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粹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花部乱弹,到人间雅韵
  清代中叶以来,昆曲作为雅部正音,屡屡遭受弋阳腔、秦腔等诸多地方戏(花部)的挑战。北京这个大舞台,一时间南腔北调,诸音争鸣。
  花雅之争是一场漫长的车轮战,最终结束这场战役的并非哪一个戏种,而是多个戏种通力合作的结果。
  乾隆五十五年,扬州“三庆”班进京为乾隆皇帝贺寿。之后的数年里,四大徽班云集京城,风靡一时。自元代开始,北京就是北方的戏曲中心。这片土地能够包容一切,又能改造一切。徽班进京以后,京城里的陕西、湖北等地伶人纷纷加入徽班。秦腔的沉着苍茫与楚调的奇谲浪漫,都为之注入了新的腔调。
  此后,在几代艺人的融会演绎之下,徽调逐渐脱胎换骨,蜕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戏种。她在北京这个大熔炉中嬗变而定型,因此被称为京剧。
  道光二十年以后,京剧从最初的懵懂模样,渐渐成长起来。其时,唱腔板式逐步成形,“三鼎甲”出世,班社、舞台和演出形式都有了迥异于前人的特点,风格初兴。
  然而,以之为起点,京剧也才不过160年的历史。相较于昆曲的六百多年历史,京剧还是太过年轻。不过,正如花部后来居上,雅声不作。说到底,这还是大众眼光的博弈。
  京剧脱胎自花部乱弹,本就是通俗的民间文化,不愁没有人气。在满清贵族的抬举之下,更是盛极一时。那时候,从乡间的草台子,到城市里的戏馆茶园,甚至深入内廷后宫,处处皆能听到皮黄之音。
  然而,彼时的京剧终究是民间趣味,艺术性到底是欠缺的。好在京戏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声腔体系又灵活可变,为表演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伶人们可以多寻出路,自立门派。
  从“同光十三绝”到前后“三鼎甲”,再到“四大名旦”。那是一个盛产名角儿的时代,派系林立。艺术家们苦心研究声腔和表演艺术,用功程度不下于昆曲的水磨工夫。他们的不懈研究,最终让京剧成为一项雅俗共赏的艺术。
  比如说,谭鑫培旁搜博采,集取众家之长,最终自成一格,空前绝后。而在学戏这方面,余叔岩更是下足了苦心。他倾慕谭鑫培的技艺,便常常约好友在台下看谭的戏,让大家记住声腔、台词、身段等,事后再悉心琢磨。他虽然常常谦称自己是学谭,却并不死搬硬套。他在谭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加以改良,只取其可学之处,最终形成了独到的唱腔,被誉为“余派”。
  梅兰芳少年时有轻微的近视,据说是“眼皮下垂,迎风流泪”。为了练出精神明秀的眼神,他养了一群鸽子,每日定时开笼放飞,目光随着飞鸽而去。常年以往,终于练就一双明目,如秋水含波。


  情满于山,意溢于海
  文人的涉足,总会让原先属于大众的喜好“变味儿”。 昆曲的雅化,最终导致演创分离,成为文人言志的寄托之作,晦涩深奥,常人很难看懂,更不用说是听了。因而渐渐地脱离大众趣味,从舞台走向案头。
  然而,若没有文人的扶持,大众文化永远都是粗陋模样,难上台面。所幸的是,京剧的雅化并未步前人后尘。京剧的大幸,便是遇上了一个开放的时代。
  民国文人们,是新式的文人,却也照样热爱京剧。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曾大骂京剧,将之称为“男人的乳房”,还开除过戏迷学生。可私下里,他却也是个戏迷。梅兰芳去美国演出,就得到了他的很多指点。北京人老舍则是热情票友,不仅创作和改编京剧剧本,还能自己唱两嗓子。
  不过,当时的京剧中确有俗陋之处,一些演员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甚至刻意朝猥亵处演。文人对于京戏的关照,让它进一步雅化,走向雅俗共赏的巅峰。
  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被浓墨描绘,塑造成了一个经纪人形象。然而,其原型齐如山先生,却是一个十足的文人。齐如山早年留学欧洲,在那里见识到了西方戏剧,被其中蕴含的力量所震撼。回国后,他对京戏的种种都有不满。
  梅兰芳十几岁时大红,齐如山在台下看,并未觉得很好,只觉梅的天赋罕见。于是,他写长信提点,如《汾河湾》一戏,柳迎春入窑之后便背着身休息,只有薛仁贵在唱,这与故事环境极其不符。于是,齐如山建议梅兰芳在其中加入身段,以姿态演绎出久别重逢的心情,并与薛的唱词相呼应。
  之后,他又为梅兰芳写戏,创作出了《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经典戏目,每个都经过了千锤百炼,高雅清洁,情致缠绵。他还曾让梅兰芳从昆曲里偷师,学习其身段。齐如山的雅化,不是让京剧成为文学,而是让它更加丰盈饱满,将戏的意味发挥到极致。而这些小细节,都让梅兰芳的技艺日臻完美,修到从容自在禅。
