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冉的进阶之路

来源 :新作文·教育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而我,就是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的教师。走进教室,班主任向老师带着一个学生走向我,“黄老师,小冉是今年转学到我们班的,其他同学都有了锻炼自己的岗位,我能不能申请让小冉当你的小助手,这样他在班级里也就有自己的岗位了!”我看了一眼小冉,他腼腆地看着我,似乎很期待,又夹着担心。我笑着说:“当然可以,欢迎小冉,欢迎我的小助手。”课后我叫住小冉,为他讲解了小助手的职责,鼓励他大胆尝试,学习其他有经验的小助手。经过几次训练,小冉就已经能顺利帮我做好课前准备,督促同学们做好课堂礼了。
  按照教学计划,第一学月是综合实践的小课题研究月。我选择了以“果宝总动员”为主题,带着孩子们去探究水果世界。“老师,什么是小课题啊?”全班同学都带着疑问,忍不住出声问道。
  “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脑海里都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有很多问题,就像大家一、二年级开展过的项目式学习,我们都是从问题出发,比如你能制作一架飞行器吗?我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询资料,去动手制作,去放飞实践,最后自制了独特的飞行器。这就是小课题的研究过程。”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一年级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都可以是小课题研究了。”同学们明白过来,在一、二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相关的学习经历。这时,我看了看一直沉默不语的小冉,我知道,是时候给他补补课了。我带着小冉来到办公室,找到一、二年级的项目式学习手册,为他讲解同学们的研究过程,看着他好奇的目光,我知道他对项目式学习、小课题很感兴趣。
  接下来的课堂上,孩子们顺利的完成了开题,每个小组确定了自己的小课题,水果的分类、抗癌水果,奇葩的水果,转基因的水果,无籽西瓜……这些都成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完成了小组的研究计划,完成分工,选择了适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汇报形式。热火朝天的小课题研究之路开始了。
  终于到了成果汇报的时候,依据评价要求“主题突出、分工合理、形式多样、汇报流畅、台风优雅”,小组最高可以摘得五颗星。同学们铆足了劲儿,准备了幻灯片、海报、演讲、情景剧……形式多样,有的小组还制作了创意道具。小冉跟着小组长也一起站上了讲台,因为另外一个成员生病,所以三人小组成了二人小组。小冉站上讲台,双手握成了拳头,看来很紧张。好在组长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小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更难得的是他们对研究过程进行了记录,用照片展示出来。在我的心中,他们小组已经达到了五颗星的标准。
  小评委们发言了:“老师,我觉得他们小组其他星星都拿到了,但是我觉得分工不合理,因为小冉上台都没有发言,其他小组每个人都发言了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拿四星。”这时我心里咯噔一声,回想刚刚小冉在台上好像是没有发言。再看看小冉,此时在台上手足無措,紧张起来。
  我问小冉:“小冉,你在小组内负责什么?”
  “我负责查阅资料和做海报。”小冉小声地说。我转头看向小组长,小组长说道:“我们小组没有人偷懒,小冉查了资料后,还专门来到我家,我们一起做实验,只是小冉告诉我,他以前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上台紧张,就请我来汇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小冉作为新同学,第一次参加小课题研究,没有这样的经历,难免会有些紧张。而其他同学每学期都有项目式学习,参加乐评嘉年华,已经轻车熟路了。虽然小冉没有发言,但是他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我们的幕后英雄也是英雄。今天这颗欣赏星我们先送给小冉,欣赏他能积极参加小组研究,并站上讲台,你们同意吗?”我对全班说道。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什么,纷纷点点头。我再看向小冉,他似乎松了口气。“小冉,同学们都希望能听到你的声音,勇敢地表达自己。下一次我们尝试突破自己,可以吗?”小冉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里带着一丝坚定。
  课后,我打开巴蜀榜样章,为今天汇报的同学进行了点评,将照片和视频传送给家长。不一会儿,手机响起了家长的回复,“谢谢老师为孩子提供这么有趣的题目和新颖的学习形式。”
  我想,我要做的就是让综合实践课成为孩子们主动认识世界的大门。我期待着小冉下一次的精彩展示,也期待着头脑科学、身手劳工的巴蜀孩童快乐成长!
