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运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一种人为优化了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客体支持下儿童主体宽松、积极、愉悦的心境,并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实现主体的能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体充分发展的统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揭示矛盾,解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困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则更是一门艺术。“问题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朽的话题。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体现趣味性,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圆的认识》,在课末用电脑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唐老鸭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唐老鸭还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经过学生改进后的汽车上“嘎嘎”直叫,教师语言配合:唐老鸭在谢谢我们大家呢!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这样,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的过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质疑解难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教师要布疑、集疑、辩疑,学生要动脑、动口、解难。如教学“四舍五入取近似值”这一内容时,我说:“今天老师有一道非常难的题,请同学们一起与老师解决这一难题:小松的妈妈是鸿运商店的售货员,商店规定一捆铅笔10枝卖9.75元,可是小松的妈妈昨天卖一枝铅笔收了9.80元,这是为什么?”同学们被老师这一挑战性的问题难住了。这时老师恰到好处地诱导:“如果不知道,大家认真听讲,学完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怀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投入学习。很快,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找到了答案,李敏举手回答:“小松的妈妈昨天是这样卖那捆铅笔的,每枝0.975元,四舍五入每枝应收0.98元,卖10枝的钱就是9.80元。”
  可见,教师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为学生提供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条件,通过动脑、动口和动手操作,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才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四、创设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小学生感到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数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已经学过有关‘比’的知识,你们知道人的身体各部分有许多有趣的比吗?”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人的身高与两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有的说,人的胸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2。有的说,人的身高与脚长的比大约是1∶7。我继续提问:“知道了这些有趣的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学生兴趣浓厚,认真听老师介绍,若你到商店买袜子,把袜底在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自己是否合穿;公安人员破案时,如果发现罪犯的脚印就能推测出他大约有多高,为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老师顺势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这里是应用了什么数学知识来计算的,同学们想知道吗?其实,这里是应用了‘比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的知识。”这样就使学生从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中受到了启迪。
  五、问题情境创设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造性的教就没有创造性的学,没有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空谈。问题不同于常规的可以简单模仿例题的习题,也不同于起反馈作用的考题,不能光靠熟练程度来解决,它应是知识的升华,具有新异、变化、创造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2米,一个身高1.3米一点也不懂游泳的小孩不慎掉进池塘里,会不会淹死?这个创造性的问题,不能光凭学生对平均数的求法的熟练程度来解决,而要靠对“平均数”概念的深刻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将学生引入“不平衡——探究发现——问题解决——平衡”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
目的:  通过观察研究开窗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进行对比治疗。观察肛门形态、肛门功能、术后疼痛、术后排尿障碍、创面分泌物、创面愈合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关键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途径  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特点,往往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几项途径。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荒芜不毛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然而,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多,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当由于人为的乱伐森林而造成水土流失所引发的一次次洪水肆虐而冲毁了我们的家园; 当由于人们的破坏生态而造成草原逐渐沙化; 当漫漫风沙也肆无忌惮地入侵我们的城市时, 世人逐渐觉
笔者最近刚讲完《项脊轩志》深受启发。这样的一篇古代经典散文,学生应该从中学什么,这一直是一个困惑。随着备课的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清晰起来。“解识无声弦指妙,平淡之处见真情”,以情动人,应该是这篇散文最大的亮色。动人的细节,含蓄的语言,无处不扣人心扉。但在分析情感时,学生告诉我,他们对文中的关注细节的讴歌亲情的文字早已没什么感觉了。单调、乏味、枯燥的高中生活使学生很少有闲暇去看那山间的一抹微云,黄昏
笔者下市场这么久,就国内美容养护的零售终端店来看,70%-80%的店不盈利,或者亏损的是普遍现象,只有20%-30%的店在盈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全国的后市场有40万家左右注册
要上好一节数学教学课,就应该在学生和数学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一方面,教师要把冰冷的科学形态的数学,不断转化教学方式方法,让数学走近学生,为学生所喜欢,进而通过数学学会思考,依据我的教学经验,我粗浅的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很有益处。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多年潜心研究,希望形成一套阅读教学的完整模式和教学方法,然而又都不尽如人意,我们也和大家一样苦心研究,现将我校阅读教学的一般模式,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阅读教学的一般模式  1、堂堂练  由一小组出题,讲解思路(教师评价得分,适时点拨)。出题范围是中考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日益成为课改的方向和重心,在历史科的教学中,我对此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从教师方面来说,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自己应有正确的认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现在这样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学生仅有死记硬背的一些死知识是不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