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列车: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落实信息意识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转变”引发思考研究
  2020版信息技术新教材意在培养具有全面数字化胜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科思维,关注学科本体等核心素养的“数字公民”。由此可知,教师需要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变到落实“核心素养”,把符合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变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中去。
  然而,教师教的固有思维与学生学的固定套路导致现实往往追不上理想的脚步。
  现状一:教师忽视新教材和新目标,“老套路”教天下。教师机械的教教材,教学案例脱离生活。理论知识多的课堂中习惯满堂灌,以五上《生活中的信息》为例,信息意识靠灌输,时隔一周又遗忘。
  现状二:学生仍以“知道、使用”为习得,“老思维”学天下。学生学习浮于表面。
  这些现状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师观念转变不及时,对学科真实性理解的不深入,核心素养关注不够。审视当下,教师大多生搬课程内容进行三维目标的落实,忽视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真实性。忽视了数据时代下成长的学生需求,课堂设置脱离真实性生活,无法激发学生真正的兴趣。
  2.学生作为“数字土著”的茫然不知。在當下数字化环境中,学生在海量数据的冲击下,反而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欠缺,缺乏数字胜任力。
  基于现状与新教材的差距,而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真实性上,故本文拟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数据列车”来落实学生的信息意识的教学实践。
  二、实践: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真实性学习是以真实世界的问题或者逼近真实世界的问题为载体,多样化的实践共同体的参与以及工具与符号的特征为应用,引导学习者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真实性学习以真实学习背景的创设为起点,通过真实性任务与问题的实践,以强调真实性评价的判定,让学习者去真实体会、真实经历、真实接收,从而通过这样的真实性过程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图1)。
  下面笔者将以五年级上册《数据与信息》一课为例,以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为载体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明白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与区别。
  核心素养:初步树立数据意识,体验与感知数据获取信息的过程与价值。
  重点:感受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难点:明白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关系
  (二)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实施
  1.导入:数据列车,唤醒数据意识
  【设计意图】“数据列车”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座位号、二维码)查找到必要的信息(座位、真假)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体会到数据的价值,进而唤醒数据意识。
  2.探究:观察列车,理解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查找数据,体会数据无处不在;通过探讨数据,完善对数据的认知;通过罗列数据,厘清不同数据的形式;通过实名张贴数据,意识到发布者对数据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数据的形式和意义。
  3.评价:评价数据,初具信息意识
  【设计意图】数据是中性的,只是不同形式所表达的信息是否清晰,所以笔者在评价标准中设置为清楚和存疑。在学生实名评价后,笔者拍摄小组的数据区和典型的数据评价,进一步展开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颜色、数量、奖章等不同形式数据获取信息,初步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细品数据学生会发现数据本身没有含义,需要对其加工才能表示出信息,而信息正是对数据的一种解释。细品数据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如图5,相同的数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会具有不同的传达效果。
  4.再探:加工数据,深化信息意识
  【设计意图】数据的形式多样,合适的形式,才能让数据说话。在本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有意识采用合适的方式加工数据来表达信息。
  5.总结:洞察数据与信息,落实信息意识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动态的总结和梳理,让学生理清对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明白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初步体验到数据获取信息的过程与价值。
  三、感悟:真实情景带来成长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而脱离了真实情景的知识是僵死的知识,是无法在真实情景中加以应用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创设一个真实学习的情境中来构建能够应用于生活的知识,学生才能够达到真实的自我发展。教师研究教材,依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体会真实感受,激发内在的学习力;引出真实性问题和真实性探究,让学习者真实活动,付出真实感情,习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调真实性评价的判定,让学习者能够感受真实有效的沟通与表达,促进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通过这样的真实性学习才能落实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一、认同教育理念的内涵  《礼记·礼运》中曾言道“天下大同”,大同思想既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底框。何为大同?大同既是“仁”的最终归途,也是“和”文化的继承与传承。认同教育理念以中华文化的底蕴为出发点,以校园文化为孕育摇篮,旨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最终达到“万物共育”的目标,实现师生认同、生生认同、教学相长、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发展。在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德育方式
期刊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小学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和同伴交往,在这个交往中学习处事的方式。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会因为同伴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产生争吵,甚至会发生打架。正面管教中提倡错误是孩子学习的机会,每个人都会犯错,错误在所难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同伴发生矛盾也是无可避免,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从矛盾中学习,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矛盾。  一、
期刊
1引言  人们用技术来影响学校教育的道路正在快速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要有比较高的信息素养,而且对教学环境的硬件技术要求也有所提升。醍摩豆(TEAMModel)智慧教室中的团队合作学习系统(HiTeachTBL),是一套能协助教师在课堂执行TBL(团队导向学习)的辅助系统,结合电子书包、IRS反馈器、HITA智慧助教app,在课堂中方便而高效地收集、汇总、分类学生讨论的成果,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
期刊
此书被比尔·盖茨作为年度推荐书。这是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至今已累计80周高居榜首。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一、缘起  母亲节那天,我收到儿子寄来的节日礼物,就是这本书,很让我欣喜。我在朋友圈特意晒了一下:“知母莫如儿和女。感谢知心暖心的孩子”。  于是,我在“读吧”里推荐这本书,让大家都来读,以便讨论分享。  二、作者介绍  作者塔拉·
期刊
一、基于学情和目标,合理选择游戏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學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是否超出范围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缺乏对事件的分析能力,让每位学生形成抽象的建模过程比较难。而开展本节数学游戏类拓展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基于以上的想法与思考,本次“可能性”这一拓展课从“抛硬币”直接引入到“掷骰子”游戏,课程设计主要有三
期刊
精致教育,从字面看,“精”是经过挑选或提炼的精华,有完美和最好的含义;“致”是给予或达到、集中、精细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达到最好”“达到完美”。汉语字典中把精致解释为“精巧细致”“精细周密”“精美巧妙”,英语中“精致”也含有“规范或标准”的意思。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和内涵,追求美好的品味和文化素养,精致便更多体现为追求美好,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象征。  作为一所区域名校,荣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猜想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某些数学知识和某些事实,对数学的某些理论、方法等提出一些猜测性的推断,是数学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因此数学的进步离不开猜想,它引导了数学前进的方向。  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猜想。猜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理解能力、分析、判断
期刊
区内共41所幼儿园,全区教师共计867人,青年教师占比达到全区幼儿园教师总数的60%,大专以上学历占80%,青年教师教龄都在5年以内,平均年龄25岁左右,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入职时间短、工作热情高,但工作经验不足。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一、区域推进多样化全方位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  (一)走出金湾驻地专题式培训,开阔教师眼界。  每学年学前教育教研员有
期刊
“大概念”是指处于更高层次、居于中心地位和藏于更深层次,兼具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意义因而更能广泛迁移的活性观念。它包括学科课时内的大概念、学科单元内的大概念、学科单元间的大概念、跨学科的大概念。基于故事类文本的“大概念语文”按照年级的不同,包括寓言类故事、成语类故事、童话类故事、神话类故事、民间故事等类型。  “统整教学”即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与学习经验整合在一起,一方面打破篇章界限,一方面连接
期刊
在每个人的小学生涯中,班主任一定是那个最难忘的人。在很多时候,班主任的话比父母的话要管用的多,有的孩子还和班主任成为了良师益友,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在平时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呢?本文就是围绕着认同教育如何助力小学班级管理开展讨论研究的。  一、智慧认同  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之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也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