  转学生刚到一个新学校,面临的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关心、爱护、认可和赞赏。此时;老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来的转学同学,宽容的教学要求和真诚的鼓励可以激发新同学的进取之心:还可以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教学的真正成功。
其他文献
清晨打开手机,便看到了学校行政干部工作微信群里令狐林部长分享的关于“技术赋能”的管理心语:“上通天气”的学习感悟思考起点、“下接地气”的现场工作诊断反思、“培育元气”的对应工作策略建议,还有“凝聚人气”的“亲们早安,一起努力!”,以及其他干部围绕主题的自主讨论……  在巴蜀,每个工作日早上,都会有一位行政干部轮流分享管理心语,和其余行政对该条管理心语的学习感受观点讨论等。一小段文字,是大家对管理的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文章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
期刊
【摘 要】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更好地融入学校课堂,其实质是要将优秀文化、先进文明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有根的教育”。文章分别从区域文化传承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区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区域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并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渗透,使区域文化教育得以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区域文化;学科教学;有效渗透;文化传承 
期刊
2019年10月23日清晨,我起床打开手机后,在巴蜀小学教育集团行政工作群发布了当天的管理心语。在巴蜀,每天早上八点以前,都会有行政干部轮流分享管理心语。通过管理心语分享,在校长室的引领下,行政干部学习如何做管理,达成对学校工作的高度共识,并总结学校的管理经验,形成对学校管理文化共同价值的引领。管理心语分享,实现了信息时代巴蜀律动管理文化的精神引领、行动支撑和情感沟通。  1998年我来到巴蜀小学
期刊
在十一学校校园里有好多好多大杨树和银杏树。记得我2007年来十一学校做校长的时候,我的前任校长语重心长地给我一个嘱托,他说:“十一学校经过过去的努力,我们已经把它变成了一棵大杨树,希望你在任期间能够把它变成一棵银杏树。”  我知道十一学校那个时候已经不仅是一棵大杨树,我更知道在我的手上,它也很难马上变成一棵银杏树,我想,这句话甚至也可以用来嘱托下一任校长。但是,从我内心还希望将十一学校变成银杏树。
期刊
儿童,是一所学校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兒童,要站在学校正中央,背后必须有一支能够撑起学生成长的教师队伍。在清华附小做教师很不易,在清华园里做小学教师更不容易。大家常说,“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我们把学生的成长当作最高荣誉,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位学生,努力让学生以健康、阳光、乐学的面貌和姿态站立于世界。因此,我们很努力,努力将理想与抱负化作意志与品质,最终落实为实践与行动。  这份
期刊
胡清汝是平乡县常河镇贾村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从教33年来,他耕耘三尺讲台,哺育出一片桃李芬芳,他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胡清汝的背后,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大家庭,在70年的岁月里,四代人中连续出了20位乡村教师,获得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30多项,学生超过两万人。  在这个教育世家里,教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朴素的人生信念,代代相传的是“学为人师
期刊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个小片段选自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四季之美》,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如何学习大作家的语言呢?我引导学生用“悟”“透”“化”三步法进行语言建构与表达。  首先,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寻找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密码。  学生阅读思考,进而观察发现,这个句子描写了春天黎明时刻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
期刊
每一次外出学习,我都强调老师们要学以致用。2012年10月在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参加首届和美论坛,当进入教室听展示课的时候,我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三扇门,传统的都是两扇,到底那扇“多余”的门有什么用呢?下课后,我就去推门看个究竟,可是推不开,于是就下到一楼,从房子的角落转出去,原来那扇门连接着一个小阳台,里面有洗手的大理石池子和冲洗拖把的池子。小阳台上还摆放着一盆盆绿色植物,这和我们贵州的教室设计完全不
期刊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财富,校长是培养教师的第一责任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认为:校长的职责,就是努力把教师的成长当做最高荣誉。马宏校长也常常叮咛我们:校长最大的本事就是聚焦教师成长历程,激发教师內驱动力,培养“四有”好老师,让他们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礼不辞小让,小事成就人事。善于做小事,对校长而言,既是一种责任、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