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练习情境,提高练习效率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85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为此,我教学完“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三个例题后,在第三课时练习课时,积极探索数学活动情境创设的策略,合理的设计练习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教学效果较好。
  课例片断
  1.创设情境一(教科书第67页第8题)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科技节,这次科技节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参观。考考大家:华城小学到少年宫的路线图如下:(课件出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导语:如果再增加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
  
  反馈信息。
  2.创设情境二(第66页第5题)
  导语:祝贺大家顺利通过了第一关。科学老师决定带领大家乘36路绿色环保车到少年宫去。在车上科学老师又出了一道题想难倒大家:
  你会把36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吗?
  36=() ()=() ()=() ()=() ()
  小组试说,注意怎样写才会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代表说一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数学故事:陈景润、王元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明了1 2;王元证明了2 3
  3.创设情境三
  导语:老师真佩服你们敢于向科学顶峰攀登的勇气和决心。坚持这份勇气和毅力,相信我们中间会出现陈景润式的数学家、袁隆平式的科学家。
  大家下了车来到了少年宫,一进大门,大家看到少年宫的各个场馆的示意图:(课件出示)
  
  导语:你想参观哪里呢?大部分学生选择到实验室,好,我们先到实验室去看一看。实验室里有许多实验器具,科学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第66页第6题)
  有1克、2克、4克的砝码各一个,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能在天平上直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列举。
  展示学生作业纸上不同的列举方法。
  小结:一一列举并不是一定要列表,有时也可以用文字、符号、字母等进行列举,只要在列举时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就可以了。
  4.创设情境四(第67页第9题)
  导语:下面你想到哪里参观?好,那就去象棋室)。
  象棋室里有五位同学小明、小华、小力、小强和小海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现在,小明已赛了4盘,小华赛了3盘,小力赛了2盘,小强赛了1盘。小海已经赛了几盘?分别是和谁赛的?自己用线连连看,再分组讨论,检验你的答案对不对?
  学生回报交流,相机演示课件。
  小结:我们在解决题目时,有时用到几种策略。就像这道题目,不仅用到了连线列举的策略,还用到了推理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学会灵活的选择解题的策略。
  5.创设情境五(第67页第7题)
  导语:最后大家来到了手工室。有一道这样的题:用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拼一拼,算出结果填在表中。
  (1)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的方法。
  (2)学生自己填写表格。
  (3)汇报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4)同桌讨论:从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5)与例1进行比较,寻找异同之处。
  小结:在解决类似的题目时,我们应该先找到不变的量,抓住不变的量进行思考。
  6.创设情境六(拓展提升)
  导语:参观完了少年宫,同学们要返回学校了,科学老师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
  
  7.评价与反思
  在学习完这节课后你觉得自己
  
  设计思考:
  1.创设练习情境,灵活地使用教科书。
  本节课整合了教材资源,以学校出发前往少年宫参观为主线,将教材中的练习活动巧妙地串为一体,呈现了一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如:从学校去少年宫的路线有几种走法,内容要求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种到几种。学生练习时,适当做到扶放结合,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到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练习结束时,让学生自我评价,了解练习活动的目的,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待日后改进。
  2.合理设计活动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需求。
  本节课以“从学校出发前往少年宫参观为主线”:将去少年宫(有几种路线)——坐36路车(把36分成素数)——到少年宫参观(实验室里算砝码的质量、象棋室里下了几盘棋、手工室里拼长方形)——返回学校(又有几种路线)。 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产生探求的需求,并借助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应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体感觉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本节课教师适度开发和改变教材内容,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究、验证,不断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知识,形成生活经验。
  让学生能够综合地使用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操作、思考、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广开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渠道,促使学生动脑思维,形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局面,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感悟数学方法与策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有人追求精巧的课堂,完美的流程,完美的环节,对这样的老师我充满敬意,但我更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的课堂,不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愿意课堂上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使我能即兴发挥教学灵感,使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精巧的课堂采用的是直线教学的方式,它的教学内容是提前安排好的、循序渐进的、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并且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和检查他们;而“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学习活动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应努力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工夫,另一方面必须构建新的评价机制,这是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一年来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综
在交流和分享班级管理经验之前,我得郑重宣布:我爱我的班,班里的学生爱我,我们像恋人一样爱着对方。虽然我们不是一见钟情,但我们却爱屋及乌。  “班主任,肩负着班级成长和进步的重任,是辛苦的;班主任,分享着孩子们更多的喜怒哀乐,又是幸福的。”这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最大的感受,当然在“累但却快乐着”的同时,也收获了几许个人见解,很乐意与大家分享。  一、结合时代特点,创建“个性”班级  “70后想加班,8
摘 要: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学习效果的差异也是必然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主体性教育    新课标的颁发,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发
初中语文新课标以鲜明的姿态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如是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深有同感,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觉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置的重要性
“钻进去,跳出来。”这是教育家于漪在谈语文教师成长时反复强调的六个字。“钻进去”就是要深入文本,挖掘空白点,寻找生长点,借以突破难点,凸显重点,简言之,就是把薄书读厚。而“跳出来”则是站在一个尽可能高远的位置,此刻的文本成了无数文本中的“一个”,共性开始显现,学生就一旦抓住这变中的不变--这永恒的规律,也就找到了阅读其他文本的门径。这样,学生就把厚书读薄了。  一、引导学生“钻进去”  1.借助文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通过文字对文化进行承载。《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比比皆是,新课标又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可在当前“减负”的大环境下,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前提下,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渗透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使语言与文化齐头并
作为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只有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一、结合生活实践,拓展西方文化  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整堂课的主流,他们按时变换他们在课堂上的位置,每次为自己找好一个伙伴,这样让学生有充分锻炼听说的机会,学会交际的本领。  我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结合生活实践,拓展
摘 要: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从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英语词汇、猜词技巧三个方面对英语阅读理解猜词技巧与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现状和专业区分之间的讨论和五条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猜词技巧与能力学习培养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阅读方式 猜词技巧 能力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乡镇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乡镇中学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到了九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很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是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学生的分层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