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为化学课堂注入活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328453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善于激励学生的教学方式总是能够沟通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制造出好的教学气氛,从而带领他们进入教学意境.”新课改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开展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多元化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更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认识主体的活动.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克服当前化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应积极创造探究氛围,不断为化学课堂注入活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发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自主寻求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性;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教学情景的常用途径有: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从化学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利用新旧认识之间的矛盾创设情境.
  二、动手实践,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实验探究活动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组织和协助学生动手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我设计了一次探究活动.首先,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找资料,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设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方案,方法越多越好,然后分组讨论,找出本组中最佳的.于是,每个实验桌上给出了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气球、橡皮管、橡皮塞、单孔橡皮塞、带支管的烧瓶、玻璃导管、水槽、酒精灯、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铁架台等仪器.有的学生问:“老师,今天桌上放这么多仪器干什么?”我说:“问得好,今天我要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上述某些仪器或生活代用品或其他仪器,你们能设计出几组装置,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认为最理想的装置是哪组装置?为什么?在选择仪器时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哪一组装置与众不同?”此问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设想、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了多组装置,并相互指出了优劣之处,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极为理想.
  三、合作学习,拓展探究广度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从居高临下的讲解者变为平等的点拨者,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新知识.
  例如,在讲“化学与环境”时,因为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将学生分为3大组,自主、合作学习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各小组分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在新课学习中,我一改以往的教师讲授方式,进行角色互换,各小组代表做“小老师”,将合作交流的成果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且做出合理的解答.
  这样的教学方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都在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都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做.而且每个小组成员都得到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动手操作,有的记录合作学习的成果,有的负责回答别的同学的疑惑,达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了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总之,教者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探究机会,多创设问题情境,多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他们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课堂充满活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从结构来看,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
高中物理对学生有多方面的作用:1.物理是有用的.看着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为什么”.为什么电视机的屏幕能够显现各种颜色?为什么滚烫的开水和凉凉的冰棍都能冒出“白气”来?为什么听声音我们就能知道是谁在说话……许多新鲜的现象能够激起我们的好奇心.也有许多现象,好像司空见惯了,但是仔细一想,还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2.物理是讲道理的课程.学过物理以后你就会明白:电视机的荧光屏其实只能发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育方式被逐渐运用于各科教学中,逐渐丰富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具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然后探究了高中生物学课堂“好问题”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好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初中科学担负着培养科学素养的重任,而课堂教学是科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科学教师务必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标,就必须在科学教学中构建灵动的课堂,凸显科学本质.  一、构建情境态的课堂,凸显科学的生活性  所谓情境态的课堂就是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
在教学中,教师取一片洗净晾干的鸡蛋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试管变烫,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起始阶段的学习,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惯性意识.好的文言文的学习与思维习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会有愉悦的潜意识.因此,本题以课本为文,从“文”与“言”两方面入手,从引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在英语复习备考时若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可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应变能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本文通过实例分析
略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捷径,巧妙地上好略读课,可以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还存在一定的认识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很多天以来,我们始终被一种沉重的心情笼罩着,紧张的神经始终被媒体从抗震救灾前线传回的帧帧画面、条条讯息牵系着,无数次的情感震颤,
摘要:本文根据《道德与法治》每课的要求,进行情境创設,以形象直观的手段促进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笔者在本文中依据文本的提示,提出四个创设体例与读者分享:一是创设“整洁”的情境,让学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二是创设“有精神”的情境,让学生养成有精神的好习惯;三是创设“不马虎”的情境,让学生养成不马虎的好习惯;四是创设“分享互助”的情境,让学生养成“分享互助”的好习惯。  关键词:创设情境;促进;道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