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我坚强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以她的坚强又一次教导着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沟沟坎坎,也得挺过去,要打起精神朝前走,多替别人着想。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有高尚的责任心,才能懂得怎样去坚强。妈妈正是这样跨过了人生一道道艰难与坎坷。如今,她又一次以神圣的母爱安抚了我脆弱的身心,然而,又有谁来为她舔过伤疤呢?啊,妈妈!
  
  妈妈是我生命中的启蒙师。她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养大,用一生的磨难教导我坚强。她个子不高,看她又窄又细的肩膀,你无法想象她是用怎样的坚强挑起生活的重担。
  她曾经历丧子的痛苦,几乎崩溃,好在有爸爸的爱心和劝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得有个好身体,咱以后还可以再生嘛。”
  几年后,妈妈又怀上了我,我的到来对她无疑是一剂良药,她的脸上开始有了幸福的笑容,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唯恐再失去我。
  然而,沉浸在幸福中的妈妈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我刚满周岁那年,突然传来爸爸因公去世的噩耗,顿时家里的天塌了,一家人的生活压在了她瘦弱的肩上,那时她没有工作,只有31岁。爸爸给她留下的是抱在怀里的我,以及70多岁久卧病床的奶奶和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姐姐。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让我们切肤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艰难境遇。多少次妈妈徘徊在死亡边缘,想一死了之,在生不如死的苦难中,她最终坚强地选择了生。
  奶奶西去之后,她毅然走出家门,在街道工厂里当上了一名工人,有了工作之后,一方面挣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她想到了当自己老了能有一份生活费,自己养老,不拖累孩子。
  她在工厂干的都是体力活,有时还要加夜班,下班回家从不休息,又要赶着买菜做饭、收拾家务。为了麻痹自己的神经,妈妈学会了抽烟,拣最便宜的烟买,每支烟抽到不能再抽为止。那浓浓的烟雾带走她多少的烦恼与忧愁?在她来说,人是铁,烟是钢。她身体瘦得像一根寒风中的小草,一阵风就可以吹倒她,1米63的身子骨,体重还不足80斤。
  生活的重压使妈妈患上了神经性呕吐症,呕吐说来就来,有时喝口水都存不住,呕的时候最难受,呕的声音是撕心裂肺,让人不忍。妈妈一手使劲地摁在自己的肚子上,一手轻轻地摸索着身后抓着她衣角的我的手。我又急又怕,恨不能伸手抓出妈妈肚子里的妖怪。妈妈吐完之后,慢慢地直起腰身,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妈没事,吐出来就好了。”尽管她眼睛布满了血丝,眼角挂着泪水,但能看得出,她有一种无名的释然之状。现在回想起来,呕吐故然难受,妈妈心里的苦水太多了,对着三个不懂事的孩子她无法说,也没有地方讲,呕吐或许能减轻体内积压的太多的怨与愁,悲与苦。
  妈妈硬撑着瘦弱的身体,顽强地活着。她揣着医生开的病假条上班,下班还要照顾三个不成年的孩子。
  妈妈勤俭持家,几件旧衣服重新剪裁整合,缝制之后如同新的一样,让我们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出现在世人面前。生活再拮据,每到新年妈妈都要让我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有新衣服穿。
