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就此讨论了它对我国教育改革多方面的启示以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改革;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深入思考和研究。
  1 智力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又有其独特性。在八种智能方面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八种智能的组合与协作方式各有特色。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强调语文和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方面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传统的教育中不能受到尊重,他们的特长可能难以被发现,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可能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智力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等学科,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多方面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狭隘的智力观必然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只可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从而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对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辨认我们身心系统的智能,而且要认识到我们能夠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使他们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才能够持续地促进心智能力的发展。
  3 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和局限的,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应当明确智力测验是手段,不是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的智能的培养,应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每个学生在环境测试中显露的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智力测验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潜能特征,从而把握和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4 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千差万别。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理论,有以下原则:(1)所有学生都具有多元智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学校教育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建构一种可选择性的教育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发展需求;( 2)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的每项改革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最大效益;(3)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广泛的学习与发展经验,使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建立真实而完善的联系。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应当能够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Campbell etal, 1998)。同时,多元智力理论也为教师们构建了健康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在学校的教育不适合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强势智能没有被激活并在学习中自如地运用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他们最强项的智力和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保障每位学生学习、享受教育资源和发展的权利。
  5 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而这种追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正是熟练地掌握学科原理和创造发明所必备的品质。按照“短路理论”,如果缺乏创设相关环境和给予强化而不去唤醒我们的潜在能力,相关的神经功能就会衰退,这些能力就会自我衰退,甚至会消失。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校当局及教师应明确在当前课程计划和课外活动中,包含了哪些在学生身上可以培养的多元智能要素,教师应致力于普及这些要素,确保所有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前景。尤其在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设置方面,不仅应重视学生不同的智力倾向,而且应拓展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开发、挖掘和促进学生各方面智力的发展,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晓洁.多重智力理论与学校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的描述,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后进生起到帮扶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优点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得好,作为教师,除了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功的乐趣。我认为,小组合
期刊
【摘 要】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关键词】习惯;观念;计划;主导作用;自律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需要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许多体
期刊
孫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期刊
【摘 要】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于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其对中小学教师的职后教育支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师范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于中小学教师的构想。  【关键词】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改革;中小学教师  1 师范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于中小学是最迫切的社会需求 
期刊
语文教学中,最令人苦恼的莫过于作文教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知,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简单地的教,学生按要求写的问题。如若这样,作文教学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前景不佳。作文实践让我摸索出了这样一条教学途径,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让作文乐趣无穷。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方法。
期刊
【摘 要】少数民族的中文教育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的第二语言教育,在许多方面上与母语教育不能同等对待。中文教育虽然与民族语言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多共同点,在教学方法上具有语言上的共通性,但是中文教育在情景、内涵、语法和体系建构上都有自身的特性。我国在少数民族群体中进行中文教学时,应当改变观念,深入调查,对民族环境和地区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开辟出一条在少数民族群体中进行中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物理作为重要的学科,其教学质量不但是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阅历和知识面的重要手段。考虑到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学除了要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多下功夫之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时机,通过介绍有成就的华人、华裔物理学家,以及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物理学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实现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高中物
期刊
1 农村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农村教育的薄弱是公认的事实。因为教育资金的缺乏,我们当地乡村学校,经费少,素质教育推行困难。从软件看,城市的信息通畅,交通便捷,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优裕的生活环境远比农村更吸引人。近年来,中小学教育的优秀师资已大大地集中在城市的中小学校,尤其是各重点学校。农村教师素质整体上低于城市教师素质。因此,如果忽视农村教育这块大市场,没有人对此进行针对性地开发,城乡教育差距将
期刊
【摘 要】 面对这群从重点高中删选下来的学生,面对自己的良心,教师们深感这些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缺少一种学习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兴趣、理想、自信、冲劲。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该采取怎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一是培养兴趣;二是培养吃苦的精神;三是培养自信心。  【关键词】精神;兴趣;吃苦;自信  在我看来,学习中的精神实际上可以可以归结为三有:有兴趣 、有理想、有冲劲 。现就如何培养这种精神介绍如下: 
期刊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观念;分段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英语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对象,认真地总结经验,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面向21世纪高素质实用型外语人才,为大学英语教学在21世纪上新台阶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