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德育体系中探索中小学总务育人途径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大德育体系是指学校年级学段纵向衔接、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中小学总务管理工作在大德育体系中,属于部门配合德育的范畴。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师生、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同时承担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重任。在大德育体系中找准学校总务育人途径十分重要。
  1 構建人文环境育人,用主流价值观占领学校阵地。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总务部门应把育人放在人文环境硬件建设的首位,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此影响师生、感染师生、教育师生。
  1.1 建设主题标志。学校的主题标志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基本内容,看到这一标志,就能了解学校的大致办学思路,要下功夫建设。
  1.2 建设文化宣传橱窗。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学校设由24块宣传展示板组成的永久性橱窗。每块版面都展示着育人的内容。
  1.3 建设校史馆。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体现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陈列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
  1.4 建设具有育人功能的地面墙面。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学校操场围墙上,布满体育、健身的大幅画作和标语,将校园文化体现在环境中,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墙一面皆可育人”的充满和谐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减少学习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助于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1.5 建设校园德育新媒体硬件。主要是校园网德育互动园地硬件软件建设、学校显示屏建设、学校广播室建设、学校电视台建设、学校录播室建设等。
  1.6 建设德育专用馆室。如心理咨询室、少先队大队部、共青团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少年模拟法庭等校内的育人馆室。
  1.7 建设班级文化设施。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其班级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好评。走进巴州石油一中的各班教室,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扑面而来。有全校共性的文化宣传,如巴州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生本课堂学生须知、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体现学校的共性要求。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布置,有的班级布置有我国56个民族小朋友肖像的贴图,意在加强民族团结;有的班级布置有全班同学的肖像和他写的座右铭,意在励志。个性化的布置做到了一班一品。他们实行分类开展、立体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模式,把图片、文字、公约、制度渗透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能够说话,让学生的课桌能够说话,形成丰富细致的班级文化环境,获得北师大专家赞誉。
  2 构建生态环境育人,把生态友好理念播于师生心中。
  生态文明是文明校园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小学总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落实好植树种绿,也要保护好一草一木,更要通过一系列生态友好活动向学校师生普及绿化祖国、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亲近大自然、环境友好等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打下思想基础。
  2.1 建设净化美化绿化的生态校园。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自然环境优良,物质、能力、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学校总务在校园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 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体在校学生参与国土绿化,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通过活动改善校园育人环境,绿化、美化校园,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绿色环境。以校园绿化和在广大学生中弘扬生态文明为切入点,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坚持因校制宜,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重在参与、教育为主,不搞形式主义,垂直挂绿、屋顶增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提高校园绿化覆盖面。
  2.3 组织开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好校园”活动。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师生增强低碳办公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厉行勤俭节约,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行为,崇尚绿色消费概念。实行垃圾分类,抵制商品的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合理使用办公资源。
  2.4 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友好活动。教育在校学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学校清洁卫生,让环境起到正向影响人同化人的作用。
  2.5 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种绿活动。植树是全民义务,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组织广大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是加强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绿化、教育、林业部门发出了每一名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种一棵树的倡议,其目的是强化青少年学生植树护绿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2.6 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影响和带动整个社区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2.7 组织开展爱护母亲河活动活动。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开展以“保护母亲河·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倡议 “保护母亲河·爱我家园”,全体师生在“保护母亲河”、“爱护环境”、“共建、共管、共享美好家园”等横幅上进行了集体签名仪式,观看了“保护母亲河”、“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绿色家园靠你我他”等内容的小学生创意展板。组织学生擦洗母亲河—孔雀河栏杆、清理居民住宅楼外墙涂鸦、参观基地安全防监控室并捡拾社区公园垃圾杂物,居委会管家在途中给学生讲解了小区各项管理规定。