  生活中妈妈在意的只有她的三个孩子,她舍不得也没有心思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她从不抱怨什么,在她看来,孩子们穿暖,她就暖了,孩子们吃饱,她就饱了。孩子们在学校听话受表扬了,就是对她最好的奖赏。
  那时我家住的是老式四合院,屋顶很高,每年冬天安炉子是件艰难的事情,妈妈不愿求人,让我们在下扶着桌子,她像演杂技似的,踩着桌子上箱子,再上椅子,去安炉筒。仰视着站得高高的妈妈,我们可自豪了,别人家只有爸爸才会做的事,我家的妈妈全会做。
  大姐高中毕业之后,为响应党的召唤要到农村插队去,凭着我家的实际困难,妈妈完全可以把她留下。但是她申明大义,尊重并支持女儿的选择。她说,是党把你们养大,当然要听党的话。妈妈在大事面前总是敢作敢当,她是又当爹来又当娘,在我心目中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缺少什么。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点不假,为了减轻妈妈生活的负担,15岁的我就背着她去应征入伍了。拿到入伍通知书我可高兴了,心想今后妈妈不用再为我的生活发愁了。然而我完全不知道,也想不到,我走后留给妈妈的生活是何等的孤寂?那些年妈妈完全可以拍个电报叫我回家看看,然而她没有,还在信中一再叮嘱我不要忘记自己是烈士的女儿,要争气,不要挂念家里,好好在部队锻炼,安心服役。
  40多年来,对妈妈的坚强我似乎习以为常了,而前些天发生的一件事,终于让我明白了她坚强背后的软弱,和她软弱之后的坚强。
  一段时间我莫明其妙地血压升高,她得知后督促我去医院检查,我没当回事。终于在一个周末,血压高得我头昏眼花,不能自持,赶忙到附近医院就诊,经医生初步诊断是中脑腔性梗塞。医生当即留下我输液治疗。
  半夜回到家时,妈妈还在等我,她关切地上下打量着我,又问“医生怎么说?”我原想不告诉她实情,但不知为什么,我浑身就像沾满了汽油,一见妈妈,呼地一下,全身的委屈全点燃了。我百感交集,一下扑到她怀里,扒在她本来就很窄小,又因为上年纪脱了脂而异常骨感的肩膀上痛哭起来。此时,我完全忘记了妈妈已是年过七旬、白发苍苍的老人。那天晚上,妈妈很镇静,她没有和我一起哭,也没有唉声叹气,却搂着我笑了,她拍着我的后背说:“瞧你这傻孩子,这还不是最后的诊断,再说了,咱看得及时,没事儿的,何况还有妈妈在呢……!”
  妈妈的爱抚再一次驱散了我心中的恐惧和委屈,那一夜我睡得很香,梦里回到了孩提时代,仍睡在妈妈身旁,她彻夜为我摇动着大芭蕉扇,为我驱赶蚊虫纳凉。
  次日早上我被闹钟叫醒,要去参加自学考试。我轻轻地走过妈妈的房门,闻着扑鼻的饭菜香,拉亮客厅的灯,我看到整洁的客厅打扫得一尘不染,餐桌上摆着一双筷子与碗,以及做好了的早点。
  这时,妈妈从阳台推门走进来,她带进一股浓烈的烟味。妈妈笑着问我:“感觉怎么样?”抬眼望去,只见她眼窝深陷,一夜间整个人瘦了一圈,我来不及回答她的问话,心痛地反问道:“妈,你一夜未合眼?”“谁说?!妈睡得好着呢。”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转身走进妈妈的房间,地下扔着七零八落的报纸;我又走进阳台,烟缸里的烟蒂,黑压压一片。这一夜对妈妈是何等漫长啊!眼见女儿生病她能不着急嘛!她为女儿的身世不平,她为女儿吃苦,就是因为女儿太小就失去了父爱,她见不得女儿有半点不适。但是,她又不能与女儿一起哭,她只能眼泪往心里流,挺起腰杆儿,再一次给女儿力量与勇气,她要亲眼见女儿身体好起来。此时,我恨不能给自己几拳,怎么能再让饱经沧桑的妈妈担惊受怕!我应尽自己的全力,让妈妈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
  妈妈以她的坚强又一次教导着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沟沟坎坎,也得挺过去,要打起精神朝前走,多替别人着想。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有高尚的责任心,才能懂得怎样去坚强。妈妈正是这样跨过了人生一道道艰难与坎坷。如今,她又一次以神圣的母爱安抚了我脆弱的身心,然而,又有谁来为她舔过伤疤呢?啊,妈妈!
