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构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i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铜器作为我国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周两代是青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青铜器作为当时的主要工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环境以及工艺技术息息相关,这些部分大都体现在其装饰纹样的构成上。从装饰纹样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商、周两代政治思想的不同,以及受其影响所导致的工艺美术在装饰纹样构成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青铜器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构成
  一、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形成的背景
  (一)商代
  商代幅员辽阔,是当时的大国之一,商代的手工艺较夏朝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分工细致,制作精细,创造了许多非常优秀的手工艺品,至今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进入了商代,我国就进入了奴隶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人们的思想也有所转变,从崇拜多神,到一个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知识抽象的人的反映。”①马克思的这句话,准确的描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们思想和统治阶级出现的转变。统治阶级的思想想要束缚、捆绑奴隶、人民,一个神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充斥着的迷信宗教思想,逐渐将人们思想统一,因此,反映在商代工艺美术上,无论是再造型上,还是再构成纹样上,都极大的体现了这种宗教的氛围,作品呈现一种威严、神秘、庄重的色彩,从而适应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需要。
  (二)周代
  周代实行等级制度和世袭制度,在制度和环境的影响下,手工艺也在不断的发展,同时,商代遗留的手工艺奴隶,也推动了手工艺的快速发展,周代相对于商代,更加重视工艺生产和技术,政策的推行也为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作为工艺基础的理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最早的关于手工艺的著作《考工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西周时期以礼乐制度为主,这种制度的兴起极大的推动了青铜器的发展,制作更为兴旺,铸造技术达到了更高的高度,器体宏伟高大,纹饰精美。
  二、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的构成分析
  (一)商代的裝饰纹样构成分析
  商代的装饰花纹多以动物纹为主,动物纹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牛、羊、猪、熊、鹿等,或者是鸟、龟、蛇、蚕等,另一大类,则是人们想象的动物纹,在现实中没有的动物,例如饕餮、夔、龙、凤等,商代的装饰纹样多以想象的动物纹为主,特别是饕餮纹,在商代青铜器装饰中最为常见。饕餮是人们想象的动物,类似怪兽,有鼻子,有眼睛,还有双角,是主要的装饰纹样选择,同时,人们还经常运用两个夔纹组成的图案做装饰。《左传·文公十八年》说饕餮“贪于饮食,侵于崇移,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总之是一种凶贪的怪物,自北宋开始,金石学家们便以饕餮命名这种纹样,一直沿用至今。②纹样的出现是需要结合器物本身的使用目的和当时的社会意义,商代的青铜器大都作为祭祀的器物,并非写实,而是以抽象和象征的形象出现,本身的青铜器的宗教意义和祭祀意义要大于审美意义,促成了青铜器装饰对称格式、以单独纹样为主的特点。对称的格式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庄严、庄重的感觉,同时,正对的兽面也表现出了勇敢、凶猛的感觉。
  (1)兽面纹尊
  兽面纹尊是由弦纹装饰颈部,腹部有饕餮纹和连珠纹装饰,是商代前期的作品,这件作品纹样、构成简单,器形还留有原始陶器的影子,饕餮纹在整个器物中占的比重很小,单一的纹样形式显得单调乏味,简单的纹样围绕器物装饰,适合器形,线条笨拙,并没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2)兽面纹鼎
