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学生问题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an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带来的社会问题,留守生学习差、性格缺陷、不爱与人交往。不守规矩,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他们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关爱留守孩子,学校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开展各种集体活动,给留守孩子带来更多的关爱。
  关键词:留守学生 问题与对策 倾注爱心 积极引导
  随着打工潮的日趋扩大,无数父母远离家乡、远离孩子,远走他乡。随之,留守学生这个名词应运而生。他们成为社会关心的对象,成为教师的责任。孩子面对的是失望和无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成了学校的特殊群体。规模较大的合并学校,这些孩子就成了长期留守学校的学生,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乡镇。年龄差别不大,性格却截然不同。只有少数同学,他们性格开朗,变得很坚强、自信,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变为学习的动力,学习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多数同学他们性格内向,很少与别人交淡,上课思想总是走神。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留守生存在下列问题:
  一、学习成绩差
  一方面外出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多数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可以了,对孩子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管理过少。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年龄偏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率较高,他们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切实的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而且年龄上与留守学生相差很大,思想上的差异很大,无法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管理上的弊端较多,加上繁重的劳动,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只做到让他们吃饱,穿暖。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即可。
  二、性格缺陷
  由于外出的父母,常年奔波,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心。孩子们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与父母分离,让他们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很多孩子在祖辈的溺爱下,变得自私、蛮横无理,逆反心理严重。本班的赵某,由于爷爷批评了他,竟然夜不归宿了几个晚上,也不回家,沉迷于网吧,让爷爷、奶奶吓破了胆,从此以后,他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三、亲情缺乏
  如今的部分孩子,变得毫无亲情可言,他们对祖辈、父辈没有一点亲情。本校八年级的一位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几年,回家后,到学校看望自己的女儿。孩子只喊了一声:“爸爸”,什么也没说,就和同学玩去了,对父亲相当陌生。望着孩子远去的身影,爸爸苦笑着对班主任说:“没感情”。这能全怪孩子吗?
  四、行为偏差
  由于孩子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律能力不强。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与孩子的关系特殊,只要他们不犯大错,对孩子的一般行为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管教,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涣散,有的甚至学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让教师也难以管理。本校七年级一名女生,与爷爷、奶奶在一起,每天二十元钱,少一分也不行,否则就逃课。班主任找到他们,爷爷、奶奶摇摇头,说:“钱是大人找的,我们也没办法,只要她去上学,就行了。”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留守生档案,随时掌握其基本情况
  学校设立爱心室,设置爱心电话、亲情电话。教师与家长一起管理学生。
  二、政府增加教师编制和设置岗位,专门管理留守学生
  让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充当“临时家长”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沟通,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许多文献都提到让教师充当临时父母的角色,可是没有编制,只让教师讲奉献,教师的教育任务繁重,多出来的工作又没有报酬,让老师去充当临时父母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实效,教师没有积极性。特别是周末,许多初中生就留守学校,需要有专人管理,如果不增加编制,谁愿意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让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采取轮休的办法,对住校学生监管,进行心理疏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学生学有兴趣,又避免了学生周末无人监管的或者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增加编制和岗位,有这个经济能力,还能扩大就业,减轻一点授课教师的负担。要不然教师既要教学又要周末管理学生,非常辛苦。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让教师解决。教师收入偏低,干了活应当获得劳动报酬,应当获得社会的尊重,解决问题需要时间,需要付出精力,许多专家谈到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就是不给教师增加报酬,积极性怎么能调动起来呢?我相信政府考虑这样的问题。事情会得到圆满解决。
  三、开展谈心日活动
  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引导,让他们明白父母外出的艰难,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遵守纪律,要以优异的成绩向父母汇报。请家长代表介绍打工的艰辛,让学生体谅父母的艰难,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四、做好留守学生的健康教育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引导学生打开心结,加强磨练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让他们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
  五、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
  本校组织为在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的活动,同学们热情很高,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到:
  “爸爸、妈妈、这是我第一次写信,你们走后的两年中,我长高了很多,在学校里认识了更多的同学,我的样子你们还记得吗?可你们的样子我只有在照片里才能找到。爸爸、妈妈,你们还记得我吗?你们还有一个儿子,他是多么的想念你们。你们过年回来看看我。看到别人的父母过年回家时热闹的场面,我只有默默的落泪,爸爸妈妈,你们生我何用?养我何用?”
  看到这样的句子,真令人心酸,令人泪下,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正在加大,问题正在突出。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法律上,制度上把这些问题纳入关爱留守孩子的范畴,学校要起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为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应该是儿童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应该为子女的道德发展负主要责任。父母把孩子待到了这个世界上,在家庭中就要理所当然的担负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即便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进学校,以及以后走进社会、参加工作,他们与父母始终保持着联系。这种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使父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子女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学会分辨是非对错。”  关键词:家庭 父母 第一任老师 道德价值观  近几年早期
摘 要: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乃是顺势而生,初中生物教师既要看到微课于生物教学的重要作用,又要精心设计、制作,从直观呈现、实验演示、互动交流等多方面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以便将初中生物教学推向高效高质的新阶段。   关键词:微课;生物;教学;应用   微课作为新兴的课程形式,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渗透结合的产物,且因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烙印,微课以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容量不大、传播迅捷等
利用语音室进行灵活多样的视听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同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培养。语音实验室应该成为我们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之一。  一、运用语音实验室的原声功能,创设纯正的听觉环境  语音实验室能产生一种纯正的、近乎没有人为修正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
期刊
摘要: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最大可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  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幼儿园应该加以合理地应用,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摘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奖励绩效机制主要是通过考核评估、行政职务管理、岗位责任兑现和员工奖惩等方面的构成。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与绩效分配,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工作效率提升,所以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员绩效激励应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应当建立现代事业管理制度;健全岗位管理体制,完善岗位、职务激励体制和完善考核机制、反馈体制,这才是绩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具体来说,即不论口头还是书面,翻译还是写作.一旦离开词汇则只能是“空中楼阁”。词汇量的大小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我们不难看出,词汇的学习是外语学习的中心任务。英国著 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森曾经说过:“没有语法,我们能够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我们什么也不能表达。”所以,词汇是各项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的
期刊
新课程犹如出征的鼓点,催促每一位教育共作者疾步走进;新课程如同阵阵爽人的风,令教育者的心脑为之振奋;新课程,新气象的雨露滋润着学生内心的干渴,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自主、和谐、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终极目的。  我接触新课程已快一年半了,一年多的实践,积累和提升,感觉自己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转变,也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就是,面对新课程,做为一名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
期刊
庆阳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享有“两点一存”的重要
课堂管理的实质就是对课堂基本要素进行的协调和控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心理环境,主要表现为对正当课堂行为的维持和强化,对不正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矫正。一般说来,课堂管理包括课堂常规管理和课堂违规行为管理。通常所指的课堂管理是指课堂违规行为的管理,即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调整课堂管理措施和手段,适时解决新问题,使师生关系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使教学活动长期处于一种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