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探索 培养应用意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例3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他们在真实的演练中体味数学学习的喜悦,能够创造性地学习。
  [关键词]应用意识;自主探究;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25-02
  应用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为此,数学教学自始至终都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此,结合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3的教学,谈谈如何引领学生正确迁移学习技能,实现学习突破,有效发展数学素养。
  一、沟通认知联系,引领技能迁移
  师(出示题目:“例3 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图略):从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应该注意“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保证不浪费。
  生2:如果全是3人间或全是2人间,都是不科学的安排,因为这样安排有余数,就是有空床位。
  师:生2的解读很准确,那该怎么办呢?
  生3:既要安排3人间,又要安排2人间。
  生4:我们要用前面学习的列举策略来思考和分析。
  生5:先安排3人间1个,共3人,余下20人安排2人间,可以安排20÷2=10(个);再思考安排3人间2个,共6人,余下17人安排2人间,17÷2=8(个)……1(人),有空床了,不正确;再考虑安排3人间3个,共9人,余下14人安排2人间,14÷2=7(个)……
  生6:你的叙述太啰唆,我是用表格来列举的。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拓展的过程,教师既考虑到新知的特点,又唤醒了学生的旧认知,利用正迁移,为学生应用知识去探究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储备。
  首先,引导学生从主题图中寻找数学问题。课始,没有刻意的复习引领,而是利用读图、说信息等活动,使学生感悟到其中蕴含着数学问题,从而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应该注意‘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保证不浪费。”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把握准“如果全是3人间或全是2人间,都是不科学的安排,因为这样安排有余数,就是有空床位”。同样,面对挑战时,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还要用前面学习的列举策略来思考和分析”。整个教学过程似行云流水,没有做作的痕迹,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会联想,学会迁移,发展了应用意识。
  其次,引领学生在反思中积累列举技巧,使学生的应用水平迅速提升。面对23人的住宿,学生能够应用已经掌握的列举策略来思考,但也体现了应用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采用叙述的方式,尽管有条理,很科学,也清晰,但不能做到一目了然。数学应该具有简约美,教师的提醒能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到逐一枚举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使学生的认知在拓展,智能在丰厚,个性得到张扬。
  二、注重实践运用,促进智能发展
  师:请用学过的策略去思考以下问题。
  方方有5元和2元两种人民币若干张。他要拿37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从只拿1张5元币想起,按顺序列举)
  生1:
  生2:也可以从拿1张2元币开始考虑。
  师:很好!学习不能只限于课本,应该善于思考,灵活应用。继续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一盒圆珠笔有3支装和5支装两种不同规格的包装。张老师要购买38支圆珠笔,可以分别购买3支装和5支装的各几盒?一共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②]36可以写成哪两个素数的和?在括号里填一填。
  36=( ) ( )=( ) ( )
  [③]有1克、2克、4克的砝码各一个,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能在天平上直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学生自主思考,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集体讨论、评价)
  师: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编写类似的题目考考大家吗?
  生3:五(4)班48人去划船,大船坐5人,小船坐3人,不能有空座位。可以有哪些租船方案?
  生4:有8角的邮票和1.2元的邮票若干张。一件包裹的邮费是6.8元,有多少种购买邮票的方法?
  ……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就是最典型的理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学习,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使技能得到发展。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师不仅要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旨在让学生进行模拟迁移,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学会应用知识,还要利用鲜活的案例,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应用意识逐步扎根于学生的大脑中。经历一系列的实践后,学生就能认清數学知识的实用性,形成较为牢靠的知识体系。
  其次,让学生模仿改编,提升应用水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该阐述非常经典。为此,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大胆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改编、模仿编题的活动,就是一剂催化剂,也是一剂强心剂。学生在改编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审视例题,深入剖析习题,从而激发学习激情,唤醒创造潜能,使应用意识得到源源不竭的激发。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也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几节训练课、实践课就能奏效,需要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发展看成第一要务,促进学生努力从“学会”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强化。以本为源,让学生学会从解读数学现象,学习梳理数学问题入手,以通过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为抓手,循序渐进地发展应用意识,发展应用能力。
  总之,积极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创造活动,能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有效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以致用”成为学生的信条,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与数学学科其他学习内容相比,计算教学无疑是枯燥的,计算的练习过程也是比较乏味的。因而,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容乐观,特别是进入高年级以后,随着小数、分数的出现,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更是大不如前。怎样增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爱计算、算得对、算得快,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激励性评价,让学生
[摘 要]心理匹配策略是指教师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进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小学生具有善良、率真、多问、好动、乐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匹配策略去匹配学生的这些天性,挖掘数学学习材料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心理匹配;学习兴趣;内在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口算出“几点差几分”是“认识时间”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学生的出错率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后,改进教法,通过引导学生用“同步联动性”思想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识时间;时刻;同步联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28-02  在教学“认识时间”后进行的测试中,如图1
[摘 要]数形结合即借用简明的图像、符号和标识直观地把理性的算术逻辑关系呈现出来,将过于复杂的图形变化通过系列运算而进行简化,得出一个简约的结论,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见数思形、见形想数、数形结合的意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形结合;直观;概念;渗透;运用;挖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通过“问题为串,练习为线”的教学新模式,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研讨,在研讨中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问题串 练习线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68  【模式简介】  教
[摘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应抓实预习指导活动,以此引发学生调用自身的经验参与学习,还要关注数学阅读、数学实践操作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去探索数学奥秘,从而让学习效率更高。  [关键词]经验;数学;预习;阅读;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69-02  数学学习是学生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细心捕捉学生出现的各种信息,以灵动的教学机智巧妙地进行处理,使课堂教学绽放灵动的精彩。  [关键词]数学本质 数学思想方法 长方体 正方体 学习经验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27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发展过程,往往会有意外的生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灵动的教学机智,将意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几何直观,会使复杂抽象的数量关系变得形象。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结论,促进学生掌握探究数学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核心素养;圆的周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24-02  “
[摘 要]思维是一个人的灵魂,人只有会思维才富有生命活力。以“圆柱的侧面积”的教学为例,在创设情境、操作实验、推理归纳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49-01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思维是一个人的灵魂,
[摘 要]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针对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存在的转化方法单一的现象,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进一步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操作;转化;相异构想;圆的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