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生命与生命的美丽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想】
  语文教学不应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要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课堂教学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2010年我们申报了课题《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GS〔2010〕G0207),意在探讨能够体现新课改新思想的课堂教学设计。
  《狱中书简》通过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狱中写给朋友的信展现了革命女性优美高尚的情怀,对于生命的无限热爱,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课在红色经典中独树一帜,因为它不但有崇高的精神,而且还表现了革命家女性的心灵的优美。学习这一课,要以咀嚼语言为抓手,以问题探究为途径,让学生在精研细读中沉潜文本,深入探究,涵咏奥义,启智幽思,体验情感,咂摸文章的的意味和情味,走进作者的心灵,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提升道德情操。
  【教学目标】
  1.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体会革命女性心理的优美、高尚的情怀,学习革命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不管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与我同在。”这是德国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的名言。列宁称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她是西方的秋瑾,不畏强暴,始终英勇斗争,她曾九次被监禁,但斗志永不消沉,显示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不仅有一股英侠之气,而且满腹才华,文采斐然,她用美丽的生命感悟着生命的美丽,今天我们学习她的《狱中书简》(节选)。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奄奄一息 万籁俱寂 信笺 飒飒 战栗
  哑然失笑 踱来踱去 绽裂 晦暗 阴霾
  如痴如醉 令人目眩 蓦然 鸫鸟
  2.解释下列词语:
  阴霾 绽裂 万籁俱寂 奄奄一息
  蓦然 目眩 如痴如醉 哑然失笑
  3.本文是一封信,是?摇?摇 ?摇?摇(人物)在?摇 ?摇?摇?摇(地方)写给?摇 ?摇?摇?摇(人物)的信。猜一猜他们之间是?摇?摇 ?摇?摇关系。
  三、感知性阅读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抓住标志性词句、表示时间的词句,圈点勾画)
  1.从文中哪个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狱中”?
  明确:第三段第一句话:“六点钟我又跟平常一样给关进去了。”
  2.这封信写了哪些内容?
  全班交流,相互补充。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明确:
  先写作者在狱中花园里写信,然后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拯救大孔雀蝶,白杨花絮散播种子,大雷雨后夜莺歌唱。
  表示“倒叙方式”的标志:第一段中“我昨天是怎样过的呀!”
  表示“时间顺序”的标志:上午……下午……六点钟(但是一会儿天暗了或傍晚)……
  3.文章的基调往往跟文中大量出现的词语有密切的关系,请指出课文中的这类词语。(学生跳读课文,筛选关键词语)
  明确:这些词语是美、愉快、幸福、高兴、芬芳、亭亭玉立、慈祥、舞动、丰满茂盛、沉醉、神气、嘹亮、飞舞、神奇、清脆、如醉如痴、灿烂、闪闪辉耀、压倒雷声、唱亮昏暗、美得不可思议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明确行文思路和感情基调,为深入理解和探究做准备。)
  四、理解性阅读
  1.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生命的沉醉”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联系作者身陷囹圄的境况,你觉得这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境界?(学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概括)
  明确:黄醋栗树丁香般芬芳;一颗尖叶的枫树和一颗亭亭玉立的小栗树彼此交搭着它们宽大的绿油油的手掌;白杨肃穆而慈祥,徐缓的摆动着白色的叶子飒飒作响;小鸟愉快的合唱;鸫鸟响亮而又神气的唱歌;白杨树的揉夷花满天飞舞散播种子;几只燕子愉快的来回穿飞;夜莺在雨中在闪电中在隆隆的雷声中如醉如痴的歌唱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优美乐观崇高的情感同化了这些景物。这些生命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生活和自由的美好感觉、激越情怀、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尤其表现了她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表现了一个女革命家特有的激情、坚贞、优美、精致的情感品质。可以说,文中的花、鸟、虫、木等自由自在、顽强向上的生命现象,正是作者高尚情感的写照。
  2.从“拯救大孔雀蝶”“白杨花絮散播种子”“大雷雨后夜莺歌唱”三件事中选你最喜欢的一件进行细读,谈谈你的感悟和体会。(这一环节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先声情并茂地朗读,再谈体会。)
  明确:“拯救大孔雀蝶”,从发现它奄奄一息到焦急、战栗、并小心翼翼地放在手里,拿盛开的鲜花喂食,与它说话等,体现了女革命者生命的激情,对自由的渴望,对弱者的扶助、关爱,对生命、生活的珍爱。
  “白杨花絮散播种子”,作者抓住奇妙和神奇的特征来描写,例如:到处飞舞、飞满、铺满和散播、传播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杨花漫天飞舞神奇景象。作者赞叹自然界生物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力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革命信念。
  “大雷雨后夜莺歌唱”,用拟人、象征的手法,表现革命者蔑视黑暗的高贵精神、压倒黑暗的自豪气概、自由必胜的坚定信念。夜莺在闪电和雷声中的叫声,突出它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揭示夜莺和环境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一个革命者面对恶劣的环境英勇无畏,坚强不屈,具有坚定的信念的象征。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细读、朗读有关文段,以问题探究为途径,让学生在精研细读中沉潜文本,体验情感,咂摸文章的意味和情味。)
  五、探究性阅读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发言交流。)
  1.文章有无写到失去自由的阴郁气氛?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
  明确:文中有四处写到阴郁气氛,但全文并未给人阴郁之感。一是随后很快被愉快和美的基调淹没;二是正由此反衬、突出了生命激情、鲜活亮丽的生命力对这阴郁的战胜、压倒;特别是最后一段,荡漾着作者蔑视、压倒、搏击黑暗的自豪无畏壮丽的情感,是理想的光华,是全文的高潮。