  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器物,是人们用来煮肉的器体,一般的鼎是体圆、三足、两耳,但是也有方鼎、四足的青铜器,商代的鼎造型随着时代变化,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特征,早期的鼎双耳成锥子形,立于口部边缘,后期的鼎腹部圆部下移,三足成圆柱形。器形的变化,也影响了装饰纹样的位置和组合,但是,无一例外,鼎最终的目的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是统治阶级的权利象征,体现商代的等级规章,例如大夫用五鼎,天子用九鼎,人民则不能用鼎,这些规定都体现着商代的等级和思想。
  兽面纹鼎是商代后期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到商代后期较商代前期的青铜器的装饰纹样要更加复杂、繁复,双足立于口缘,便于穿杠提取,颈部饰有目雷纹,腹部饰有兽面纹,可以明显的看到饕餮的纹样,大眼很突出,饕餮处可以看出对称所体现的效果,多运用直线,饕餮有时也是由两个夔纹组成,对称的形式,让整个器形显得稳重、得体,相对于周代的变化,商代的青铜器的纹饰则有单调之感,单层的纹样组织也没有了早期的形式,整体很饱满,技法深刻,突出的棱脊凸显,饕餮的头部部位也很明显。
  总而言之,商代的青铜器在一步步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也逐渐符合了这个时代的应有的风貌。但是,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相较于今天,略显单调,青铜器的整体显得敦厚、笨重,如图中的纹鼎一样,足部显得很粗壮,纹饰较多,装饰纹样始终是服从商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彰显统治阶级的权利,商代的青铜器整体的审美意义要少于宗教意义和社会意义,但是,商代的青铜器是今天的工艺美术的巨大财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二)周代的装饰纹样构成分析
  周代早期的青铜器装饰很多都是模仿商代后期的作品,到了周代后期,才有了自己的装饰特点,呈现出一种质朴、韵律之感,节奏的美。商代常用的装饰花纹——饕餮纹,在周代退居到了次要地位,窃曲纹成为了周代的主要装饰纹样。窃曲纹也是由动物纹样抽象而来,适应器形而装饰,它不再是于商代青铜器多运用直线的纹样,而是加入了曲线的运用,一般都用组成S形来装饰,同时,周代抛弃了原有的商代的单独适合纹样,而是用二方连续带状纹样作为母体连续反复,形成一种节奏之美、韵律之美、舒展之美。周代的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的形成与周代的政治文化是分不开的,商代崇尚武力,而且迷信,不同于商代,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还强调“礼”的重要性,所以,周代的青铜器都呈现出一种秩序感,总体来说是为了适应礼治的需要。
  (1)兽面纹鼎
  兽面纹鼎现藏于清宫,是西周早期的作品,这件青铜器造型凝重,工艺精湛,制作精良,是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可以从这件作品中看出,早期的周代青铜器大都有模仿商代青铜器的影子,这件鼎双立耳,三足,纹饰由兽面纹、垂叶云纹组成,特别是在足部以兽面纹装饰,相得益彰,十分得体,显得更加端庄、大方。
  (2)格伯簋
  西周的簋较商代变化较大,多了双耳,耳部有的下垂,增加了造型上的变化,有的加盖,有的“圈三足式”,图中的格伯簋是西周中期的作品,下有正方体的座,座顶部四角由兽面纹装饰,四壁边缘多用了窃曲纹,圆腹上部用夔纹装饰,座和腹部运用了竖状直纹,纹样的重复使用使整个青铜器显得规整、规律、质朴,并没有因为多种纹样的结合而显得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落落大方。
  三、结论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充斥宗教迷信的商代,到崇尚礼治的周代,无疑,青铜器的装饰构成都受到了两代政治思想的极大影响,青铜器呈现出了时代特点,从简单的纹样构成,到复杂的纹饰装饰;从单层适合纹样,到二方连续带状纹样;从模仿陶器,到形成了青铜器本身的时代特色。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工艺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丰富了工艺美术装饰纹样的变化形式,也为世人解读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48.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38.
