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耳聋,让老人都能享受有声世界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聪目明是形容健康老人最常用的字眼。然而现实生活中,耳背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已成为老人幸福晚年生活的一大障碍,使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今年3月3日为全国第十四次“爱耳日”,主题是:“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本期的特别策划,就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听力问题。
  策 划: 本刊编辑部
  执 行: 严 敏
  指导专家: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龚树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张学渊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程靖宁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耳聋已经成为仅次于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常见慢性疾病。老年性听力损失与耳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有关听力损失与耳病预防、发现、治疗和康复的知识,切实提高人们的爱耳、护耳意识,唤起全社会理解和关注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已是当务之急。
  人老了,耳朵怎么就不好使呢
  王大妈今年70岁了,一向身体硬朗,退休以来就承担着照顾小孙子的重任。近几年来,儿女发现跟老妈说话越来越费劲,一句话说三四次也听不明白,总是打岔。“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成了王大妈的口头禅,儿女要带她去医院检查,王大妈总拖着不去。但后来王大妈接电话也听不清了,路上好几次听不见汽车喇叭响,险情重重。于是,子女硬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结果已经是中重度老年性耳聋。
  可以察觉的听力减退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龚树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耳聋的发病率是逐渐增高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耳聋发病率在30%左右;到了70岁,这个数字就增加到40%~50%。而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它的发生率超过60%。尽管如此,目前大多数老人对自己的耳聋都不够重视, 认为人老了出现耳聋是正常的现象,有的人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耳朵不好。其实,龚教授说,耳朵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就需要对老人的听力状况格外注意:
  ★说话声音很大;
  ★经常侧着脸与人说话;
  ★说话时非常注意对方口型;
  ★经常要求别人重复所说的话;
  ★与人说话时经常“打岔”,答非所问;
  ★看电视时音量开得很大,别人觉得很吵,他却才觉得刚好;
  ★要求别人站在自己的一侧说话;
  ★听力下降同时伴有耳鸣,或者眩晕。
  龚教授提醒,当老人出现耳聋的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以免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只要能充分重视、妥善应对,老年人的听觉能力减退也是可以延缓甚至是预防的。
  听力损失危害不小
  听觉是人们感知周围环境、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功能,也是与他人交流的基本工具。当听力损失出现并逐渐加重,就会导致沟通障碍,而听力损失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因沟通障碍而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
  ★由于无法正常感知外界、获取信息,逐渐被隔离于社会之外,就象被罩在玻璃瓶子里,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
  ★因长时间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会变得偏执、乖僻、抑郁、多疑,容易走极端,并逐渐避开他人,甚至封闭自我。
  ★听不见周围的声音会令人失去安全感。
  ★因许多与听觉或交流相关的娱乐活动受到影响,可做的事越来越少,久之易诱发老年性痴呆。
  >> 小贴士
  听力自检小测试
  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您可以检测自己的听力是否有问题——
  最近是否常常感觉别人的谈话没有以往清楚?
  是否听轻声小声时理解困难?
  较长时间谈话后是否感觉疲劳?
  是否经常问别人“你说什么?”
  聚会时是否常听不清别人交谈的内容?
  吵闹的环境中是否无法听见别人说的话?
  打电话交谈是否有困难?
  听歌或听戏时是否感觉变调或声音变小?
  是否经常听不到电话铃和门铃?
  耳朵里是否常听到嗡嗡声或蝉鸣声(耳鸣)?
  别人是否觉得您广播或电视音量开得太大?
  周围的朋友和家人是否认为您的听力在下降?