  2.“夜莺的歌声像灿烂的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形容?试仿此造若干句子。
  明确:比喻和通感。特别是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在昏暗背景下,转化为视觉,对比更鲜明,更表现出清脆亮丽的莺啼,更突出所寄寓的革命者精神气概的灿烂夺目。
  原因:一是在铅灰、艳紫的昏暗天色背景下,同为视觉形象,对比鲜明。
  二是在昏暗阴森的氛围中,夜莺毫无畏惧的啼唱,给人特别亮丽耀眼的感觉。
  三是用银光闪闪辉耀形容革命者面对黑暗显得格外灿烂夺目,给人鲜明豁亮的深刻印象。
  六、课堂小结
  作者虽然身陷囹圄,却不悲观失望,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及自豪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布置作业
  1.以“生命”为开头,写一段话,展示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2.积累罗莎·卢森堡的名言。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靖远县乌兰中学。
其他文献
一、鲁迅小说的教参解读  “文学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规定那种理解就不正确呢?”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发出了质问。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作品的阐释却从来都是一言堂,教师的这个做法往往直接来自于教参的解读。  例如,《药》中夏瑜坟上的那一圈作者自己用了曲笔凭空填上的花环,被教材编写者解读为革命者永远会前赴后继。在这种解读中,
【摘 要】文章从新课程改革的起点出发,通过以高考文言文复习中名词活用这一知识点的总结为例,提出用归类学习法学语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运用归类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原则。  【关键词】高考 归类 名词活用教学法    很多理科老师在讲解某例题后,常常再用一些同类的题目来巩固,以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举一反三”在理科教学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语文却因为存在语言情境的差异,很少被“归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不难发现有诸多的提问误区:思路混乱者有之,目的不明确者有之,逻辑性不强者有之。怎样做能让我们的课堂提问切实、有效,这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提问 实效 措施    一  前几天听了一堂公开课——《牲畜林》,这里仅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这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讨小说内容时共设计了五
【摘 要】广义的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展示着人物的性格特点,暗示着人物的身份、境遇、职业、心情等,是一个重要创作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体悟肖像描写的精妙之处;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学会观察,学会感受,还要注意把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描写的人物更贴近生活、更逼近真实、更立体丰满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急剧变化,他们开始对爱情方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对爱情的认识充满了朦胧的神秘感,急于寻求答案,这被许多教育者视为为洪水猛兽。这些教育者认为,一个人在青春期,还没有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的时候,不应该涉足爱情这个领域,老师应避免给学生讲与爱情相关的课题,免得引起学生的早恋,耽误学生的学业。但是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情
【摘 要】现代文阅读可借古代文论中品鉴“味”的方法,经“由文生境—由境悟文—由悟知反”三个阶段揣摩文本,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品味 解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些问题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语文老师通常借助讲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过多的知识性、理论性讲解本身容易消解语文的诗性;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讲解也很难拿形成学生的有效记忆,对提
学生常抱怨不会写记叙文,没什么好写。而我们老师则感叹学生的记叙文多平铺直叙,读之无味。何永康老师在评价2012年高考作文时也指出很多学生写记叙文动不动就发议论,生怕别人看不懂,甚至开头就摆出观点。为什么很多同学写出的记叙文干巴巴的,不能吸引人?由于中、高考作文的不限文体,很多老师在作文训练中为了求稳,主张学生写议论文,这就使学生缺少记叙文的系统训练,即使写记叙文,也深受议论文的影响,只会概括叙述,
[摘要]好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能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成长。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成功满足感或知晓错误根源时。获知提升自我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语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相对于讲解语言的教学语言,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作出评判和引导,可分为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两种。它是课堂教学的串珠线,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操
《送考》一文,学生们初读便很喜欢,问其原因,皆相视而笑,我便明白,他们看懂了丰子恺笔下的童真与趣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地照见了自己的影子。但是当我问起,丰先生通过写《送考》一文,到底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感态度时,争议便在思考之后出现了。  一部分同学认为丰子恺表达的是对孩子的喜爱与赞美。因先生的作品一向礼赞童心的纯洁与可贵,本文中写孩子的活泼谈笑,行文中洋溢着暖意,让人读之欣然。  另一部分同
【摘 要】记叙文写作贵在有真情实感。本文从调动情感、入题和抒发真实情感的路径等角度论述了记叙文写作训练中的情感表达问题。  【关键词】记叙文 写作训练 情感     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写作记叙文,可是到了高中却感觉越写越难写,究其原因多数归结到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缺少真实情感。俗话说“人贵有情”,我们写出的文章更是“文贵有真情”、“以真情动人”。要做到文章有真情实感,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