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包装对环境影响的现状下,简述绿色包装为何是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转换包装设计理念的必要性。選取绿色包装设计方向中对包装的循环再利用,即赋予包装“第二次生命”,延续其使用历程,减少资源利用。对包装作为产品一部分的“第二次生命”的表达方式的思考,并以增添环保信息的方式引导感知人们关注和使用绿色包装。
  关键词:包装设计;再利用;“第二次生命”
  1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英文“Green Package”,有人也称其为环境之友包装(“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或生态包装“Ecological Package”,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可循环利用和再生的包装。
  包装是我们当今“抛弃型”文化的有力见证,这种文化喜欢把新鲜水果用皱巴巴的纸包起来,希望没见产品以光鲜的包装示人。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破坏殆尽的森林资源,还有臭氧层的每一个破洞都证实了当今世界消费主义永无止尽的欲望所造成的破坏。我们对包装的态度亟待改变。要于事有补,就需要从设计理念开始改变,设计师有责任以一种系统的方式认识环保问题。
  任何一种包装在完成其使命后都很难逃脱变成废弃物的命运。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包装只要近在身边,就显而易见会变成一种废弃物。不管这种包装是人性化的还是便利的、展现品牌文化魅力抑或是民族风格的,这些都很难改变包装成为废弃物的宿命。在全球化考虑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背景下,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绿色包装设计。
  2给包装“第二次生命”
  “任何事物都有它们的用途,但用过之后必然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厄立特里亚谚语
  现在绿色包装设计的方向包括对可回收利用和再生材料的使用、对天然材质的使用、对传统自然包装的再认识、对新材料的研究、对新工艺的探索、节省用材、减小容积化以及对绿色环保信息的强调等。
  基于以下三点:1)我们目前对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认识和接触局限而无法深入;2)天然材质的所匹配产品的使用局限性;3)回收利用的较高成本投入,包装的重复使用比提取回收利用能更有效的减少资源的使用,因而优于包装的回收。因此,我希望能在赋予包装“第二次生命”、延续它的使用历程、减少资源的开发上做一些设计思考。
  当社会正面临着垃圾和垃圾管理等这些主要问题时,艾迷木公司设计的酒瓶在使用后不被视作垃圾,而是成为社会中一种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对传统酒瓶的大胆改造,每个酒瓶都可以成为建筑材料,他们结合在一起后实现了广泛的功能性和娱乐性。每一个酒瓶突出的瓶口可以嵌入另一个的凹陷处,这样所有的酒瓶就可以横向或纵向黏合在一起。如果收集大量的酒瓶,就会产生重新使用单个酒瓶或将其作为材料使用的无数种选择。
  作为产品的酒瓶有无可限量的用途,如儿童玩具、玩具屋、家具、储物架、盒子、分割墙,甚至浮船。酒瓶中甚至可以装满沙子或其他材料后建造较大的物体,如建成温室或放在花园里用于铺路。通过对酒瓶外形的设计,设计师从一个原本到处抛弃的废物中发掘出了全新的用途。如果没有这种思考,这种产品消耗的价值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就会被浪费。
  艾迷木公司设计的酒瓶在使用完之后被赋予了 “第二次生命”的价值,是发挥了酒瓶装酒之外的其他用途。
  3包装的“第二次生命”——作为产品的一部分而存在
  在我的思考里,包装“第二次生命”的体现可以是三种方式:1)原型使用;2)DIY改造再利用;3)作为产品的一部分而存在。
  原型使用和DIY改造再利用这两种方式是需要引导的。因为是少部分消费者具有DIY的趣味去改造再利用包装,也是少部分消费者会主动思考包装的其他用途。例如一些可以重复使用或装其他物品的容器或容纳类包装很多时候处于被人忽略的境地,再例如DIY鞋纸盒成收纳盒、鞋架等也是很小一部分人愿意去做的事情。
  因此包装“第二次生命”的绽放需要被引导,方式也要简单易懂、抓住人心。而最好的方式是将包装本身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存在。
  例如灯的纸盒包装作为灯罩而存在。再以我个人的一想法为例。明知废旧电池对土壤的严重破坏性,我们仍常处于不知如何处理废旧电池的尴尬境地,因为无处回收也因为电池的缺乏统一置放而散乱易丢,无意丢失的电池也许已和垃圾一起被处理甚至已经破坏到土壤,我们却仍不知不觉。
  如果购买的电池的包装不仅能装新电池,还能在以后持续性的装多个废旧电池或充电电池,并代替现在一次性塑料包装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浪费,我想这个包装设计是值得考虑的。
  鼓励重复使用包装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标准化的包装,如啤酒厂、软饮料公司或者英国牛奶销售系统等;其二是需要有财政投入,以鼓励消费者将包装送还至商品销售处,供销售商收集后再次使用。
  如果在上述电池包装设计中介入绿色包装中的完整体系,即再将装放在新包装中的废旧电池送还至商品销售处,包装也被送还从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复使用。我想电池中的新包装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已经比较合适的绽放了它的“第二次生命”。
  4传达理念、强调环保信息
  在绿色包装设计中有必要简要告知消费者包装的使用及重复使用方式,若能以明了的图示最好不过。同时标注使用及处理特征标志,设计特征标志,生产特征标志等,包括可回收、可重复使用、可生物降解、促进可持续消费行为、运输更为高效,减少材料用量、减少材料种类、减少生产废料、使用回收材料、节约空间、重量减轻、垃圾减少,消除已有污染、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等标志。这些标志的出现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也是对品牌信赖度的提高,更是对消费者环保理念的传达。
  同时以恰当有效的方式告诉消费者给予包装“第二次生命”所做出的贡献,不仅让消费者从中获得成就感,并鼓励和提醒可持续的环保行动。
