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f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获得知识、锻炼能力的過程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通过对话,将知识转化为特定的表述形式,对其加以内化而生成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对话自始至终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不然学校教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了。
   一、师生与教材之间对话
    在课堂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人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主要的学习形式。教材中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也包含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只单方面从教材到人,结果是只传授了知识和技能,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对书本的盲目相信与崇拜。而人与教材的对话则充分运用了多种方式,如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与感情等,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与教材知识相衔接,并把自己的感受与理解用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知识与内心的统一。  这里的与教材对话,主要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敢于质疑教材,善于通过实践检验自己从书本上得到的理论知识。西方教育家卡尔·罗述的一段话真发人深省,他说:“凡是别人教给的东西,相对都是无用的,对自己的行为极少或根本没有影响,能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都是自己发现并化为已有的知识。”课堂有效对话不仅是知识的深化,更是对知识的超越;不但有思维的涌动,而且具有意义的生成。
   二、师生与作业的对话
    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听不完的课。老师也有讲不完的课,批不完的作业。原本充满探险和创造的作业不知何时变成为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了,既没有了愉悦,也没有了交流,纯粹为了完成而完成。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学内容越来越开放,同时开放性的作业能使老师体会到学生们心灵的跃动,领略到他们多彩的精神世界,学生也能通过作业来释放自己内心的感受,展示聪明才智。
  
  三、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
  
  先看一位老师对一个课堂生成的处理,《白杨》一课上到最后,忽然有一位学生举手质疑:
  生:白杨很厉害,为什么不把它种到沙漠里去呢?
  师:有道理,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不停地举手发表见解,老师始终微笑着站在一旁,只是偶尔回应一下。最后一个令大家都满意的答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戈壁和沙漠环境一样恶劣,把白杨种到沙漠上使沙漠消失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主要在沙漠边沿种白杨,努力使沙漠不再扩大。
  新课程课堂不在强调知识积累,而更注重对话:老师与学生之间、生与生之间、老师与课程设计者之间。若师生都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与观点,彼此欣赏、吸纳他人的智慧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化为自己的智慧,那么他们身处的课堂则充满着师生间创造的快乐。
  
  四、与不同学科间的对话
  
  学科知识是互相融会贯通的。新课程课堂强调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各学科的融合。而在实际生活中出没有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我们学生也必须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才能分析并解决面临的问题。比如在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有时为了理解文本的描述,或使书面语言形象化,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如老舍笔下的兴安岭)、算一算(如威尼斯的小艇有多长)、做一做试验(如手帕烧得坏吗,找找原因)……  “我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使原本界线分明的学科知识在课堂上融为一体,从而打破了学生惯有的狭窄思维,这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老师则要善于抓准本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融合点,让我们的学生从这些融合点上起步,更多地涉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讨论与探究。
   五、师生的自我对话
    1、老师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其实质是自我反思,“叫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从而形成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监控能力,从中不断地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完善自我的教学艺术。
  
  2、学生的自我对话。学生总是带着自己惯常的见解和经验进入课堂,并通过自己生活经验和曾经的学习来建构自己的新知。而先前的见解与经验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起点,学生在初步形成新知识体系,找到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见解则是他们反思的契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与契机。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启发引导有利于学生产生自我对话,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  我们身处一个对话的时代,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学生终身发展做点什么。还是回到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简单些说,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素质教育需要也要求课堂有效对话,让我们从课堂对话开始,去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面对希望与挑战共存的崭新世界,面对知识经济与高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教给方法
学校实施的课程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我们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集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的新课程观,努力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笔者有幸参与并指导了部分课程的开发工作,体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辛与快乐。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我们借用软件工程学的思想,首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我努力运用这一现代教学思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安排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积极引导参与,启迪学生思维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
文中阐述用于EIT成像系统的低通滤波电路,该电路采用基于CCⅡ原理的集成芯片AD844,其设计方法为零泛器中间等效转化法。
摘要:富硒小米顾名思义就是小米里富含硒元素,是小米里的高级品种,小米属性阴,属于碱性谷物。富硒小米以金黄的色泽、醇香的口感,纯天然纯绿色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硒元素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解毒剂,能够减轻抑郁症状,抗疲劳,缓解衰老,保护视力,有较强的的杀菌能力,排除和解除身体毒素。提高整体免疫力,具有辅助防癌抗癌功能。富硒小米的种植对土壤有严格的要求,土壤的硒元素含量需要达到指定标准。  关键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食品检测工作的压力,如何做到既安全又快速地进行食品检测,成为当前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重要课题。一
<正> 并购和新建是外国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两种基本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投资已退居次要地位,并购式投资逐渐成为外国投资者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主
随着新兴食品的增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变得极为重要与关键,运用适宜的化学技术能够切实加强国家的食品安全。一、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技术选择在开展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要根
“计算机课程与双语教学的整合”是一个随着教育技术进步和教学实践发展不断提出新目标向前发展的工程,也是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新要求。双语教学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整个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56%,人口总数占全国23%,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5%,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