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家伯克说过:“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陶行知也说:“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上面的传授,更加注重对全民素质方面的教育,良好的素质教育教学为未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之加以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
  一个民族的兴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为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就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新起点,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同时,小学教育是多元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之一,它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教育的阶段。随着近年来国家教育局对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视,小学教育教学有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趋势,但就目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上看,仍存在很多问题,摒弃传统的教学内容,机械化的教学方法,成为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更加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促进。传统上,人们都把教育视为学校的问题,而现实中,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它既是一个教育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因此,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立体化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在素质教育全民号召的大趋势下,小学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也就成为了必然,但就目前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在小学教育改革中仍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忽视了小学教育改革的全局性和教學在小学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小学推行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切实的对传统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教学过程基本上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过程,忽视了学生知情意活动和发展过程,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与家长的高期待给学生更多的精神压力,素质教育改革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把教学改革从主体地位转移为次要地位,导致小学教育改革不能深入,也导致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
  二、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纲,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其潜在原因在于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设计者教学理念的影响,而在这种影响下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都易忽略学生这个主体,采用的也是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维,教学过程的设计当然主要考虑的就是成人的。而小学生的心理顺序最大的特点是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量的累积过程,而是其结构不断重新组合而产生质的区别的过程,是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世界现代教育史上的伟大教育家杜威也严厉地批评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即学校同社会生活隔离,课程与儿童及现实生活需要脱节,教学是灌输式的,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从的角色,以及教师在课堂充当监督者或独裁者。这样的教育方式课程与教学方法,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动力,造成教学双方的精神紧张。所以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教师应摈弃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上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致力于教学的创新。近几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便是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
  教师要转变观念,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传授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消化”和积累并进行辨析、归纳和概括。除上课之外,教学过程中还拓宽活动空间,让从小有特别天赋的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群体生活中学习生存,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创造情感、动机和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让学生亲自实践,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领会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实践的重要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高素质教育
  在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关键,一定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的内容,要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身心培养相结合,推行教学内容综合化,要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和一些新课程,课外活动促进,同时小学素质教育还要确保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素质等方方面面的提高,把教学内容全面融入到各个素质的教育上去,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在促进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习的创造性思维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面对当前教育形势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因材施教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材施教即所谓的个性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教师坚持用科学的眼光去设计实施自己的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去评价和塑造每一个学生,不断用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不拘一格,学会求异求变。国际形势的变化,教育实践的发展,要求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创新是新形势下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很重要的,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组织形式优势,不要过于受传统课堂教学限制,对学生教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发展态势的差异性,为班级制,分设快慢班等等,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既可以对学生深入了解,还能根据学生的特质,老师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激活学生思维.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下,教师的威信和力量不是建立在界限分明的师生关系上,而是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渊博知识的个性魅力的完美结合。教师和学生问应保持着流畅的双向互动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立。积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个性发展,不断走向成功!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培养素质教学能力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等,让教育教学的方法不再单一化,把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接收,还能吸引学生学习乐趣,同时作为小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知识,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药利用好相应的教学策略,知道学生主动学习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就必须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合作探究
  让学生大胆实践。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都把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成为会学习的人。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扩大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尊重、互助。从小就培养了互助与合作精神,让他们知道好多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促进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加强小学生的开阔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体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起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上通过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着手,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为要点,在教学工作顺利的进展下,把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和转化到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建立能够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为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做贡献,真正做到“科教兴国”。
  (作者单位: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的“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施工项目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团结带领广大员工众志成城,勇挑重担;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实现项目复工复产、复工达产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施工项目;党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教学中,现代的网络技术也在不断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得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这是现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因此被广泛推广。本文将从高中的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出发,探索高中语文
期刊
摘要:瑜伽课程不会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使具备有利的推广与发展条件。同时,基于我国体育总局对于瑜伽健身活动的重视,要求各校能积极对其进行宣传与推广。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学校建设瑜伽工作室,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上,也可探析到新的教育模式。一方面,瑜伽课程更能迎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国家素质教育的政策需求,学校应能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基于此,更能充分证明高职高专学校建设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地理这门学科在中考中占据的份量不是很多,而且这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们记忆知识点,还得学会识图认图,结合地图和自然气候的分布区域判断该地区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们是初次接触,难免会不知所措,除此之外,也存在着教师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学科定位不明确,导致教学方法使用不当的情况。所以我们得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教学对策。本文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中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在农村地区教育在不断的完善,初中地理成绩被纳入中考成绩已有很多年,但我们看到,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进行地理学习,而不是为了通过地理课程了解祖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风情。当然,测试地理学习效果是符合当下教育理念的,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削弱了地理教学的质量。笔者希望能探索出一种符合当前教育体制的地理教育新模式,进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让农村中学地理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初中的数学教育模式也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巩固和对课外知识点的适当延伸对于初中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善于对作业进行合理使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逐步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对策;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实施以来,“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各学科当中。“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了传统课堂、在线课堂等教学模式优点,以竞赛项目为导向的综合应用型课堂教学模式。 “以赛促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可以推行“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以赛促学”  1 高职院校数学建模“以赛促学”的内涵  我们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今天的高职学生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信息获取能力正成为高职学生新的竞争能力,而信息素养则是信息社会中高职学生生存立足的基本能力之一。在信息化社会全面铺开的现在,信息素养是高职学生基础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并赋予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数字化和
期刊
摘要:中学生都非常喜欢足球,可以说足球是让中学生在运动中获取趣味,在追求趣味中获取训练并不断发展中学生的体质和综合能力。目前,足球学校足球教学与足球与健康还有一定差距,足球学校足球应以革新的理念融合中学生的个人特征展开教学,以此满足足球的目的对学生人格教育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为足球教学的革新提供了参考,发展中学生的足球主动性。  关键词:中学生;足球;兴趣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期刊
Abstract:There has been concern on how to develop process portfolio and its rubrics as well.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major researches on process portfolio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purpose,content an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