  诗人罗瘿公亦是戏痴。他本是梅兰芳的拥趸,在遇上程砚秋之后,觉得程的身段嗓音别有风致,能够突破梅的完美境界,自成一番气象。于是罗瘿公便帮助他出师脱籍,教他诗画书法,又让他学艺于通天教主王瑶卿。在王的指导下,程砚秋终于独创出一种幽咽如泣的唱腔,婉转清峻,似断还续。从此,世间有人可与梅兰芳一争高下。
  民国的那些名角儿们,与文人交情甚深,不仅在戏曲修为上深受点拨,文化底蕴也得到了很大的熏陶。
  荀慧生热衷于绘画,去上海演出时特地拜访吴昌硕,问画于他。而吴恰好又是戏迷,不仅耐心提点荀慧生,还将之收入门下,从此师徒相称。吴昌硕曾为荀慧生题词:“香可留,色即空,佛说如是闻天风”。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文人对于角儿的影响,与其说是经纪人,不如说是艺术教父。他们对于京剧的改良不只是戏曲本身,更由此催生出一批名角儿,他们褪去了伶人的单薄形象,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因此悟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极致境界。


  中国式美学
  京剧被称为“国粹”,实至名归。它与国画、书法一类,最能代表中国式的审美哲学。
  京剧歌舞并重,讲究传神写意。人物的念白中有音乐的韵味,念着念着,自然地转而成歌。演员的动作里有舞的姿态,行步时是舞,掩面时是舞,一切身段,皆是舞蹈。在那些歌与舞之中,诉说着跌宕、疏狂、华丽、昂扬,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凄迷悲凉。
  京剧的一切组织都是美术化的。比如说每出戏的故事不一样,行头却相差无几,大多是以明代衣冠为基础加以改制,不受年代、季节的约束。然而,这一套穿戴,却又自有规矩。云肩褶子,箭衣蟒袍,何时该穿什么衣服,什么样的人物对应什么样的服色,丝毫不得错乱。
  其用意便是将行头符号化,用来暗示人物的性格,与周遭环境相呼应。同样是旦角儿,花旦多是开朗的妙龄女子,常着短衣,显得烂漫伶俐,如《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而青衣则端庄稳重,性情贞烈,常着黑色褶子,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脸谱是京剧里最直观的符号,红脸是赤胆忠心,蓝脸是智勇桀骜,黑脸则是粗直耿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京剧的美术化,与现实离得很远,一如国画和书法,凡事不求写实,只取一个意,一个符号,夸张却自然。
  比如说,京剧里的玉带,与实物相去甚远,宽松地悬于腰间,演员往往要拿手去托,走起路来更显气势。水袖则是夸张了的衣袖,有舞衣的意思,取的是“长袖善舞”之意。程砚秋的水袖功是从太极里悟出的,十分耐人寻味。
  而京剧里的大部分动作都是虚拟的,过河、骑马、扑蝶、行舟……不管是浩荡山河,还是幽怨深闺,全凭伶人的演绎。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在此泯灭,尺寸之间,乃是天地。
  对于观者来说,京戏与电影不同,吸引人的并不是其中情节。看戏的过程更像是看书或者赏画,每一个姿态都经得起琢磨,每一句腔调都让人回味无穷。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京戏是苍凉的华章,只有过去,不见未来。它十分夸张,又极其自然。那如丝似缕的曲调,像是从中国血液里生出的枝蔓,牵扯出一个意境,包裹着人们的躯体和灵魂,欲说还休。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喜欢看戏,看戏中人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听戏中人物悲戚忧愁的心绪,感戏中命运荡气回肠的转折,戏就是人生。  人生亦是戏,每一部戏里都会有许多不同的人生之戏,会演戏的人不一定真正懂得人生这部戏的意义,而真正懂得人生这部戏意义的人也不一定会演戏,人生与戏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人生是真实的戏,而戏是虚幻的人生,戏中的人生虚幻,人生的戏真实,真实与虚幻有时候也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人生比戏真实,有人
期刊
