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五行中的“五行”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净:义薄云天金满堂
  金主义:金曰“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其性刚,其性烈,金旺者,体健神清,为人义气,刚毅果断,不畏强暴,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有自知之明,深知廉耻。


  净俗称花脸,脸谱抹以各色油彩。其吼声如雷,唱腔激昂。他们的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为净者,多为庙堂重臣,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关羽、张飞、包拯、廉颇。拌净者,或义薄云天豪情似海,关云长刮骨疗毒笑谈渴饮如是;或睥睨天下慷慨激昂,曹孟德夜观沧海作《龟虽寿》如是;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包文正公殚精竭虑为苍生谋福祉亦如是。
  净者,唯以气势取胜。其造型特点气势恢宏,一开口穿云裂石,平地起了惊雷。那声声嘶嚎,一点也不吝惜气力。演员以丹田之气,发声于胸腔,气概豪迈荡起天地之间的那股浩然之气,“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群山莽莽海涛阵阵,那一声吼中蕴了这天地寰宇。净着着实实是京剧五行当中的真金。
  末:是非曲直费思量
  木主仁:木曰:“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的柔和、仁慈之性。其性直,其性和,木旺者,仁慈、温和、博爱,有恻隐之心。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角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角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末行的定位在于其本身属于地位次于老生的中年男子。作为配角,其定然没有王者之气象。但与高高在上的皇家相比,他更加接地气。少了些许枭雄的傲慢和不羁,在那声声曲调中,他用仁心仁术为中国的传统戏剧添枝加叶,添增一抹绿色。在主角的光环照耀下,做这舞台上的一株劲松,它用非主角的存在彰显了戏剧本身应有的品格。


  丑:曲水流觞风清扬
  水主智:水曰“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的特性。其性聪、其性善,水旺者,面里有神,头脑灵活,足智多谋,才识过人,应变力强语言伶俐。
  丑又叫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戏剧里的丑角,往往是最具人情味儿的角色。尽管京剧存在着严重的脸谱化程式化的倾向,然而一个成功的丑角,则可以在插科打诨之中将气氛引入佳境。所谓丑者,是以丑化自我达到或鞭策或讽喻的艺术效果,而这种丑往往却是透着灵气的机智。
  传统名剧《苏三起解》中,丑角崇公道以“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四句念白开场。京剧界名丑寇春华老先生,挂着花白胡子,佝偻着腰,把这段话念得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举座皆惊。这四句简简单单的念白,被艺术大师用近乎诙谐的语气一一道出,是对这人世间不公最深的控诉。公道何在,王法何在?天理何在?我国传统戏剧具有讽喻作用,而伶人往往以艺术的讽喻去告诫统治者。捋虎须,不但需要三分胆气,更要存有七分伶俐。伴君如伴虎,这种意蕴讽刺的表演,稍不留神便落得不可收拾的下场。因此,丑行这种充满智慧的表演,深谙水的智慧。
  同光十三绝中,名家刘赶三乃是丑角的行家里手。据说,其《探亲家》名噪京师,每演此剧骑真驴上台,必叫满堂。入内廷演此剧,被破例允其牵驴进宫。其嗓音清亮响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隽诙谐,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在剧界颇有威望,被选为精忠庙首。
  旦:火发炎上弄刀枪
  火主礼,火曰“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者。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保温之功,锻炼金属之能。其性急,其性恭,火旺者,精神闪烁,积极上进,谦恭有礼,注重仪表,热情豪迈,坦诚友好。
  “旦”本意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在戏曲表演行当中,指女角色之统称。源于歌舞、百戏,其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等。旦为女性角色,正如其反名为旦,我国传统戏剧中有不少女性角色的性格往往是男性化的。豫剧里《花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京剧里《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她们性格如漫卷的山火,热烈奔腾却又豪气直干云霄。旦角之中,成大家者,却往往又是男性扮演,如梅兰芳先生演绎之《贵妃醉酒》,更是千娇百媚。纵使是风流尽显,却也是有礼有节。发乎情,止于礼,止于至善。柔美却不失阳刚,娇媚却能合乎法度。那燃烧的火焰,激昂于生命最灿烂的热情。


