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rr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听了不少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教授的内容就以散文居多,包括不少同题异构课。专家的评课常常围绕“怎样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来展开。这往往是众口难调,颇有争议,很难定论的问题。理清该问题是我们一线教师正确把握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基本的前提,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师生对话互动、共同成长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在听课之余,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总结出以下几项原则。
   一.尊重教材文本,把握思想主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高中生处于身心成熟、情智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迫切的价值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散文教学由于其所具备的特点,恰恰具有将阅读与鉴赏功能发挥到极致的独特魅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尊重教材文本、挖掘教学内容、把握思想主旨做起。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题组元”,尽管其问世以来,争议不断、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无论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视角来看,“主题组元”的编排体系是相当有益的。新教材中的散文都按专题来编排,专题内涵丰富多彩,每一专题前都设有主题阐释栏目,对扩展学生视野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比如必修一中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必修二中的“真爱生命”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板块;必修三中“祖国土”专题中的“江山多娇”板块等,其中的选文几乎都是散文。因此在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必须尊重教材文本,尊重编者意图,根据主题阐释来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比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笔者以主题阐释中“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来确定本专题散文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体会家园之思这种人类共有的珍贵情感,根据每篇文本主旨的侧重,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学习《想北平》时,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学习《我心归去》一文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情外,更让学生理解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才拥有心灵回归的幸福,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学习《乡土情结》时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乡土情结的新时代内涵,即把作者对家的思念情结上升到对国的热爱情怀。学习《前方》一文时侧重引导学生体味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即运用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运用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漂泊感受和对理想的追求。学习《今生今世的证据》时,引导学生理解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发掘乡村日常平凡生活的意义,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间的冲突。以上选文虽属同一专题,但表现作者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对于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高中生来说,尤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丰富着每个人的情感体验。
   二.体悟文本语言,培养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散文的魅力,既缘于作者的真人真事、真知真情,又来自散文的优美语言、和谐色彩和自然节奏,且具有平淡而隽永的韵味,故散文具有很强的审美特质。散文作者努力讲求语言的优美,常常反复琢磨、推敲字句,达到完善、精粹的地步。因此体悟文本语言,感悟审美特质应是散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散文语言之美各有不同。
   其一是语言凝练生动,在简洁中载有传神的形象,具有描写之美。比如《我心归去》中有这样一段:“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这一夸张的细节描写,极强地表现了背井离乡人心灵的孤独与无聊。
   其二是语言自然深刻,在平易中寻求深沉的情韵,具有含蓄之美。比如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把爱北平比成爱母亲,用了两个平易但非常细腻的爱母亲事例,语言自然,不事雕琢,传递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自然情感,就用微笑和落泪这样的平易词汇表达出他对北平的爱已到了想说而说不出爱的境地。
   其三是语言音调和谐,在流畅中淌漾出抒情的节奏,具有音乐的韵律之美。比如《听听那冷雨》中写作者在日式古屋里听雨的那段文字,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从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体味出了其美妙的神韵,把传统文化与古典韵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若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
   其四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具有修辞之美。比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一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句,一个通感句,三个拟人句写荷叶、荷花、荷香及流水,使静态的荷塘充满动感,使普通的荷塘变得灵秀,令人神往。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博喻的运用,使句式整齐,气势贯通,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会感受鉴赏,促进思维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就感受鉴赏提出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也要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出发。
   散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所描述的对象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丰富的意境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大有好处。比如学习《西地平线上》一文中描写落日的那段时,教师就可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发散思维。在梦境般的景象中,落日显得这么亲切,落日如同要远行的人离去,对我们依依不舍,格外依恋,格外慈爱。人与自然似乎在此时此刻和平融洽地相处在一起。通过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定西高原上落日的柔美和温情,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思维训练还可通过“问题解决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实现。或由教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或由教师预设一组递进式的问题串,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条探究作者主旨的思维链。比如在学习《前方》一文时,笔者预设了如下一组问题串。
   师:结合全文思考人类离家的原因有哪些?
   生:人类迁徙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人的眼中、心里,都有一个前方。
   师:如何理解题目“前方”?
   生:“前方”在文中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师:通向前方的是怎样的一条路?
   生:苦旅。
   师: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生: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问题串围绕主题,环环相扣,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步步深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归纳总结“作者是如何理解‘家’的概念的”,最终得出家园的人文内涵: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家园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教师通过搭建思维之桥,引领学生感受鉴赏散文的美,促进思维发展,发展智力,形成语文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散文是语文新课程教材的重要选文,散文教学最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最能贯彻新课标理念、促进师生对话互动和共同成长。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有原则可循的。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善于搭建灵活多样的思维之桥,引领学生在学习散文中学会感受鉴赏,发展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张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无锡。
其他文献
我们每次做完体检拿到化验单后,会看到上面有一项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转氨酶。别小看了这个指标,它可是人体肝脏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转氨酶和肝脏健康的关系。  转氨酶是肝脏健康晴雨表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生活”在肝细胞内。当肝脏出现炎症、中毒、坏死等情况时,部分肝细胞受损破裂后,转氨酶便会跑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抽血化验便能检查到。所以它升高反映肝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按照功能,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C)就是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多能干细胞则是一种或几种组织的起源细胞,能分化出多种类型的细胞,但不可能分化出足以构成完整个体的所有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就是多能干细胞,能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多种血细胞。专能干细胞来源于多能干
摘要:立足国内外有关“快速记忆”的具体思想,结合笔者多年关于“快速记忆”的学习及教学经历,本文旨在对“快速记忆”做一解读。  关键词:快速阅读;原理;训练  一、关于记忆  全球顶尖的50位科学家之一,国际著名脑科学家加里·斯摩博士根据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一整套科学、高效的大脑训练计划,其在《记忆力》一书中说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忘事儿的时候,找不到钥匙了,钱包不知丢在哪里,忘记家人的生日,想
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是治疗中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标准方案。我们将CHOP方案中的阿霉素、长春新碱由静脉推注(静推)给药改为持续静脉滴注(静滴),观察其疗效和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