有这样一个儿子。  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打理家务并操持生计。妈妈在他的记忆中是一个去了很远很远地方的陌生女人,再也不会回来。父亲答应他,会爱他一辈子,一直陪着他。  男孩一度认为他是父亲生的。  幼年家境清贫,但早餐他一定能吃到热乎乎的煮鸡蛋,蛋壳上画着滑稽的鬼脸。父亲说自己吃早餐会闹肚子,每天看他吃下再送他上学。每个月都可以吃到一条好吃的红烧鱼。父亲一边做鱼,一边教他唱戏,饭好了父亲却说自己
期刊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振作精神,早悟兰因。  ——锁麟囊  第一折.醉眠  我已经很久不跟人聊起京剧了。京剧是远行的艺术。彩衣霓裳渐渐湮没在时光的河流里,细微不可闻。老一辈的票友定期还会聚在一起听听唱唱,其他的时候京剧逐渐成为了一门边缘的艺术,成了春节年夜饭上的点缀。  看京剧的人太少,找不到人说,说也说不到一块儿去。慢慢就不喜欢聊了。可是我还是爱看
期刊
净:义薄云天金满堂  金主义:金曰“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其性刚,其性烈,金旺者,体健神清,为人义气,刚毅果断,不畏强暴,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有自知之明,深知廉耻。  净俗称花脸,脸谱抹以各色油彩。其吼声如雷,唱腔激昂。他们的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为净者,多为庙堂重臣,
期刊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席慕容《戏子》  几年前的一部电影《梅兰芳》的一幕:梅兰芳要学戏,其伯父梅雨田对梅兰芳说:“大伯不想让你再戴这纸枷锁,不想让你再遭演戏的罪。” 一副纸枷锁,沿袭千年,梨园中的婉转清脆浑厚苍劲,台上的五彩缤纷繁华似梦,终究被牢牢套进这纸枷锁中。颠沛半生往事成空,那角儿争了一辈子的,如烟尘散落,到终了还是自个儿独守着那份寂寞,如初。演了一
期刊
曾经,地广人稀,信息闭塞,春放纸鸢,冬钓江雪,全靠大自然陶冶性情。确实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开心就喜上眉梢,伤心就愁眉不展,慢生活,火烧眉毛,也不用着急,洗把脸依然眉清目秀。想打听点新鲜呱,就去酒馆,那里有新闻客户端,不断更新,欣赏专业歌舞表演要去青楼,老百姓花不起那个钱,群众娱乐除制造后代外,当数看戏。  看戏不光过瘾,还长知识,寓教于乐。中国的传统戏就像皮克斯的动画片,好看之余,教给你一些道
期刊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粉墨覆面,笑靥如花,揽起水袖,掩不住眼波流转。又或是横生霸气,唱的是字正腔圆,声断意不断……席慕容说:“原来只有你孤身一人,独自背负着寂寞。”那么,台上过眼云烟的拥有,台下是否还能找回只属于自己的真实?  一出锁麟囊看罢,仿佛是过完了一段人生。湘灵含泪叹世间无常,“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纵使
期刊
戏曲荒淡 难觅其踪  记得小时候母亲哼着的曲调,清脆悦耳,婉转动人,“龙舟会上景万千,来往人不断,争把龙舟观。”那时年纪小,只会带着好奇听着悠扬的曲调。后来才把这曲山东柳子戏《玩会跳船》听全。女主角白月娟的一颦一笑,既喜又羞、虽笑还愁的情绪变化,传递了这位闺阁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慕。有人称柳子戏的演唱特点为:“小生唱得云上飞,青衣哎哎水中漂,花脸横磨声如雷。”应了那句俗语: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期刊
优伶,岁月中栖身  世人常以优伶并称,其实在古代二者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上古之时,礼乐制度是社稷的基础。伶是乐官,调丝弄竹,执掌音乐,他们因为自身的音乐造诣而受人尊重。师旷、俞伯牙等人皆是伶工,孔子还曾向师襄学琴。  而优则是供人调笑娱乐之人,他们在史书中频频出没,却只能充当弄臣,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汉代东方朔虽然才气极高,又心怀远志,依旧因俳优身份被轻视。《史记》中记载:“东方朔,好诙谐,
期刊
如不在火车上晃荡一些时间,在“况且况且”的节奏里至少看完一本书,就称不上是一次完整的旅行。怀旧如我,坐着K字头的火车,感受车轮和铁轨摩擦的节奏,在不到一个夜的时间读完了半本书,其间,有位农民大叔帮我把行李举上了行李架,笑容朴实温暖。从一座节奏飞快的大城市到一座偏远的古城,是为着找寻沈从文先生笔下美丽的湘西村镇。从繁忙的柏油马路,踏上青色的石板古道,心中说不出的踏实,用一捧时光,看轻雾笼薄纱的烟雨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