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c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教学已经深入人心,广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笔者一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对生成性教学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学生错误资源的捕捉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错误或失误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对学生而言,学生在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感悟了道理、领悟了方法、增长了智慧;对教师而言,积极处理,沉着应变,提高了教学能力。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些错误,也许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往往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不少色彩。
  例如,在某节实验课上,笔者布置了任务: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与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大小关系。学生开始讨论方案并进行实验。他们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呼出的气体,又收集了一瓶空气,把燃烧的木条放入这两个瓶中,关注木条的燃烧情况,但两个木条都很快熄灭了,无法推测哪个氧气的含量大。我鼓励学生再试一次,结果成功了。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发现前一个实验失败是因为木条本身就快要熄灭了,放入瓶中肯定马上熄灭了,而要想得出准确实验结论,就一定要保证两个木条的燃烧程度是相同的。
  可以看出,教师不要着急纠正学生的错误,而要巧妙地捕捉这些错误资源推动课堂教学。
  二、学生问题资源的捕捉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勇敢提问,让他们大胆质疑、大胆提问,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时,笔者让学生讨论: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将盐水加热蒸发又得到食盐,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学生都觉得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食盐溶解于水,食盐与水的本质都没有改变;加热蒸发盐水是将水和食盐进行分离。这时有一问同学提出疑问:加热蒸发盐水,如何知道得到的是食盐?这个问题涉及物质检验,笔者很吃惊,但是他们刚刚接触化学,无法用现有的知识解决,于是笔者表扬他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并解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物质检验的知识,以后会学习到的。为了解决大家产生的疑惑,笔者追问:海水晒盐大家都知道吗?学生都能回答出:海水在阳光下蒸发了水分就得到了食盐。笔者补充:食盐正是通过海水蒸发制取的,海水晒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盐水蒸发的过程。大家认为盐水蒸发得到的还是食盐吗?学生都表示同意。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将来的学习中会涉及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是积极思考的,而且他们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富有创新精神。
  三、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
  心理学家鲁克说过:“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他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捕捉学生迸发的思维火花,让他们体验创新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例如,笔者在讲《物质的鉴别》时提出问题:只能使用一种试剂,怎么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三瓶无色的溶液?
  生A: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取三种无色溶液,向其中添加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变为红色,就表明该溶液是盐酸;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就表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如果溶液仍成紫色,就表明该溶液是氯化钠。
  生B:可以用pH试纸测定pH值。若pH>7,说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若pH<7,说明该溶液为盐酸;若pH=7,说明该溶液为氯化钠。
  生C: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来鉴别。(这时有学生反驳:酚酞试液不能鉴别出这三种溶液,它只能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另两种无色溶液都为无色,无法鉴别。)
  生C:用无色的酚酞能鉴别出来。滴加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红色的,将变红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滴加另两种无色的溶液,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滴加的是盐酸溶液,另一个就是氯化钠溶液。(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师:你很善于思考问题,你借助了鉴别出的物质,来鉴别其他的物质,非常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D:用氧化铜粉末先鉴别出盐酸溶液,然后取氧化铜溶解于盐酸的蓝色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滴加另两种无色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滴加的无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另一无色溶液则是氯化钠溶液。
  生E:用氧化铁先鉴别出盐酸,然后借助黄色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就是氢氧化钠溶液。
  生F:也可以用氯化铁溶液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借助产生的红褐色沉淀,鉴别出盐酸溶液,另一无色溶液就是氯化钠溶液。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只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物质的前提,学生想到了利用先鉴别出来的物质继续鉴别其他物质的方法。教师灵敏地捕捉到了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去思考其他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力。
  总之,生成性教学资源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初中化学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善于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实施生成性教学。
  (责任编辑 金 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经费筹措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本
翻译必须经过三个过程:理解、表达和校译。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校译是理解和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本文结合实例,就校译的必要性和技巧性作了论述。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一堂课,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感受一些数学思想,充分引导学生掌握
目的:探究羊膜泪小管支架对手术阉割雄兔干眼症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兔分组,其中A组行假阉割手术,B组假植入泪小管支架,C组植入泪小管支架。分别于植入前和植入后2、4
圆酵母B84512为工业用赤藓糖醇生产菌株,为获得其遗传育种单倍体亲本,以Mcclary产孢培养基进行该菌株子囊孢子萌发,萌发条件为:30℃,培养7d,菌株产孢率为45%;以蜗牛酶裂解子囊孢子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正确辨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能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通过探究、交流、合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
循证医学强调终点指标,即病人的生存时间、生存能力、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而非中间指标,因此更接近病人的需求。
本文联系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学校文献信息服务需求,分析总结了我校图书馆近年来在文献资源建设、行政业务管理和读者信息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其成效,阐述了进一步提升
CRISPR/Cas系统原是在细菌的免疫系统内发现的用来抵抗外源遗传物质(如噬菌体病毒)的一种防御系统。由于其精确的靶向功能,CRISPR/Cas系统被开发成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被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实践性、科学性。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的特征,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新课标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注重学习过程,而初中生物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生物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