  如果答案中有3个以上的“是”,应尽早到听力中心检查和确认听力情况。
  衰老带来听觉减退
  声音的发生是一种振动,称为声波。声波通过外耳集音,沿外耳道传至鼓膜,带动中耳内3块人体最小听骨的振动,将此声波的振动放大并传至内耳,内耳感受到这些振动,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 因此我们能听到世间各种美妙的声音。然而,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都逐渐衰老,听觉系统同样也会衰老。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张学渊说,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是一种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
  然而,生活中每个人衰老出现的迟早差异很大,有些人40岁听力就开始老化, 而有些人到了80多岁仍耳不聋、眼不花。这又是为什么呢?老年性耳聋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笼统地讲,是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些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以及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等环境因素,均可能与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遗传因素在老年性耳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比例约为40%~50%。遗传因素的存在使得易感者对环境因素具有敏感性(如噪声、耳毒性药物等),接触同样的环境因素后,易感者发生老年性耳聋的年龄可能提前,听力下降程度也更重。
  临床上常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下降较缓慢,双侧对称或一侧较重,在排除其他原因后诊断为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   ★听力下降 患者往往会感觉听力下降,从而听不到声音。其实听力下降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是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发现的。起初,老年人与熟人相聚的时候也许可以谈笑风生,很少有困难,但是当与陌生人交谈的时候往往会说话时犹豫不决,或者是答非所问,在嘈杂的环境中感到更为吃力。
  ★重振 患者常有耳蜗重振现象,就是当别人说话音量正常或偏小的时候患者常常表示听不到,大声说话的时候又感觉太吵了,因此常常会被别人误解为装聋作哑。
  ★耳鸣 部分老年性耳聋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渐增,60~70岁时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伴有耳鸣的患者,多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耳鸣逐渐感到“习惯”而接受,好在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音素衰退 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即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并且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
  爱耳护耳,听力也能不减退
  大多数老年性耳聋,尤其是感音神经性耳聋通过治疗完全康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必须积极预防耳聋,防患于未然。
  建立有利于耳朵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认真地爱护自己的耳朵,对防治老年性耳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影响血液循环,易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吃锌、铁、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主要有瘦肉、豆类、木耳、虾、蘑菇、绿叶蔬菜、萝卜等,以防止微量元素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高盐、高脂肪饮食,还应戒烟限酒。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的药物。用药之前要明确药物是否有耳毒性,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类耳毒性药物,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肾功不全患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不要自己掏耳朵。有些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科学的方法是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或到医院找耳鼻喉科医师治疗。
  避免噪音
  龚教授介绍说,噪声对人听力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人类所有的致聋病因中,噪声约占37%,仅次于衰老排名第二。噪声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物理学上来讲,无论声音的强度还是频率都毫无规律地组合在一块,这叫做噪音。常见的噪音包括工业噪音、交通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等。
  从声学理解上来讲,噪音是人们所不愿意接受的声音。优美柔和的声音使人赏心悦耳,但是有些声音令我们心烦意乱,很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是噪音的声音,但在被迫不得不听的时候,它也是噪音。
  目前,医学上将因噪音引起的听力下降,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类。其中,当人体脱离噪音环境,在1分钟内能恢复原有听力水平,被称为听觉适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保护功能。如果听力在十几或几十个小时后再恢复,被称为听觉疲劳。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长期接触强噪音,则可能出现永久性听力损伤,最终影响日常的语言交流。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远离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避免将自己长期暴露在非常嘈杂的声音中;
  ◎在工作中或操作机器等无法避免的场合,例如环境声音大于80~90分贝,必须戴上适当的听力保护装置,如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喜欢使用各类播放器的老年朋友,享受音乐时,记得将音量降低至能听到周围人的正常谈话,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在嘈杂环境中活动中佩戴耳塞;
  ◎要重视耳鸣、耳发闷、头晕等听力可能受损的早期信号。耳鸣是血液循环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内最细的末梢神经出了问题,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小知识
