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命》:人有“三命”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4374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作家梁晓声以长篇小说《人世间》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最近,梁晓声另一部小说《我和我的命》出版,延续着对普通人看似寻常又总是屡经跌宕的命运的书写,也关注女性的际遇。
  小说《我和我的命》共有20余万字,主人公“我”是80后,出生在贵州山区,因为是女孩被父母遗弃,命运也随之转变,从农家到了知识分子家庭。原生家庭的改变,让“我”的命运走向变得复杂起来。长大后,“我”无法承受养母去世、养父要再婚,亲姐姐和姐夫接二连三地亲情胁迫,从大学退学,到深圳摸爬滚打,却无意中成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见证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传奇。
  “我”在深圳找到了爱情,收获了友情,感悟到了亲情,然而,命运却要“我”交出不到四十岁的生命……与此同时,原生家庭的亲情绑架从未停止,生活在底层的亲人提出各种要求,“我”固然愤怒、无奈,却总是不能袖手旁观。
  “伦理现实主义”
  梁晓声一直关注社会变迁与青年的成长,之前在书写知青生活、在写下社会阶层变化的时候,他总会思考社会对人的要求、时代对人的改变、困难对人的考验等等。同时,也总是在呈现人对这些要求、改变和考验的回应,其中更多的是被动的回应,是不屈不挠。而到了这部新长篇,人物的回应更多地化为一种责任和修养,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要承担起血缘、家庭和生命、社会带给人的责任。
  梁晓声认为,我们时代的年轻人也与父辈一样,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自我成长的责任,乃至社会的责任。这种基于家庭伦理和亲情伦理的现实关怀,被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命名为“伦理现实主义”,他认为,梁晓声是当代文坛少有的,致力于书写平民的正道沧桑的作家。而他的“正道”扎根于中国的伦理,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和时代变迁。
  这部小说聚焦于“命运”这个主题,小说中说,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给的,原生家庭给的,叫“天命”;二是由自己生活经历决定的,叫“实命”;三是文化给的,叫“自修命”。人的总和显然与这三命有密切的关系。梁晓声在小说中对“命运”倾注了最深切的关怀。他写出了命运之不可违拗的决定作用,也写出了人的奋斗和自修自悟能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我和我的命》是关于命运的写作,也是关于人怎样去面对命运的写作,如开头部分写道:“我的体会是——当人真的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坏命运,连命运之神也会刮目相看。如果有命运之神的话,她或他的工作不过就是电脑般的工作,是某种神秘程序的自动锁定。即使那程序是他们参与编制的,估计也无法操控每一次的抽签结果。所以,对于命运之神的工作,我也采取理解万岁的态度。可我既已被选中,我便也做了些该做的事——我在沪深两地组建了癌病友网站,还主编了一份民间的刊物《与癌共舞》,颇受癌病友喜欢…… ”
  李敬澤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一种与他人无关的个人幸福,也没有一种与别人无关的命,顺应大势,我命由我,这是中国人的精神,也是我们和我们的命,是我们想要的善好的生活。梁晓声保持了我们对善好的想象。而且这份想象不是凭空的,不是没有现实感的,而是深深扎根在现实里,扎根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包括我们的困境里。”
  梁晓声写“人世间”热气腾腾的生活,也写人内心深处刻骨的孤独,写人与人的爱恨情仇,也写人与自己相依为命。同时,他更是不断在小说中构建一个“善好”的空间,这个空间既是伦理上的,也是生命境界上的。在李敬泽看来,对文学创作来说,这是真正的难度所在:这些年来,文学解构伦理是容易的,而建构,太难。梁晓声迎难而上,保持了我们这个时代对善好的想象。
  “女性价值”与“亲情扶贫”
  作为高校教师,梁晓声熟悉年轻人的思想动态,熟悉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的一切便利。他们几乎不用知道“苦难”二字怎么写,就可以长大成人。然而,离开家庭的暖巢走向社会之后,他们总会为成长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社会、家庭,都会对他们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梁晓声通过这样一部小说,与年轻人沟通和探讨:女性的成长代价是什么?每个人的成长代价是什么?