  我跑到洗漱间,为妈妈的坚强和无私的爱流下感动的泪水,我不停地用毛巾往脸上撩水,不能再让妈妈看到我流泪,那样她会更难受。
  我打起了精神,心中装满了母爱,微笑着走向考场。我又一次变作了强者,因为身后站着慈祥的妈妈。
其他文献
“我要骑自行车上班”,这是我上个月的动议。而今说到做到已付诸实施了。现在我告别了“四个轮子”,重新回归到“骑车一族”,每天上下班再次汇进那“两个轮子”的洪流中去了。  有的朋友对我的行动不太理解,有一位朋友开玩笑地揶揄说:中国人好不容易从“两个轮子”的动物进化到“四个轮子”的现代人,美还美不过来,你怎么又回到“原始社会”呢?其实,人人都想享受生活,我何尝不想品尝现代化的成果,手握方向盘一溜烟地跑在
期刊
本溪作为我国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开发较早的以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曾有过“煤铁之城”的美誉,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溪作为“煤铁之城”的风格时代已经过去,新的世纪应该努力塑造新的城市风格。纵观本溪全境8348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地面积占80%、耕地面积占8.7%、水面和其他面积占11.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从“煤铁之城”到山水工业城,直至辽宁中部城
期刊
许多外地来京生活的人们都有一个感受,北京太大了,大的让人没有一点归属感,于是我们这些“北飘”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迫切希望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不需要太大,不需要太新,不需要任何豪华。但是,面对市区内价格昂贵且拥挤甚至有些破旧的住宅,我们只好把目光投向了价格相对低廉的四环之外。我,就被挤到了五环。    不过,老天不会让你将一切都一手兼得,既然选择了低价、舒适和遥远,随之而来的必然选择便是,每天
期刊
序    在济宁市这座小城生活了二十多年,外出总是碰到重复几遍人家还是对“济宁”莫名其妙、为了礼貌又得装出“久仰”的尴尬。心里躁,常会急中生智,反问对方:“曲阜、梁山(有时还要加上微山湖)知道吧?它们都归济宁管辖。”这时,对方的一脸雾水刹那一脸清朗,是位小姐保不定还会让这句话脱口而出:“哇,好厉害啊!”    曲阜与梁山,对于中国人来说,真可谓“如雷贯耳”了,一个因一个人孔子,一个因一部书《水浒》
期刊
人文精神,是城市之魂。尤其在历史文化名城,总会感触它的存在。  徐州云龙山有一方摩崖石刻,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就曾显现灵魂的身影:“西楚号霸国,子弟夙称雄。何不奋余烈,直捣海天东!”落款是“民国二十年为宣传反日救国至此纪念,余江吴迈题并书”。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发生“9·18”事变的那一年,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吴迈奔走各地宣传抗日,行程至桂林的题刻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
期刊
今年适逢著名京剧艺术家赵燕侠先生80大寿。3月28日,社会名流、京剧界人士及家属汇聚一堂,祝贺赵燕侠先生“寿比南山”。之前,赵燕侠先生曾赴天津参加庆祝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活动。这位“隐居”20年的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在家中接受了采访。      生活贫苦走上京剧之路    我们家生活很苦,每天的饭都不知道我父亲到哪里去淘换,父母让我学京剧只是为了给我找一条求生的路。小时候,我满脑子想的就一个字
期刊
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了解,印象最深的要属前一段时间,韩国人申请“端午节”开始的。近来又听说要申请韩医,谁不知道那就是中医,然而,别人拿去修改一下就成为了自己的东西。每当国人听到这些后,都是一副愤愤然的样子,但是,愤愤然之后,大众反映的声音却有点微弱又无奈。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问题呢?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物质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
期刊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产电视剧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这种反感与厌弃源自“言情武打”类片子的模式化,彼此重复且了无新意;《我爱我家》和“戏说历史”又嘻皮笑脸庸俗恶搞、自我作贱。这就彻底倒了观念的胃口——看这类片子简直成为一种智力的自我蔑视。这种粗制滥造的制作,只是用于打发一个个昏昏欲睡的夜晚。至此,国产电视连续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大众狂欢到娱乐至死,仅仅用去十几年时间就几乎步入绝境。它更多地来自商
期刊
电影自诞生以来,如实再现着人类生存活动与文明进程,是人类通过影像方式确认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方式。她折射或反映着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特定国家、民族、阶层的某种主观的意识形态;一部电影史,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和心灵成长史。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德国电影,其精神实质,都带着对历史和战争的审视。那一段过往晦暗的时光,被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按照自我的视角和理解,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诠释。      我在寻找
期刊
最近,不知你注意没有,在我国浩瀚的成语词库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洛阳蝇贵”!  从古到今,人们只知道有“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在各种版本的成语词典中还真查找不到这“洛阳蝇贵”的词条。这是因为它是最近才派生出来的“新贵”,要追寻它的出处,与7月15日新华社播发的一则消息有关。  新华社的这篇报道说,为创造“国家级卫生城市”,河南洛阳市从今年初就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运动,目前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