  如果每个人都使用这样的包装,世界将会怎样。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荠菜之名起于唐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在此之前称为荠,它是最早返青的报春野菜。在日本,荠菜最早以“若菜”或“春菜”登场,后来被称为“春七菜”。荠菜以其翠绿、鲜嫩、味美深深扎根于民众,使中日文人墨客以诗词吟咏之不绝,这些诗歌或赞美春天美好、或陶醉田野风趣,或吟咏爱慕之情。  关键词:荠菜中日古典诗词  0引言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范晞文说:“景无情不发
期刊
摘要:我们常常在许多地方都接触到“人文主义”之类的词语,而现在教育教学中也强调以人为本。而我想这些“主义”、“概念”都很宽泛,在教育中则要落在细处,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去。而作为美术教师,我想从美术的角度对“人文性”方面进行一些探讨。我也不想再美术理论的大海中找宽泛、模糊的词语来表达我对人文性方面的看法,我想从高中美术课本中一件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的解读来表达我的看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主题和思考意义相对浅显的戏剧风靡之后,《艺术》的亮相是令人振奋的。一部好的话剧,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应该有启发人们思考的能量,否则只会显得浅薄。《艺术》正是这样一部发人深省的戏剧,它不仅仅是话剧艺术的呈现,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与友情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艺术品;解构;友情;深层思考  《艺术》的故事是围绕一幅白画展开的。喜爱现代派艺术的外科医生塞尔吉花了20万法郎买来一幅白底子上有几条
期刊
摘要:艺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艺术接受。而在艺术接受中,艺术趣味则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讨论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群体艺术趣味以及社会心理对群体趣味的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艺术接受;艺术趣味;群体艺术趣味;受众心理  0引言  艺术趣味不仅是关系到艺术接受的动力,且关系到艺术接受过程的审美效应,同时更关系到艺术接受的性质。换而言之,只有艺术兴趣才能够引导读者、观众进入到兴味盎然的艺术活
期刊
摘要:笔者由肖邦热的现象引起对纯技术倾向的思考,并对纯技术倾向在肖邦钢琴作品中的影响进行阐述。本文以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为例,从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音乐表现力和思想内容三方面进行论述,并指出纯技术倾向在表现肖邦钢琴作品时的不当之处。  关键词:肖邦热;纯技术倾向;风格特点;音乐表现力;思想内容  在当今社会有着一股肖邦热,很多学者一股脑的去弹肖邦,热衷于参加各种肖邦比赛,并有很多人及其自豪地
期刊
摘要:“梦”作为意象和描述对象在梦窗词中频繁出现,这体现了梦窗对追忆的执着,“梦”也已成为仪式性的符号。根据心理学对梦的解析,正是对梦境的描绘与梦幻手法的运用造成梦窗词破碎凌乱的特点。  关键词:梦窗词;梦;追忆;破碎  王观堂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梦窗之词,吾得其词中一语评之,曰:‘映梦窗,凌乱碧’。”[1]此句自梦窗词中所摘,其中又含词人之号,似观堂先生不无戏谑的文字游戏。然而,看似随意撷
期刊
Abstract:It’s every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English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for speakingenglish countries. So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a combinati
期刊
摘要:英国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其重要的文学评论作品《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文章运用福斯特理论解读《简·爱》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简·爱;圆形人物;扁平人物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1926秋至1927年春,受聘于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时主持了一个英国文学讲座,并作了题为“小说面面观”
期刊
摘要:贵州旅游业近年发展快速,贵州旅游带动了贵州特产的生产和销售,贵州特产的包装应凸显生态理念,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构建特产品牌,传统的特产包装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应该思考生态理念对现代包装的启示,从文化、形态、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解析贵州特产的生态包装,构建贵州特产品牌,使特产包装更加规范、低碳,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发展。  关键词:贵州特产;生态包装;生态经济  0引
期刊
摘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水墨以其独特的视觉文化符号,逐渐引起了设计师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试从中国招贴设计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了将水墨元素运用在招贴设计中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水墨元素;招贴;中国文化  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水墨艺术,发展历史悠久。这种用毛笔将墨与水在宣纸上自然宣泄,表现物象的艺术表现形式,独具中国韵味。它让水墨流动的特性与丰富的墨色层次充分发挥来表现意境美。  1水墨特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