  女性成长话题也是《我和我的命》关注的另一个层面。小说中的几个女性,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尤其在深圳,商业的冲击和诱惑,容易让人迷失。小说中就写到了出卖身体换取生存的女性,她们向自己的“天命”投降了,当然,命运也并没有因此厚待她们。
  通过主人公和她的好朋友李娟,梁晓声的小说写出了有责任感的女性的成长。她们自尊自强,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同时,也相信勤劳、善良的力量。在生活一再想要扭曲她们的时候,她们都展现出了女性尊严的力量。
  除了女性角色,小说中的男性角色也各具特点,梁晓声借着养父的经历,进一步贯穿起中国两代人对“社会关系之和”的认识:养父从贫苦农家成长为一市之长,他改变了命运,然而,“穷亲戚”一直是他的“社会关系”,是他不能挣脱的部分。他用责任扛起了这一切,他一直在践行“亲情扶贫”,也教导女儿用责任扛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用“亲情扶贫”为社会分担责任。在李敬泽看来,书中的这些内容,使得“我”变成了“我们”,这是一部书写“我们和我们的命”的小说。
  评论家吴义勤认为,梁晓声身上的思想者形象和知识分子情怀,是他现实主义的内核,并且形成了其现实主义的温暖底色,这种温暖的、朴实的现实主义为他的作品留下了普通人的生命情怀和民间温度。而这现实主义的根基,就是“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传统。梁晓声的现实主义既关注到了国家民族现代性的追求的宏观层面,也贴近了对民间的底层关怀,是建立在对民众、大众关怀的基础上的国家民族现代性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现实主义传统。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帏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  “吴三桂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处事能力。他情商极高,善于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能赢得所有军人的尊重。  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永远成为人群的中心……虽然年纪轻轻,又是名门之后,可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
期刊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诸子百家之纵横家的创始人。他被后世尊为“谋圣”。在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学术大家,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毛遂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史记·张仪列传》就记载张仪曾与苏秦一起事奉鬼谷先生学习术数。《太平广记》记载说:“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诩,亦居清溪山中。”  《鬼谷子》是独传的纵横家学派的子书,集经验总结和理
期刊
我们从小就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王屋、太行的这两座大山,阻隔了愚公家族外出的道路。于是愚公决定倾尽家族之力,来挖走这座大山,并且立志子子孙孙要不停挖下去。最终愚公的精神感动上天,天神施法,将这两座山搬走。  虽然愚公的精神可嘉,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天神,也没有一夜之间移走两座大山的神术。  这世上最难逾越的山,不在外界,而在自身。当“大山”难以移动,我们只能改变思维,改变自己。唯有移走思维上的三座
期刊
说起《五杂组》,有人会提出疑问:书名不是《五杂俎》吗?以为是“俎”和“组”字形相似导致错讹。这是一个误会。“俎”是案板的意思,“杂俎”,就像是案板上堆着杂七杂八的菜;而“组”则是纺织品,“杂组”可以想象成一块五彩斑斓的布,两者都用来比喻内容丰富繁杂。大概是段成式《酉阳杂俎》名气太大,所以有人把谢肇淛《五杂组》的“组”也误作“俎”了。  顾名思义,《五杂组》这部书颇有一点囊括世间万物的野心。书分为天
期刊
今年5月7日,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诞辰160周年(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泰戈尔是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创办者。白开元先生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部翻译,是《泰戈尔文集》的主编之一。现发表他这篇文章以兹纪念。  ——编者按  1937年4月14日下午,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里一座新落成的两层楼建筑,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在一连串鞭炮声中,泰戈尔在首任中国学院院长谭云山的陪同下进入院
期刊
有一天,我在报馆里等待看样刊,无聊的时候就翻开了一本书,开篇第一句话说:  “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就会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当时很震惊,因为那会儿我已经过了三十岁,却完全不知道“觉悟”是怎么回事。  我开始思考:什么是觉悟?  不久之后,我辞掉了所有的工作,到山上去闭关,去清修和思考,开始走进佛教的世界。  清修持续了三年,这也是为
期刊
1  嵇康,字叔夜,魏文帝黄初五年(224)生,谯郡铚(今安徽濉溪西南)人,先祖奚姓,原籍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区),后迁家改姓嵇,世代儒业,但并非显族。  嵇康少即亡父,由母、兄抚育,多享慈爱温情而少森严管束,嵇康在诗文中屡屡提及对母、兄的怀念、感激,并且大抵认定这是自己日后任性骄纵、特立独行之性情的由来。  成年后的嵇康尚奇任侠,刚肠疾恶,思敏性直,不能忍垢含辱。在学业上,博览群书,学不师授
期刊
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的首句是“日照香炉生紫烟”。诗中的“香炉”位于庐山西北,终日烟云缭绕聚散,峰顶尖圆,形如一个硕大的香炉,故称为“香炉峰”。在清晨时分,香炉峰上,冉冉腾起阵阵白雾,缥缈弥漫于苍天山川之间,在金色的阳光的照耀下,化作了一片紫色的云霞,从而为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氛围。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站山脚之下抬头远望。“遥看”瀑布如千寻白练,悬挂山前。正是这个挂在
期刊
李达(1890—1966),湖南永州人。青年时期的李达,曾于1913年和1917年两度赴日留学,先在日本学习探矿冶金,后师从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钻研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李达抱着“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的目的从日本东京回国,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并担任主编,还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
期刊
永嘉(今温州)对于中国文化有两大贡献,一为山水诗,一为永嘉学派。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赴任永嘉太守,开山水诗之先河。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王开祖设塾讲学于永嘉城东华盖山,华盖山又名东山,故后世称王开祖讲学之所曰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初无书院之名,仅为王开祖讲学的固定场所。据《温州府志》所载,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至明代,永嘉书院、鹿城书院为温州府主要书院,皆标榜永嘉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