灵的故事。  那么,儿童的鬼眼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呢?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看到了鬼或者幽灵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相信他并斥责他一顿
期刊
最好的画不是像,而是想象。    在朱里安诺先生的“绘本创作技法工作坊”上,有位妈妈向朱里安诺先生提问:您有没有教小孩子去创作绘本?您是怎样教您的孩子画画的呢?  朱里安诺先生说:“我会让女儿去绘画,但我从不干预和评价,我只提供工具,例如水彩。我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工具给她,有软笔、有硬笔,并告诉她怎么用。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是画不出什么杰作的,但在我眼中都很好。但是,如果从三岁就开始画,到二十几
期刊
让孩子喜欢上学习,父母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学校和老师。    老师和你我一样,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人,也会犯些错误。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不可能完全适合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将课程设计成能够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这是不现实的。如果老师对孩子做的一些事不合父母的心意,父母就拉着孩子去找老师兴师问罪,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出言不逊,倒是给自己出气了,却会让孩子打心眼里瞧不起学校和老师。孩子如果瞧不起学校和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