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教学方案应当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仅在于教材内容本身,还更应该关注课堂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学生,关注教学环节中节外生枝的自主生成现象,为错综复杂的生成资源做“加减乘除”。
  一、等一等,为看似错误的回答做“加法”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认真倾听,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塘》第二小节时,我这样引导:“小池塘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白天呀,晚上呀,都望着天上,日日夜夜,天上的景色都映在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了。小朋友们,你从这只美丽的大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看到了白云,有的说看到了太阳、月牙、星星,还有一个学生站出来说:“我还看见了白鹅。”话刚说完,大家急喊:“错了错了,不是‘白鹅’是‘白云’。”学生的找茬让这位从不发言的学生不知所措起来,但我却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动态资源。我没有急于完成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而是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为什么说小池塘看到白鹅了呢?”他迟疑了一会儿,说:“因为我觉得白云倒映在小池塘里可像白鹅啦!雪白雪白的。”听完他的解释,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其他学生也纷纷鼓掌。
  原来,语文课堂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答案背后的智慧。因此,对待学生看似错误的回答,教师更要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呵护,为学生的成长做“加法”。
  二、比一比,给节外生枝的奇思妙想做“减法”
  课堂教学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做出准确的判断,给在对话碰撞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做“减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
  在教学《雨点》一课渐近尾声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放学后我想去看看小雨点。”这个节外生枝的奇思妙想引发了一连串的奇特创意。学生们有的说要画一画可爱的小雨点,有的说要把这首儿歌读给小雨点听,有的说要到花坛里去看一看雨点在干什么……于是,我让学生回家后观察雨点:看看这些调皮的小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奇妙的变化?我很庆幸我用“合理的减法”处理了课堂收尾的节外生枝。果然,第二天,极富想象力、充满童趣的话语从学生们快乐的小嘴里蹦了出来:雨点跳到屋顶上,在调皮地唱歌;雨点掉进草丛里,在和小草说话;雨点落到小朋友身上,在和小朋友捉迷藏……稍加润色,一首首富有童真、童趣的小诗也出炉了:雨点落进田野里,滋润了庄稼,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了青蛙,雨点落到树梢上,染绿了柳芽,雨点落到果园里,点红了桃花……
  三、换一换,为看似干扰学习的信息做“乘法”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很多教师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把它当做资源加以利用,就能让这些课堂信息为语文教学做“乘法”。
  一天下午,我的语文课刚上了一半,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安静上课的学生也骚动起来,眼睛不时瞟向窗外,思绪早就飞出了教室。于是,我顺水推舟,停下来与学生一起欣赏窗外的景象。学生们看到我也和他们一样“贪玩”,就放开胆子,走下座位,自由地观察雨中的小草、鲜花。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唱起了歌。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着、笑着:“小雨真好啊!”“呀,柳树发芽了。”“桃花妹妹喝了水一定开花了。”“小草弟弟口渴了吧!”“小青蛙一定在荷叶上跳来跳去了。”“我想,小蜜蜂一定到树叶下躲雨了吧。”“小蝴蝶肯定在花下玩耍呢!”……一句句美妙的语言从他们嘴里蹦出来,这都是一场突然降临的小雨带来的妙处!
  换一种角度就换一种风景。课堂中看似干扰教学的信息非但没有干扰学习,反而使学生欣喜万分,更重要的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说话力。
  四、引一引,给看似无价值的提问做“除法”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并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他们会旁逸斜出,南辕北辙。面对这些“歧路动态资源”,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处理,课堂必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这时,支老师却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们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学生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教师利用课堂中的“歧路动态资源”,“除”去了学生心中的疑问,辩出了文字缝隙里的含义,这样的引导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风景的旅行……所以,面对语文课堂的生成,我们不妨耐心等一等,用心比一比,换一份心情,多一份肯定,为有效语文教学做好“加减乘除”!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阅读课堂要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就必定要好好研究“言”与“意”的关系。要在“言”与“意”之间寻求平衡点,让语言与精神真正协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文本细读要先“言”后“意”,语言习得要“言”“意”并行,语言运用要以“言”促“意”,这样才能使学生“言”“意”兼得。  [关键词]言意 思维 细读 习得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吴勇在执教《我的动物朋友》时,以其对习作教学的深度理解,用专业的眼光发掘了隐藏的言语表达知识,让学生轻松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中,吴老师聚焦本次教学的重点,引领学生亲历知识创生的过程,抓住时机评价指导,使学生掌握了习作的精准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精准知识;习作指导;习作重点;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摘 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多媒体广泛应用的前提下,语文教学仍然需要充分开掘板书的导学价值。加强板书与多媒体的综合应用,发挥整合优势;创新板书的呈现形式和内容,体现导学价值;借助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合作,鼓励学生参与。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58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作文教学更应注重多元化培养和生活化训练,让学生在浓厚的生活气息中拥有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写有趣的作文;挖掘生活,写有味的作文;链接生活,写有情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82  一直以来,学生厌倦写作,甚至畏惧写作。对此,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待教材要能“入”, “入境始与亲”,又要能“出”,活用文本、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这样,由读到写进行迁移训练,在“用教材教”的意义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黄山奇松》的两次教学,教者从关注朗读训练、关注写法指导,转变为用简洁清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读懂课文,同时渗透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让阅读课堂充满了写作的智慧指导。  [关键词]用教材教;主动驾驭 ;儿童立场 ;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指导如何才能到位?这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朗读预设。朗读指导的另辟蹊径,朗读效果自然就会不同凡响。这是不少特级教师朗读指导给我们的启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是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做是有待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学习资源。教师也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一文通篇演奏着美的旋律。教学时,我本着“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情趣,有实践”的新理念,在空白处出新出彩,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得到美的体验。  一、利用课题的空白,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利用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他明确指出了作文应讲求“本色”“真实”。本着小学作文教学追求“本色”和“真实”的思想,近年来,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生态习作”的教学主张,并作了持续实验与研究。  所谓“生态习作”,即学生作文必须能够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写作的过程必须与其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高度、真实地契合,必须是“学生表达欲望的
[摘 要]基于语用课程观,阅读教学需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现象、言语形式、言语意蕴。教学环节的推进,应关注言语实践点,搭建起立体丰富的听、说、读、写、思的语言运用平台,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言语实践 语用视野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2  在语用理念日益清晰的当下,阅读教学要实现从内容理解向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这导致古诗教学一直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在促进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言语表达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古诗教学 个性解读 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72  古诗教学中有一个倾向,就是过分注重理解和体会,而忽略古诗教学的言语表达。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