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老年性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92例老年性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消化道息肉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方法进行内镜下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在内镜下一次性全部切除,术后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内镜下切除的方法治疗老年性消化道息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是老年性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老年性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性消化道息肉的患病率呈日渐上升趋势,因消化道息肉病变发生的出血、癌变等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加强对老年性消化道息肉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内镜技术和镜下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具有安全性好、恢复快及费用少的特点[1]。我院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老年性消化道息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自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性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58.7%),女性38例(41.3%),年龄在60岁-83岁之间,平均年龄(66.5±5.8)岁。息肉大小:小于0.5cm 22例(23.9%),0.5cm-1.0cm 32例(34.8%), 1.0cm-2.0cm 29例(31.5%),2.0cm以上的患者9例(9.8%)。息肉分型:山田I型14例(15.2%),II型17例(18.4%),III型23例(25%),IV型38例(41.3%)。息肉分布:食管息肉例8例(8.7%),胃息肉38例(41.3%),十二指肠息肉4例(4.3%),结直肠息肉例42(45.7%)。合并症:高血压58例,冠心病62例,糖尿病32例,慢性支气管炎42例,其他26例。
  1.2方法
  术前准备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要求近期血压及血糖稳定、接近正常,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安装起搏器和体内金属异物者列为使用高频电切除禁忌。按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制定的《内镜操作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指南》管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胃肠道准备,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清醒或无痛胃、肠镜,签署检查、手术知情同意书。对较大息肉者、拟行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剥离术(ESD)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器械准备 富士590WM、奥林巴斯V70电子胃肠镜、山东玉华高频氩气电刀系统、热活检钳、圈套器、透明帽、金属止血夹、注射针、结扎器、美蓝、肾上腺素、甘油果糖、生理盐水等。
  手术方法 根据息肉分型及大小采用不同方式切除。小于0.5cm的山田I、II型息肉采取热活检钳钳除。大于0.5cm的宽基息肉或侧向发育型息肉先以少许美蓝加入甘油果糖注射液进行黏膜下注射,息肉抬起后以圈套器切除(EMR、EPMR)或内镜头端安装透明帽进行剥离(ESD),创面以金属夹夹闭。山田IV型息肉则以圈套器距离蒂部以上约0.5cm圈套切除,若蒂部较长则可适当留长残蒂,发现切除过少可再次切除,创面较大或有出血可能者残蒂以金属止血夹夹闭。多发性息肉尽可能一次性切除。息肉切除后观察2-5分钟,确定有无出血或穿孔。
  术后处理 回收切除的标本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送病理检查,嘱患者卧床休息并禁食8-12h,而后先进行流质少渣易消化饮食,观察无腹痛、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后再逐渐过渡到普食。使用抗血小板药患者术后8h恢复用药,便秘结直肠息肉切除者予口服乳果糖溶液,保持大便通畅,息肉较大的患者要留院观察72h,术后2周内尽量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2.结果
  2.1 息肉分布与病理类型 92例患者125个消化道息肉均能在内镜下切除,其中8例病理检查结果为癌,分布情况及病理类型见表1。
  表1 92例患者消化道息肉分布及病理类型(n%)
  2.2 并发症 92例患者术中出血7例,经过电凝及上金属止血夹处理后成功止血。术后无出血及穿孔患者。
  3.讨论
  消化道息肉病是指突出于消化道管腔的局限隆起病变,息肉体积与癌呈正相关关系,大部分为腺瘤性,腺瘤性息肉是被公认的癌前病变,大于2cm息肉则有超过50%的几率会癌变[3],及早诊断和切除可以有效的减少癌的发生。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点,老年性消化道息肉检查发现时,大多已经发生多年,癌变的潜在风险往往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加上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从而增加内镜下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术后并发症防范也让从事内镜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但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内镜下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为老年性消化道息肉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天地,我们的经验是:细致的术前准备和评估、选择合适的术式、彻底的处理术中的出血和可能的出血灶、规范的术后观察处理等措施都能很大程度的规避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随着EMR、ESD技术的日臻成熟,绝大多数的消化道息肉病可达到完全切除病灶,防止复发的目的,提高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可部分代替外科手术[4]。
  内镜下切除老年性消化道息肉符合人们对微创技术的需求,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疗效肯定,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慢等弊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珏,刘邦伦,王江红等. 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 68 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0,39(17)52-53.
  [2] 刘思德,陈烨,白杨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EMR) 治疗平坦型大肠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消化内镜,2007,1(1):23-28.
  [3] Townsend C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M] Elevier-Saunders, 2004:1455-1456.
  [4] 许文安,汪芳裕,施惠.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0.30.(12):1804-18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通过近三年来护理投诉发生原因,说明加强护理环节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三年的护理投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种给药、技术、操作、服务态度是最容易发生投诉的主要环节,最易发生投诉者是低年资及高年资的护理人员。结论: 针对护理投诉的常见原因,有的放失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投诉发生的高危环节和高危人群,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  关键词:临床护理投诉;分析;预防处理  
期刊
摘要: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血管由于某些因素所致血管壁异常突起,好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是目前脑血管疾病中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动脉瘤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但实际临床工作中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亡率高,约1/3动脉瘤破裂患者死于就诊前,约1/3患者无论行何种治疗手段死于疾病本身或术后并发症,仅1/3动脉瘤患者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近3年96例接受癌症靶向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接受肿瘤护理计划,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化疗结束时不良反应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化疗结束时恶心和呕吐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分中断模块3,>0分中断模块4),病人体重下降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质量。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情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7例患者中,总满意人数为35例,护理满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类型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50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观察组的切口渗液、出血、皮下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合并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鼾症且合并有慢性咳嗽症状的儿童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扁桃体摘除术及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
期刊
摘要:为了减轻剖宫产孕妇在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住院的580例剖宫产的孕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 简称SHS)和战栗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也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能够得出舒服妥当的护理方法应用到剖宫产的手术当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了产妇对生产过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康复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2例精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
期刊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由英国麻醉医生Archie Brain于1981年发明,是一种介于气管导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具有操作简便、放置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对气道刺激小、心血管反应弱、可以保留自主呼吸维持麻醉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国内外全麻手术的气道管理、急症气道的处理和困难气道的插管[1],由于喉罩的种类甚多,型号多样,如何根据手术选用一款最适合患者的喉罩,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率及方案,寻找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整体效率的最佳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258例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给予两组病患手术治疗的同时,129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而129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同时对比及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