其他文献
前言  国画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画种,本科阶段对中国画的学习只是泛泛,通过读研之后跟白老师学习山水画,我才真正开始会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我才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魅力。通过这一个学期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我多次跟随白老师在王城校区写生,深深感受到了白老师的一身正气,不论是他的为人还是他的作品,都透露着一个“正”字。  一、孜孜学画,知青忧国  白晓军老师出生在桂林至阳朔人称“百里画廊”的首端——磨盘山北的大圩古
期刊
【摘要】:相比丰子恺倾尽心力的《护生画集》,他的政治文宣作品大都质量徘徊在《交换报纸》之下,从这些画作的口号式的标题也能窥探一二:《花满瓶,酒满樽,预祝明年再跃进》,《谈论总路线》,以及为庆祝中共新政权成立九周年而作的《钢铁满厂,粮食满仓,敬祝国庆,万寿无疆》等等。在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政治任务时,丰子恺总是直截了当将官方政治口号照抄搬用,似乎并不愿将太多的心思花费在上面。  【关键词】:子恺漫画;
期刊
【摘要】:《酒狂》这部作品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素材精炼,结构严谨,情态逼真,颇具独创性,主要特点是富有多层次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大量的迭句,使得该曲流传广远,愈久弥新。  【关键词】:《酒狂》;阮籍;嵇康  古琴曲阮籍作品结构分析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自古以来,古琴就是君子、文人雅客喜爱的一件乐器。顾况在《王氏文陵散记》说道
期刊
【摘要】:《生死场》是萧红唯一的中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从叙事、写景、人物描写、细致的观察以及越轨的笔致方面,以《生死场》为对象,试着走近萧红笔下充溢着血和泪的生与死的荒原。  【关键词】:写景;人物;观察;越轨  萧红生性敏感多思,也许正是这样的性格,铸就了萧红非凡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她是用女性的身体来感受周围的一切,书写周围的一切。在她的作品中所有的对象都浸润着一个
期刊
徐小虎的《画语录》是我一直所喜爱的。这本书的创新点在于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完成的。访问的是国画大师吴湖帆的大弟子王季迁,经手名画无数,他的眼力和对国画的认识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国画的很多问题一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徐小虎穷追猛打的提问下,王季迁把很多中国画最难解释的问题做了最精辟的解答,书中所谈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画的笔墨,在王季迁看来有没有好的笔墨是决定一位画家水平的关键,而一位画家的笔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壁画对现代动画的影响,积极应用古典壁画的优势在我国现代动画的创作中,将会增强我国现代动画的国家文化内涵,使其更具艺术表现力,受到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古典壁画;动画作品;设计;创作  引言  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影视制作技术以及摄影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影视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其中动画片影视的发展业起到了较大的冲击作用。而今,对于动画片的制作技术以及题材
期刊
【摘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为著名的一幅作品,代表了宋代以反映都市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是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该画详细描绘了宋代生活都市场景和民风民俗,真实再现了宋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生活的写照和生活特色,《清明上河图》也同时作为文献,印证了宋代的生活资料,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交通、餐饮、服饰、民俗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图像和材料的记录真实再现了许多语言艺术
期刊
我国出土最早的青铜器是1975年发现于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遗址的一把青铜刀,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青铜器的使用贯穿于我国的整个古代历史时期。夏、商、周“三代”一般被称为青铜时代,此时青铜器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是当时统治阶级、贵族的专属。  与世界其它文明早期铜器制造多使用鍛造和失蜡法相比,我国早期铜器多采用范铸工艺,即先制作模具,再用模具做出陶范,再制作陶芯,范、芯拼合
期刊
【摘要】:以山水画与木板年画存在着共同的意象性造型为切入点,从意象性造型运动、时空、符号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论述中国山水画借鉴木版年画绘画语言的可行性,以期形成现代中国山水画借鉴优秀传统民间美术的思考。  【关键词】: 山水畫;木版年画;意象性造型  中国木版年画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韵味以及意象性的审美特征,更为重要的是积淀在其意象化的造型背后所
期刊
【摘要】:国际主义风格,一种几乎横跨了整个二十世纪并延用至今的设计风格,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其理智、冷静和舍弃装饰的特点成为当时的主流设计风格。而且直到现在为止,它的影响依然存在。  【关键词】:国际主义风格;现代设计  一、国际主义风格的产生与兴起  首先,“国际主义风格”这个称号是由美国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提出的,因为它最初是在建筑领域凸现出来的。由于种种原因,二战前在欧洲大陆兴起的现代主义风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