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外一首)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寂和升腾
  同时闪烁光的柔静
  我的心第一次因你而澎
  湃……
  啊 大海
  第一次站在你的岸边
  没有窃窃缠绵的情话
  没有丰情吻别的初恋
  你澄明的灵魂
  犹如被震动的碎片
  当岁月掩面走上街头
  一只疾飞的海燕
  为辽阔的海域留下呼唤
  多少次被大海诱惑的梦
  都随心灵之帆
  消失在大海的无边
  伏浪的岛屿
  潮汐拍打的岸
  没有怨恨和咒骂
  没有欢乐和欣然
  啊 大海
  心潮的跌落
  犹如被折断的琴弦
  当人生昂首走向变幻的生活
  我的深思 凝望
  为流放的寓言而依恋
  多少次被大海颤动的怀想
  都被汹涌的心潮
  推上虔诚的岸
  也许岁月布满微笑
  也许人生浑凝苦恋
  没有颂扬和选择
  没有繁星和音旋
  啊 大海
  你蔚蓝的闪烁着的白光
  犹如射向空中的箭
  而我的激情
  富有感慨 追随你的升腾
  服从你的召唤……
  
  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
  日出在海上
  当天空刹那间沉入寂静
  晨昏聚集所有力量
  托起黎明
  太阳开始分娩——
  海 突然向辽阔的东方坦荡不已
  越过梦呓和海燕的视线
  硕大的红日 伴随着高亢的歌
  撼天动地
  地平线上纷溅出英雄的壮举
  霎时松驰的海已经燃烧
  蓦然地开放缤纷的花
  啊……
  或许本来是一部惊天动地的颂世之作
  海 似在席梦思的辽阔里创造着未来
  对每一双眼睛和心灵的注目都视若无睹
  或许是另一种价值观使海为此而璀璨
  海 走向另一种选择
  放荡着自己 静谧着自己
  使潮起潮落重叠起
  湛蓝的海韵情趣
  为日出的海涌动骚乱
  此时 我在那超越心灵的轨迹上
  放牧海恋
  至潮湿的风掠动思绪 燃烧
  与海同时满足
  该怎样追逐日出时 海
  溢出的炽热和升腾
  立足海 做一般轮渡驶向她
  借一池粼粼汪洋大波
  驶向她
  知道蓦然开放的花
  会被撞击的粉碎
  知道驶向她的怀抱
  必须忍得炽烈的燃烧
  让爱守候心灵的每一扇小窗
  放飞那只呼啸的海燕
  选择日出涉海
  如接受大海无私地馈赠
其他文献
客车驶出城区,越行走离现代文明越远,离大自然越近。沾上过多繁乱和喧嚣的目光渐渐轻松起来。绿油油的麦苗,金黄黄的油菜花,还有天空中飘逸的白云,无不拨动着我即将生锈的心弦。忽然,一场粉红的雪飘落在山野,飘落进我的眼帘,竟让我遇到梦中情人般激动起来。不知是谁在车子里惊叫:“桃花!”我这才回过神,确定那不是在下雪,而是桃花绽放了。  桃花,是春天发来的请柬,邀请人们去参加生命的剪彩仪式。桃花也可以说是一束
期刊
早在孩提时代,我就听大人讲过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读小学的时候又多次看过战斗故事片《智取华山》,所以,华山在我心灵中并不陌生。后来又在不少作品中读到过描写华山雄险奇秀的文字,心中一直对华山神往不已。然而真正登上华山,是在我年过花甲之后的一个深秋。我从小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大山丛中,对各种各样的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一走进华山,我却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那是一个雪花飘飞的早晨,我和爱人离开革命圣地延安
期刊
“滇人善联”,李彪应算上一个。因为,大凡到过大理州弥渡县看过南诏铁柱的人,无不对一副楹联赞赏不已,“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对联书法清新潇洒,平仄工整,内容肃穆深沉。其撰写者便是清末滇西一代名师李彪。  李彪(公元1818年—1896年),字星海,号菊村,又号抱虎山人,弥渡县寅街镇大庄营人,曾主讲大理西云书院,“滇西知名
