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课两案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嵌入式评价的策略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课两案模式下高中数学复习课的嵌入式评价展开研讨,将高中数学课堂的课前诊断性评价、课中即时性评价和课后延时性评价有机结合,让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来促进和巩固学生学习结果良好实现的教学过程,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嵌入式;评价;策略
  我校在前几年实施共享式备课,全面推进一课两案,一个是应用于学生的学习案,一个是针对课堂教学的导教案(PPT)的合作式教学,这种模式主要以学习案为依托,以导教案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一、嵌入式评价的内涵
  嵌入式评价是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的综合评价,它将评价嵌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嵌入式评价将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扮演“学习监理”的角色。它不仅起到了裁判的作用,还发挥了教练的功能。嵌入式评价一般涉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中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在评估学生当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学生能找出自己前一阶段学习中的缺陷和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能力发展服务。
  二、嵌入式评价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嵌入式评价的内容
  一课两案是“教案、学案、测试、过程、策略、反思”的有机统一体,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4个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又分为课前预习案·导学—课堂探究案·研讨—课后训练案·巩固3个环节,经过探索和实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嵌入式评价,它有助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注重评价主体的参与和互动,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思维发展情况、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教学反馈,真正做到了以评价促进教学。
  (二)嵌入式评价的类型
  1、课前诊断性评价
  (1)课前诊断性评价---构建知识网络
  数学复习课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在学习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如解三角形)等、讲完某个知识点、章节复习或期末复习时,可要求学生建构章节的知识体系,内容可以是书写数学公式、自行设计的小试题、一个知识规律的总结、也可以是一章书的思维导图等。
  (2)课前诊断性评价---课前自测
  学生数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知识点的形成、巩固和迁移的学习。掌握知识点最有效的的方法就是测试。课前为督促学生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提前给学生准备了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完成课前测试的4道选择、填空题,题目不要追求“多、难、深”,要讲究基础性、针对性、实效性。
  2、课中即时性评价
  (1)课中即时性评价---课内探究
  在设计探究题时老师要深入把握教材,一些相对容易的知识可设计为自主探究,对于课标中要求“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或本课难点放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前,一定要让这些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2)课中即时性评价---拓展提升
  针对课堂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提升,需要老师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设置题目或补充内容达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该部分要源于本课内容,但又高于本课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课本例题和习题的“改装”或引申。
  (3)课中即时性评价---变式训练
  在复习训练阶段,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加工和编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习题,进行复习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发挥学生作为复习主体的功能,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联想迁移、概括总结和发散思维等能力。只有对数学方法融会贯通时,才能有新看法、巧妙解法。
  3、课后延时性评价
  (1)课后延时性评价---训练案
  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作业练习,我们尝试构建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反馈、作业的完成过程独特性与创新性思维的评价反馈,评价学生在学业上的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2)课后延时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
  单元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是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学习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成果的评价。
  (3)课后延时性评价---模块终结性评价
  模块终结性评价,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例如,知识和技能等。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体现。所以这种评价又叫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一种正式的、封闭的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的,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
  (三)评价题目的命制策略
  各类评价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效的科学的评价题目。因此高效评价题目的命制显得尤为重要!嵌入式评价有三个重要支撑:学生知识能力储备(学生原有的知识)、一定数量的题目和高的达成度。要达到这三个方面的高效受重多变量的影响,其中一定数量高质量的题目是高效评价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效评价题目的命制就尤为重要。我们的高效评价题目的命制内容从四个角度展开研究:第一是,學案中的当堂形成性评价;第二是单元形成性评价,第三是,模块终结性评价;第四是学科综合性评价。
  (四)评价的重要一环——考后分析策略
  (1)批阅分析测试情况
  为彻底了解学生,测试后一定要及时批阅并做好详细统计。对于选择题的得分情况,可涂卡利用阅读机处理,节省时间而且分析详细。主观题,可通过批阅时作摘记,包括典型错误和有创意的答案,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的具体措施,必要时找几个学生了解答题过程,以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情况,因为“为什么会错”比“什么是对”更重要。
  (二)教师写出试卷分析
  教师通过试卷分析,了解了学生学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包括: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1)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和贯通性(2)要反思教学的进度与梯度(3)要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三)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或各类测评是高效评价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写试卷分析,是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多元化、人性化的评价观;这种做法,是为了实现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也是将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的一种体现。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来写一写试卷分析,对教学工作的帮助将是非常巨大的。也是高效评价的落脚点。
  课堂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只有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元评价,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尽管我们在课堂评价中出现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还在艰难的探索阶段,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更要加强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研究,是一课两案教学模式更加臻于完美。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2016年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作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31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 詹世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期刊论文]课外阅读2013.5
  [3] 郑明达《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0.9[4] 高凌飚,陈冀平《数学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re has been concern on how to develop process portfolio and its rubrics as well.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major researches on process portfolio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purpose,content and
期刊
摘要:教育家伯克说过:“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陶行知也说:“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上面的传授,更加注重对全民素质方面的教育,良好的素质教育教学为未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之加以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  一个民族的兴衰一定程度上
期刊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于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合理的安排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然而现阶段,部分高中的美术教学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美术高中教师和相关美术教育研究者们保持关注。在本文中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相关的论述,希望可以对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在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微课教学就是随之诞生的一个新应用。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微课教学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得到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与广大师生家长的认可。物理对逻辑思维和创新想象力要求都很强,是很多学生们谈起来都比较头疼的学科。传统物理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初三物理复习备考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微课教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和思考。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现代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展开分析,分析主要阐述学习解题能力组成、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可知,学生解题能力主要由知识应用能力、主动性思维、问题认知能力三者有关,因此要培养解题能力,就要以三者为导向展开针对性的培养,在三者均得到提升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培养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解题能力  0.引言  在很多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可见,学生在学习时均表现出良好状态,对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对
期刊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主要学科之一,且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教育要着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作为从事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者,认为需要集中精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这样学生才能为日后发展打造牢固的根基。本文笔者就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习思维做出了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培养  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 要: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常用防渗技术,因为施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可靠,技术成熟,在土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中应用特别广泛。由于勘察、设计中对地质研究不完全,不能充分对喷射灌浆各项参数做出准确设计,故施工单位应在施工中必须结合工地地质条件,经试验采集各项参数,指导下一步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关键词:高压喷射[1];灌浆技术[2];防渗试验[3];防渗计算  引言  二管法[4]高压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习启蒙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学习者好奇心最为旺盛的阶段,对于新事物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各方面的素养塑造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获取到的知识往往能形成牢固的基础,有效加强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能力。小学课堂中的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来领悟音乐,提高主观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基础的音乐表达能力。因此,小学的音乐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利用这一时期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明确了各门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新课程教学的整体推进提供了正确的导向。高中化学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课,在高中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此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文章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教学的关系为研究起点,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指导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以期给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
期刊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解题行为将始终伴随着他们的学习活动,而且学生本身也要适应学科试题的考题特点与试题结构,积极归纳解题技巧,掌握各类习题的解题方法,才能切实实现学习进步,灵活应对各类考试。其中,概括型主观题是高中历史学科中的一类重要考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论证、唯物史观等等,所以一直都是高考历史的“宠儿”。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针对概括型主观题的题型特点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