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小学作文教学的媒介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注重阅读了,学生更潜心阅读了。学,是为了能够运用,是拓展了知识面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个背景下,写日记便成为了教师经常布置的一项作业。那么,记日记对学生有哪些有益的帮助?我们如何通过“日记”这一途径来进行作文教学,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呢?对此,笔者想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记日记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能巩固语言基础知识
  日记同作文一样,要运用学生自己所学的字、词、句、段、篇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所以在日记中,语言基础知识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得到最广泛、最自觉的实践运用。
  2.能直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小学作文要求学生达到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与记日记的基本要求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日记与作文相比,在实现上述要求上,还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是记日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及时记下,学生对事件的感知、认识等记忆得十分清楚,写来所费功夫不多;二是记日记是学生真正的“我手写我心”,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非常自由,而且具有比较强烈的真情实感。所以,日记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3.记日记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陶冶
  学生要写出一篇日记,必须有自己的感知、认识、情感等因素的参与。这就决定了记日记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情感陶冶的过程和认识深化的过程,能起到塑造学生独立自主、不断向上的健康人格的作用。
  二、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的方法
  教师要使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陶冶情操,还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持之以恒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日记这一文体,需要教师在四至六年级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进行日记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并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循序渐进
  教师进行日记教学,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记日记,三年级的日记教学和训练显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教师只有在教学、训练中按照规定的训练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上述这一最高目标。在训练中,对学生日记的数量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所谓日记,就是要天天记。但对初学日记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这样一步到位,而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记日记。四年级时可以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一篇日记,五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六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五篇。教师一定要定期在周一或其他时间里收阅,形成惯例。
  3.搞好学生日记同命题作文的衔接教学
  学生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指导学生选取其中某篇,按照记叙文训练的具体要求进行改写,使它变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好作文。这样,就能逐渐让日记训练起到作文启蒙教育的作用。
  4.鼓励写特色日记
  学生要想在日记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就要用心来写日记,即用心去感受天地万物,要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日记。
  (1)插图日记。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都能激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武越就写了一篇关于红领巾的内容的日记,红领巾的图案将日记内容围在中间,活泼新颖的设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摘抄日记。前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孩子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因此,一般每星期的日记笔者都布置摘抄或剪抄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档案”“生活百科知识”“奇闻异谈”“时事栏”“好词库”“佳句库”等,使日记成为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3)想象日记。可以是提供词,让学生想象写日记,如“孤独、热爱、希望、三毛、校长”。也可以是提供句子,让学生想象写日记,如“在这个星期,我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______”。还可以是以某一情境为想象切入口写日记,如“二十年后的元旦,我给教师打电话”等。想象日记的引入,更为日记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4)采访日记。如笔者让学生采访妈妈的童年,然后指导学生用连环画形式画一画日记“妈妈的童年”,学生画日记的热情高涨,画出了一篇篇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所以,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增进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等交流与协作的好机会。
  另外,学生的兴趣也很重要,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只有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够投入更多的热情学习。
其他文献
新课标提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代数几何中的性质概念、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深层次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表明,数学思想和数学教学方法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结的,在教学中数学思想时刻都能得到体现和运用。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使这一灵魂得以展现的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用数学思想指导基础知识教学,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培养思想方法。因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形成良好的
西非由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特迪瓦、加纳、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多哥共和国12个棉花生产国组成。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部在其月
近日,恒天立信公司发布消息:立信染整成功研发出RF射频烘干机,实现了纱线烘干过程湿气蒸发量增加、电能大幅节约的技术革新,使纱线烘干效能再创新高。
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要迅速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由教学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2017年6月15日,《国际纺织导报》《产业用纺织品》新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江苏苏州召开。编辑委员会成员丁辛、王华平、王依民、王桦、王智、刘延波、沈新元、张福元、陈廷、
一、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近几年中考试题贴近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大纲,贴近教材,立足基础,面向全体。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再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简单叙述,而是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得出过程,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联系科技成果、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地方的热点,凸
“新数学”教材是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深刻地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特征和要求,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常为自己的智慧不断闪现而兴奋,也常为学生对数学的痴迷而惊叹不已。  一、对教材的认识  1.教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新教材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PPT和互动板书教学与单独使用PPT教学比较,对于住院医师心电图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69名参加第一阶段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住院医师接受临床心电图培训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也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学生的具
生成性教学强调课堂进程的可变性,关注学生的生长和建构,它不仅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对于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有巨大意义。  但是,在课堂上如何促成学生有效生成,面对各色生成,教师又该如何应对,这是教学实践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没有新生成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  无论教师在课前如何精心预设,都是基于教师多年的经验和认识规律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