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命》:“好人”的塑形过程与伦理反思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作品里塑造“好人”形象,传播“好人”文化,是梁晓声长期以来的创作诉求。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的女主人公方婉之延续体现了上述理念。梁晓声以方婉之的“三命”(天命、实命、自修命)为线索,叙述了她成长为“好人”的塑形过程。相比于梁晓声之前创作的“好人”形象,方婉之保留了民间价值立场对人的正向引导,还记录了现代化转型之下中国民众的生存图景,基本成功摆脱了从“好人”滑向“庸人”的危险,但是在其精神内核的界定上仍有明显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为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对十大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2421条岗位招聘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利用Nvivo11对岗位招聘信息中的能力、学历和经验要求等进行逐级编码统计.十大先进制造业的企业人才需求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所启示.应对当前的企业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精准定位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把握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保证行业、企业的有效深度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统筹兼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分类越来越细,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教育方面更是如此.体育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是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体育作为一个复杂活动的统称,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而足球作为体育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想要培养专业能力强的运动员就要实施选项上课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从选项上课的教学现状及益处进行一定的阐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加强对外合作的重要着力点,在深化教育合作交流、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助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0年11月29日,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杭州召开,200余位参会嘉宾共话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领导、“一带一路”研究权威专家、职业教育权威专家、行业领袖及全国不同地区职业院校领导的精彩发言为本次大会带来了前瞻观点、跨界思维和最佳实践案例。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教学能力水平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分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阐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解析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最后提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五大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在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中,《城的灯》这部小说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最具典范性。作为城乡精神的象征体,刘汉香和李冬冬这两个女性形象并非男主人公冯家昌的简单陪衬,她们是作者构建城乡叙事结构的重要依托。李佩甫着意于通过传统女性的现代转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代新女性”,但受限于作者的城市偏见及其男权中心意识统御下的性别观念,这部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存在一定的刻板化、虚妄化特征。
摘要: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的根本遵循。从新发展理念角度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上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们的产生是校外原因和校内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应该在完全、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从专业特色育人、协同高效育人、依法依规育人、科学育人和
期刊
摘要: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职业发展导向”偏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在教育方向上要避免“理论高阶化”和“娱乐低阶化”两种倾向,并确立“职业发展导向”;在制度层面要开放课程管理,统筹课程安排;在教育主体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后在课程四要素的具体构建上要将“职业发展导向”的理念贯穿其中。  关键词
摘要:实习生权益保障是实习教育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度较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学界对实习生被侵权“事后”的维权帮助缺少探讨,现实中也鲜有案例。在研究制度属性以及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导可以看出,将司法救助引入实习生维权过程具有制度上、法理上的可行性,司法救助资金本身具备的“垫付—补偿”特征又使其具有资金上的可行性。当然,司法救助介入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法规上明确主
摘要:在国际化背景下,德国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着新的挑战。在政策层面,德国原有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发展,要求在其学徒制中加入国际流动项目。国际流动项目一方面可以帮助本国学徒到国外实习,从而具备胜任国际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外国青年进入德国劳动力市场做準备。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德国联邦政府采用了网络宣传,附带国际资格证书等措施,同时加强国外实习的质量保障。但是国际流动项目在发展中也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