  3 学校资产育人,让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各类资产是总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给学校的资产是全民资产,学校总务部门有责任保持资产的完整。但是仅靠总务要实现这一点是不够的,尤其是低值易耗品管理难度很大。为此,总务必须有计划的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3.1 新学年开学组织告知性教育。利用行政例会、主题班会、橱窗等形式对公物管理制度、维修制度及赔偿制度等告知师生。
  3.2 新学期开学组织强化性教育。积极配合班主任,教育学生懂得学校的财产是开展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财富,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品德。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勤俭办学、勤俭治校、爱护公物、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教育。
  3.3 坚持开展爱护公物随机教育。每发现一次浪费和破坏现象就现场对师生进行教育,而不是以罚代教。
  3.4 组织开展专题互动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等活动,从小培养学生节约意识。
  3.5 每学期开展爱护公物总结表彰。新设备奖励爱护公物好的年级、班级、办公室,激励大家爱护公物。
  大德育体系中,总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有可为。只要我们找准位置,创新途径,选对切入点,中小学总务工作育人天地宽阔,前景辉煌。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就此讨论了它对我国教育改革多方面的启示以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改革;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深入思考和研究。  1 智力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
期刊
讲话,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执政行为,是贯彻上级精神、表达工作意图、推动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体现其群众观点和工作态度,折射其思想水平和领导风格,反映其工作作风和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的话风,实际上连着作风,反映党风,引领政风。  1 要讲管用的话。  领导干部讲管用的话,就要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讲“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的“地方话”,做到上级精神具体化,外
期刊
乡村人居环境变迁,记录着农民的勤俭与坚忍,见证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题记  “五一”长假,妈妈翻出一叠旧红纸“日子书”——乡下建屋择日的单子,讲起当年祖父、父亲起屋的事,引得叔公叔婆们说了列祖列宗开基创业的许多艰辛故事来。  一  粤西萧氏始祖大鹏公,宋末官高州,流寓当地,后人屡次迁徙。元代中叶由高州迁吴川大寨村及廉江、电白、广西北流等地。明初,吴川大寨村又有迁北京、化州或廉江、电白
期刊
我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已经经历了几个年头,那么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怎么样呢?本文在对周边中学进行一番调查后得出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开展现状,并在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种可行的方法。  1 教研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研是指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得出解决方法、构成教育理论的过程。其实施主体是教师,研究对象是某种教
期刊
【摘 要】传统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是一种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人倡导的“仁
期刊
远处是沙漠,沙漠之上,除了发白的天空,什么都没有;沙漠过来,接连无际的条田也几乎一无所有,枯干的稻梗和棉花秆与苍黄的沙土混为一色;那些隔开条田的杨树三三两两地排列着,光秃秃的枝干给游荡在戈壁上的风吹得形销骨立,田埂上的野草——芦苇、甘草、罗布麻和骆驼刺——嚓嚓嚓响个没完,枯黄干硬的茎条上蒙着灰蒙蒙的沙尘……冬季,戈壁滩只剩下两种颜色——土黄和灰白,但是,这丝毫也不影响那个叫作明灯灯的男孩眼睛里的风
期刊
【摘 要】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也将此作为培养学生成为优秀指挥官的核心理论贯彻于教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领导力、执行力和人格魅力等方面探究西点军校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教学有机结合的成功模式和特点,这些经验对于我军院校加强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点军校;核心价值观;教学  当前,我军及所属院校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正深入展开,但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误区,因
期刊
【摘 要】2010年,郑州二七纪念馆在进行内部机构设置调整时,新成立了一個部门——学术研究部,至此,郑州二七纪念馆有了至建馆以来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为了加强学术研究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二七馆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研究部门,而且该部室的工作人员全部由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业研究人员组成,这不能不说是郑州二七纪念馆在提高纪念馆学术研究水平上迈开的关键一步,是加强纪念馆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创性进展,是加大纪念馆
期刊
【摘 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毕业生无条件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成因;对策;转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面临若干问题,
期刊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全境山脉高耸,大小河流遍布地表,怒江、澜沧江贯彻全境。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人口52万,辖四县,29个乡镇,258个村民委员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各个方面的普及。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离开它学生也谈不上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学生的全面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