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在教学中,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二、 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以前教师授课一直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一块黑板。近年来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 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1. 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总怕错,不愿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因此,我们要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勤于思考,不断创新。
  2. 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学生的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课外阅读、自主阅读。只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对于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才能“下笔如有神”。
  3. 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
  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遵义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针对大众而言,随时代变迁,太极拳的适用性正历经从技击对抗到健身养生方向的转变,她的康养作用与价值已得到世人普遍认可与关注。针对太极拳初学
1.决心决心是最最重要的积极心态,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发展目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我就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培养兴趣,激活创新意识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交际情境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 虚实结合,立足实际,勤于总结,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因此,在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前提下,要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必须要深刻领悟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精髓,有组织、有计划、创新式地去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育人为目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建筑、管理等诸多领域里,出现了一批批创新成果,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众所周知,创新成果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本人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教师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更是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 巧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怎样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呢?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工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
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