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教师要强化四个意识

来源 :高校理论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guo3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在改革发展的当前阶段,新时代国家治理内涵的演进方向体现在记忆、情境、话语三重辩证的维度上。记忆的内涵在于对改革发展的回顾,技术变革与突发问题的交互并存构成了21世纪以来治理实践的主线,共同推动了治理规范的完善,且使风险一词逐渐内化至国家治理的议题中。风险长期存在的情境中,认知视域的模糊性印证了对技术的结构化认知与突发问题之间的失衡,这既是与变革相反向的存在,也孕育着新的契机。基于此,新时代国家治理在话语建构上需构筑风险中的包容格局,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辩证统一治理的权威性与重心的基层化、主体的多元性,实
基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梳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建设理论,中国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理论。涵盖新时代党建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个自信"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群众路线理论,艰苦奋斗作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等诸多方面。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创新:整体论视角,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新型话语,
恩格斯晚年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驱动,对唯物史观的体系构建、历史发展动力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进,既有继承,又有完善,也有拓展,为深化与传播唯物史观作出了独特贡献。恩格斯充分坚持了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整合,并始终强调作为历史发展动力的经济因素"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通过阐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以及重新审视俄国农村公社完成社会形态"跨越"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历史合力的发生机制以及对原始社会形态存续的唯物史观考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历
关于圣人,儒家与道家有不同的标准。儒家的圣人乃是一种践行社会伦理的人格典型,而道家讲的圣人则是一种"与道合真"的境界象征。在道家的精神文化世界里,圣人不仅要掌握自我完善的生命技术,而且需要在世俗生活中"和光同尘",通过具体的服务社会的体验来升华生命境界。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批判理论先后经历了从"历史—时间"偏爱到"社会—空间"优位的学术沿革进路。此一"空间转向"从而"空间正义"的发微,除却科技革命与时代变迁的置换,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及其"现代性"焦虑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空间正义的加速介入与抽离,"拆迁"的不仅是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时间性"认同观念,"流转"的更是伦理样态逐渐演变的"空间性"裂散谜题。目前,空间正义的研究在学术界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基于"美好生活"的新时代空间正义阐释和建构,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中,关于音乐与哲学、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音乐中蕴含的文化逻辑,为提升当代人们的审美境界、培养精神品格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和资源,也为当下哲学、社会学、音乐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对于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的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发展历史的再审视,以其思想作为"历史之境"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化现象仍然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其思想的客观分析和理性反思,在时代的语境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