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s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背景是在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下,新的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任务重新做出规定,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数学经验的机会,有讨论、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下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设计做出具体分析和讨论。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配合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学生按照自身性格差异、生活经历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和学习兴趣差异的种种不同,将学生合理分成多个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数学小组学习练习团队合作,并通过学习小组内的相互对话、沟通、交流、分析和总结,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目前国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多以教师的单方面讲述和灌输知识为主导,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听课和记忆式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用合理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分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分组学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将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和学习基础水平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和衡量,让学生通过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学习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知识,又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实践活动的乐趣。教师应当在进行数学教学方案设计时,全面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为数学教学课堂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起辅助作用。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分组学习过程中,细心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过程是否顺利,注意进行设计问题或者以其他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或者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设计分析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一是在分组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之间应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体现了小学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为小组学生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自由表达对数学问题的想法和意见,并在听取他人的学习建议时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解决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解决自身问题,又能在观察、分析其他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意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小组合作成员之间、学习小组之间、学习小组和教师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观察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做出调整和指导,并最终对小组合作学习作出评价、分析和总结。
  综上所述,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将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数学经验的机会和时间,以利用科学教学思想作为指导,设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中南国际小学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高举马列主义旗帜,提倡走十月革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浓烈的互动学习氛围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写作爱好,给学生持久不竭的动力,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征服欲、表达欲、成功欲。”可见,创设活动情境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给教师提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习作教学中更应该大力倡导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活动场景、生动的活动方式、身临其境的活动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盎然兴趣,更激发学生急
“可能性”是新课程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念”范畴。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体验性数学学习是以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直接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我尝试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一课中,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
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写能力的提高、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  中学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这正是他们语言发展、思想开放、感情激荡、认识敏锐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
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认为,人们的意识随着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任何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不存在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在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创优设计,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识字教学品质。教师合理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媒体展示,创设适宜识字情境  进行识字教学设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对汉字进行拆分组合,可以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
3月11日,教育部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二期)启动仪式在教学科研综合楼A105举行。徐金寿副校长,中软国际(厦门)领导,社会合作处、教务处、信艺学院相关负责人和软件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