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并发症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22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住院的 25 %~40 %[1].。由于该病手术治疗较为普及,因此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据国内外报道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 %~20 %。对我科2007年6月~2009年6月行后路部分椎板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出现并发症的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9年6月113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部分椎板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患者,其中最小30岁(男),最大67岁(男),平均年龄37岁。男性53例,女性60例。腰4~腰5突出81例;腰5~骶1突出22例。出现并发症6.19%。
  1.2并发症的类型:
  均为术后并发症。其中不明原因腰痛5例,感染1例,復发1例。
  1.3治疗及结果:
  腰痛5例。唯一月到两月出现,CT及MRI均示未见异常,予以5天甲强龙,美洛昔康7天,腰背肌及下肢抬高等锻炼,平卧一月后症状均消失。感染一例,术后一个月突发腰痛,截瘫症状,MRI示硬脊膜前占位考虑血肿,探查为脓肿,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仍在科里,已不发热,且两次培养阴性。复发一例,术后一年再次出现坐骨神经痛,CT及MRI示原位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未再出现症状。
  
  2 讨论
  2.1术后复发:
  影响椎间盘手术效果的因素很多,疾病本身类型与术者的操作是重要原因。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及突出的程度、破裂和钙化,侧隐窝的狭窄,黄韧带的肥厚,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及与周围粘连,神经根走行变异,椎管静脉丛的怒张等因素,造成了手术的复杂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同时也增加手术并发症。还有椎间盘手术的效果重要的是取决于术者的操作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这要求术者思想上要重视,对解剖、疾病的病理生理及疾病的转归要充分分析和理解,严格术前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要求术者要正确选择器械,熟练地使用器械及规范的操作。手术操作轻柔,仔细。对于椎板切除的程度应适当,本例复发病人在第一次切除椎板时不足,影响髓核取出,及取出后探查效果不佳造成。同时病人不注意在围手术期肌肉功能锻炼,术后不注意自我保健,也是复发因素。
  2.2感染:
  是比较头痛的并发症,国外报道1-2%,国内报道更低[1]。发生椎间隙感染,可能与椎间盘纤维环内层和髓核缺乏血供,同时也可能与病人的全身情况有关[2]。但目前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与手术操作环境清洁度差,术者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不规范等有直接关联。因此预防椎间隙感染,除了术前对病人全面检查,认真准备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术者的无菌观念,应尽可能地保持手术操作环境的清洁,提高技术熟练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对于椎板切除范围在暴露充分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椎板。此病人为手术后一个月出现,考虑细菌的致病力低,且周围瘢痕形成后脓肿局限于瘢痕内,仍考虑手术所致。治疗方法充分引流,予以抗生素。
  2.3不明原因腰痛:
  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神经根粘连[3],但病例未见坐骨神经症状,但激素治疗好,仍考虑神经源性的。椎间盘手术中由于咬除椎板、牵拉神经根、髓核摘除等操作引起局部出血、神经根充血水肿、局部炎症渗出等病理生理改变,因此造成几乎所有椎间盘手术后神经根及硬膜囊周围纤维瘢痕形成。予以激素并功能锻炼,可缓解症状,如疗效不佳可再次手术松解粘连。
  2.4其他[2]并发症:
  脑脊液瘘、神经根损伤和血管损伤,现在手术方式的多样化,手术技术的提高,术者责任心的增强国内愈来愈少的报道。但仍有存在。甚至有死亡病例。对于我们来说要熟知解剖,规范操作。
  总而言之,随着手术普及,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医患形势紧张,对于我们来讲应首先提高责任心和手术技术,此二者缺一不可,另外比较重要的是做好术前和术后的必要检查,是否手术和手术方式一定选择好适应征。同时做好各种术式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利于我们选择并改良术式。
  
  参考文献
  [1] 赵定麟,主编.脊柱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M1990,154.
  [2] 胥少汀 ,葛宝丰 ,徐迎坎,主编.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708-1709.
  [3] 石朝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8;23(4)65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192-02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改革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行业低成本、高效率的内部运行机制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在面对过去旧的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急切的需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成果。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重点关注和医院迈向新医改的重
期刊
【摘要】 牙齿修复材料是口腔医学中所使用的一类生物材料,随着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修复材料也迅猛发展起来,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新型的牙齿修复材料。这些材料在用于临床之前都必须通过安全性评价和有效性检测,在所有检测指标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检测指标。在人工修复牙齿的过程中,医师必须借助材料以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成及功能。材料的选择必须依据患牙牙体缺损程度、部位、性质和患牙在牙弓上的具体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207-03       母婴同室是婴儿产出后将母亲和新生婴儿24小时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由母亲自己照顾婴儿的保暖、喂养、换尿布等。在产院期间母子一直生活在一起,医疗和其他的操作每天分离不超过1小时。这种措施一般适用于正常足月儿及1500g以上的早产儿。为了有效防止母婴同室医院感染,我院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4-7484(2011)07-0216-01       在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近年来,我科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取血标本,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1.5%,二次穿刺成功率达98.4%,三次穿刺成功率达100%。实践证明,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股静脉穿刺在ICU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地区农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抽取2009年雁栖社区中心对该地区村民体检的体检表,抽取40岁以上村民6808人,最终完成调查及检测者5244人。进行一般检查,筛查出血压增高的患者,对其发病及服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等级分布情况,了解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38.8%,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203-03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从劣质奶粉“喂肥”大头娃娃事件,到劣质龙口粉丝事件,从广州假酒中毒致多人死亡事件,到“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最近对禁用“面粉增白剂”的争论,这一系列事件,使食品添加剂这个词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令广大老百姓时刻为自己的一日三餐
期刊
【摘要】 单肺通气(OLV)为心胸外科的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但单肺通气中易引起低血氧症,对手术麻醉的安全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本文对单肺通气中低氧血症的原因以及防治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单肺通气 低氧血症 防治  中图分类号:R85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199-03       单肺通气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的手术中,临床上常用双腔支气管导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CZF型聚焦超声治疗仪对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随访到90例患者,其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其中痊愈73例(占81.11%)、显效17例(占18.89%)、、无效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与糜烂面积及深浅程度有关(P<0.05)。治疗后均未见有结痂及疤痕形成。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2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对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胆总管损伤1例,胆瘘1例,出血1例,穿刺切口感染1例,残余结石1例。本组5例并发症患者中转开放手术,1例因胆囊管结石嵌顿并发Mirrizzi综合征发生胆总管损伤,中转行肝总管空肠Roux2
期刊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R57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233-02       腹膜后纖维化(Retroperitoned fibrosis,RPF)是一种比较少见疾病,属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炎症[1],发病率仅为1/20万[2],有关本病影像诊断报道较少,本人对本院近7年来经病例证实的5例腹膜后纤维化进行总结,探讨其临床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