期刊
一  元皇南下龙首关,  叶榆难克潜漾川。  茶马古道连天路,  蒙古铁骑跨苍山。    二  石门雄关山水间,  芙蓉两片影翩翩。  神游霞客奇文撰,  流连忘返驿道边。  三  永昌府地起纷争,  则徐负命定乾坤。  博南街口联佳句,  孤松独石熠生辉。    四  云龙古桥今犹在,  过客烟云转瞬飞。  漾濞九里十八铺,  碧水逶迤又逢春。
期刊
玉皇阁坐落于永平坝子最北边一峰独立的灵化山颠,距县城约5公里。  无论置身何处,在永平坝子里举头北望,大都能清晰地看到灵化山顶有一座洁净的白塔、一棵巍峨的老槐树,还有青松掩映中流光溢彩的房舍,它们共同在市声的喧嚣之外坚守着一处宁静,在物欲的诱惑之中澄明着一种精神。  玉皇阁是我去得最多的寺庙。少年时,同学游玩时去过;青年时,问恋爱婚姻之事去过,有疑难之事去过;如今,寻幽消遣时常去。都说“熟悉的地方
期刊
当宝相寺的三角枫被秋天的艳阳吻红了脸颊时,一年一度的剑川石宝山歌会便如期而至了。农历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剑川喜诗好酒的文友小赵来电话,殷勤约请参加歌会,我欣然答应,下午便趋车前去,毕竟富有诗意的“情人谷”对我诱惑已久。   第二天,刚踏进石宝山歌城山门,晨风便从林间送来阵阵优美的歌声:“石宝山上百花鲜,好花开在高山巅,花儿开在陡坡处,无梯难登攀。想采这朵那朵美,想采这朵那朵鲜,采花我只采一朵,整棵不
期刊
被誉为昆明市绿色翡翠的翠湖,以其秀丽、秀美而深得市民青睐。加之近年来每逢冬季便有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光临,使翠湖更加声名鹊起,翠湖也随之成了昆明的一张活名片。  “到巴黎看鸽子,到昆明看红嘴鸥”如今已成了游人们的口头禅。冬季里的节假日,休闲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入翠湖公园,观看飞舞于蓝天白云间、飞舞于杨柳依依的湖面上的海鸥。  住在昆明的人,大都有和我一样的心态,入冬或开春,不以日历为准,而以海
期刊
与海菜花邂逅,是在一个被称为龙潭之乡的地方。龙潭水从地下冒出,一年四季涌流不断。那一湾碧水,清幽幽地流淌,水里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海菜花。朵朵洁白的小花漂浮于水面,星星点点,随着水流舞动,尽显婀娜妙曼。说实话,仅凭第一印象,我就喜欢上了海菜花。  远远望去,这一湾碧水,就像天上的银河,而朵朵白花,则是洒落在银河里的星星,疏密有致,看一会儿眼睛就花了。有的地方,星星呈现出星座的形状;有的地方,星星扎堆在
期刊
丙中洛    人神共居的地方   峡谷里的一方天堂   藏族怒族白族傈僳族   族族互通语言   喇嘛天主基督原始宗教   神神心心相应   原始共产主义遗风   在这方山水间   到处都可复制  如果你要到丙中洛   念经打鼓做佛事   你得先掏出红心拿出真情  和当地群众结成铁杆朋友  再使出浑身解数  征服十大神山  打通所有关节   丙中洛的主和神   才会接见你    石月亮    天上
期刊
在我的居室挂着幅国画人物小品,是装在一个精致的核桃木镜框里。画中那位陕北农村女娃,手拿一朵淡红色的山丹丹花,黑油油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多么地天真可爱。这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刘文西画赠给我的。  在当今中国画坛,提起刘文西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晓。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七、八两届人大代表、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等,有着一大串显赫的头衔。但他更令人瞩目的是艺术上辉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