  听力伤害标准
  按照国家现行职业病标准,正常人听力在20分贝以内,如果听力损失达到40分贝,被认为是轻度损失;如果到了55分贝,是中度损失;超过55分贝,
  就鉴定为重度损失。
  耳聋不能逆转,也要延缓
  老年性耳聋并非由某种特定的疾病引起,而是随年龄进展引起生理器官的自然退化。因此,老年性耳聋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办法使之逆转,只能通过一些治疗,提高患者的部分听力或减缓其耳聋进展的速度。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减缓听力衰老的办法还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听力下降,甚至突发耳聋。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对改善微循环、延缓老年人听力下降非常重要。
  ◎少数早期老年性耳聋患者可以选用药物治疗:(1)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神经营养剂;(2)内分泌制剂如性激素等;(3)脂蛋白制剂;(4)维生素制剂;(5)活血化淤的中成药;(6)安神补心中成药;(7)镇静剂;(8)微量元素制剂。
  ◎部分患者也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科学验配助听器
  耳聋患者如果听力受损的程度在中度到中重度,都可以使用助听器。使用助听器的时候,一定要科学验配,根据听力曲线图量身定做。适宜的助听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听觉状况,帮助患者克服语言交流及心理障碍,更可以避免听觉分辨能力进一步的下降,是解决听力障碍问题最经济、最现实、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验配助听器时,要注意语言信号与助听器之间相互作用以及老年性耳聋听觉的特异性。佩戴之后,可通过辅导训练,建立耳聋者的信心、耐心,以获得最大的助听效果。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程靖宁说,为老年性耳聋患者选配助听器,既要考虑助听效果、隐蔽程度,又要考虑其经济承受能力。由于老年性耳聋患者的重振现象和在嘈杂环境中言语识别更加困难,增加了为他们验配助听器的难度。很多老年性耳聋患者常常抱怨他们的助听器噪音太大,在家里等安静环境下效果还可以,到了外面交通噪音等震得头痛,因此不愿意佩戴。实际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多通道、双拐点、扩展与压缩、智能降噪等在助听器的应用,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性耳聋患者听觉补偿问题。
  老年性耳聋患者也要加强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良好的助听器听觉补偿和充分使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帮助交流。可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要、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制订康复计划,让其知道自己的听力状况,积极参与康复,了解助听器的使用、保养、故障处理和附件使用等,并对助听器有合理的期望。一般认为,只有听力障碍没有言语障碍的老年人,助听器佩戴超过半年,就会把助听器当成他身体的一部分。
  龚教授最后还补充说,这些年来,耳聋患者对人工耳蜗的认知度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些重度或极重度感的听力受损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可绕过内耳的受损结构,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使他们重获听力。
  【结语】
  总之,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积极采用治疗及康复手段,不要固守传统观念,认为“人老耳背、人老眼花”为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而拒绝治疗、康复。否则,逐渐丧失的听力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其参与社会的能动性,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值此爱耳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的听力健康,愿他们耳聪心悦、身体健康!
其他文献
首先,你现在正常的血脂是服药后降下来的,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在不断地代谢生成,如果没有药物控制完全可能再升高.因此血脂控制在目标值以后,一定要继续、长时间地用药,但用药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在临床上分良性肿瘤、癌前期皮肤病和恶性肿瘤。近年来,皮肤恶性肿瘤有明显增加趋势,这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病毒感染、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和免疫缺陷、饮食以及遗传、内分泌因素有关。而由于不良因素的刺激,一些原本良性的皮肤病变及肿瘤也可能恶变。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警惕以下变化——  ◎色素痣体积增长较快,并且显著增厚、颜色加深、脱毛、脱屑、表面破损
我国农村卫生现状与城市卫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搬用改革的思路和政策来指导农村,而应根据农村卫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最基本点是在农村必须较多地
一天上午,43岁的刘女士在吃完3根香蕉后,突然昏倒在地,家属赶紧将其送到市中心医院抢救。据参与抢救的护士介绍,当时刘女士到达医院时已出现心脏骤停,
“熙熙,来,把牛奶喝下!”在妈妈的照顾下,患有严重癫痫病的10岁男孩熙熙喝下了1杯奇酮奶。一段时间来,就靠饮食搭配,熙熙从每天发病3~5次,降到每周1次。原来,熙熙从小患癫痫,每次发作都痛苦不堪,这些年父母一直带着他四处辗转求医。从去年起,药物已不能控制他的病情了。于是,医生让他试试生酮饮食治疗,住院治疗时,先禁食24小时,此后逐渐增加食物。而食物是由医生根据身高、体重、病情评估程度等进行的配餐,
我今年73岁,心率一直过缓,白天50多次,夜间40多次。近年来心率升高,每分钟70多次,最高达到108次。请问我的心脏怎么了?另外我的血压140~160/90~100,服用拉西地平后为130~140/90~100,舒张压
连日气温降低,雨雪交加,路面冰冻,行人很难分辨脚下是雪层还是冰面,滑倒、摔伤的事情频频发生。  春节将至,安全第一。以下人员更应格外当心,以防摔伤:  一是玩雪仗的儿童,看到大雪难免兴奋,玩耍起来就忘了周围的环境。  二是老人,很多老人有骨质疏松,一旦摔倒,容易出现骨折。  三是各类机动车驾驶员,尤其是摩托车、电瓶车驾驶员行车速度难以控制,稍不当心就会连车带人摔倒。轻者皮青肉肿,重者骨折瘫痪,甚至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新生说,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大量求人的事,生老病死部要求人: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交织成一幅“中国式求人”图卷。此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