  生:厚德载物情谊长
  土主信,土曰“稼穑”,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其性重,其情厚,土旺者,圆腰润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胆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乐于奉献兼收并蓄。
  生是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
  在梨园行当中,这个角色往往名角荟萃。同光十三绝中,生的人数占半壁江山达六人之多。言必信,行必果,男人最大的魅力在于一口唾沫一颗钉。无论是羽扇纶巾的赤壁周郎,抑或是风流倜傥的卧龙诸葛,不管是《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还是《恶虎村》里的黄天霸,他们用这种土性的厚重支撑起男人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这舞台的方寸之间,他们便是男人骨子里最硬的那一部分。
  京韵悠长,转眼百年。相较于方生方灭的时尚,它却以其自身顽强之生命韧性流转。生旦净末丑这五行亦是五行,辗转延续循环不已。金木水火土,因了这流转延绵,亦是在用一种亘古的存在固执地生活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婉转清脆处的高歌,品一壶香茗,在那声声细碎的唱腔中轻声哼唱那暮暮朝朝。着一脸谱,踩着锣鼓敲击的节奏,不知这一唱又是几个百年?
其他文献
Q:桑蚕丝小姐,请你做个自我介绍。  A:大家好,我叫桑蚕丝,是蚕丝的一种。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根据蚕的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  Q:请问你和真丝是一家人吗?你们有什么区别?  A:以桑蚕丝为原料,将若干根茧丝抱合胶着缫制而成的长丝,称真丝。真丝的工艺更为复杂,制作也更为精致。  Q:由你做成的服饰一般售价较高,这类服饰
期刊
有人说,赏花当作一种高雅的情趣,要追求多形式、多层次的享受。古时赏花,重在通过“六品”体会花中神韵,即,酒赏、香赏、茗赏、曲赏、谭赏、琴赏、茗赏等,注重的是由此心灵上的慰藉。更有甚者,古人赏花赏到痴情的地步,比如北宋诗人林和靖,他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  有人说,赏花需要一些勇气。如果胆小的人在一大群人面前赏花,或者吆喝:“走,我们一起赏花去。”说不定
期刊
《菜根谭》一书里有着这么一句被誉为人生最高境界的诗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豁达飘逸的生活态度。在这份豁达飘逸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一颗诗心。诗意,很多人都会喜欢,但诗意地生活,却少有人能做到。  对我而言,诗意的台阶有三级:第一级是读书,第二级是音乐,第三级是寂寞中的一份体悟。  读书是感受诗意的捷径。只要识得几个大字,不管是凡
期刊
和普通兔子一样,发条不会飞、不会唱歌、不会弹钢琴,但它也有它的不同寻常:音乐响起,你用手按住他的脊背,它的四只小脚便像发条一般地舞蹈。当我发现它这身武艺的时候,就抛弃了俗气的名字“花生”,给它更名:“发条”。  发条是我大三的时候因为孤单寂寞,在鹅庄大桥10块钱买的,活蹦乱跳而且长得一脸贱相,一颗花生就被我收买了,后来就藏在衣袖里面带回宿舍了。那时候,一下课就着急回宿舍,心有所属啊。一进门看着它眼
期刊
节日的气氛总是会在一年渐末越发浓重,洋节驾轻就熟,原产地的节日还得照单全收,街头巷尾大多属于中西结合着一并喜庆。大红灯笼圣诞树,就像是茶馆和咖啡厅,约翰跟狗不理,时下的济南人一点都不会觉得新鲜,反倒是常有人潜心笃志把外国行当玩讲究了。  玩,总是听上去很随意的事情,实际上讲究起来也是大功课。不敢说人生就是游戏,却总有那么多如出一辙。也许见识过京腔们玩葫芦,却想不到这肃穆的济南府也有这般爱玩的主:摩
期刊
学书法的无人不知怀素,学绘画的无人不知徐渭。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是中国明代独树一帜的伟大画家。说起徐渭,就连郑板桥都刻了一枚印章,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虽然这是板桥先生的个人理想,不便推广,但也反映出了徐渭的绘画水平。有趣的是,徐渭对自己的绘画却非常谦虚,他自评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古往今来,敢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是恃才傲物,那徐渭是什么情况呢?让我们斟满几盅酒,且喝且谈。  一 
期刊
孤独,孤独的享受  微缩景观所创造出的玩物是在少年时的记忆里就开始出现的。  儿时,父母去深圳工作,将我留在外婆家,而作为弥补,他们总是会托人带回些少有的礼物。首次接触到微缩景观,也是因承受了思念之苦的。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语气里也还总透着怨气,母亲却给出富有哲理的评价: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生活,但可以选择生活的姿态。  生活的姿态就是承受的姿态吧,人生苦短,五味杂陈。很多能力不必去刻意学习,
期刊
很多人都喜欢看戏,看戏中人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听戏中人物悲戚忧愁的心绪,感戏中命运荡气回肠的转折,戏就是人生。  人生亦是戏,每一部戏里都会有许多不同的人生之戏,会演戏的人不一定真正懂得人生这部戏的意义,而真正懂得人生这部戏意义的人也不一定会演戏,人生与戏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人生是真实的戏,而戏是虚幻的人生,戏中的人生虚幻,人生的戏真实,真实与虚幻有时候也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人生比戏真实,有人
期刊
有这样一个儿子。  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打理家务并操持生计。妈妈在他的记忆中是一个去了很远很远地方的陌生女人,再也不会回来。父亲答应他,会爱他一辈子,一直陪着他。  男孩一度认为他是父亲生的。  幼年家境清贫,但早餐他一定能吃到热乎乎的煮鸡蛋,蛋壳上画着滑稽的鬼脸。父亲说自己吃早餐会闹肚子,每天看他吃下再送他上学。每个月都可以吃到一条好吃的红烧鱼。父亲一边做鱼,一边教他唱戏,饭好了父亲却说自己
期刊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振作精神,早悟兰因。  ——锁麟囊  第一折.醉眠  我已经很久不跟人聊起京剧了。京剧是远行的艺术。彩衣霓裳渐渐湮没在时光的河流里,细微不可闻。老一辈的票友定期还会聚在一起听听唱唱,其他的时候京剧逐渐成为了一门边缘的艺术,成了春节年夜饭上的点缀。  看京剧的人太少,找不到人说,说也说不到一块儿去。慢慢就不喜欢聊了。可是我还是爱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