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具有文化包容性的在线学习体验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33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在线学习的迅猛发展,文化与学习的关系,或者说文化對学习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技术发展使学习越来越互联互通,创造了更多学习机会。然而除了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均衡这个因素外,文化差异是学习“全球一体化”——交流与共享的最大障碍。文化视角下的在线(远程)学习是本刊国际论坛关注点之一,从2013年至今,我们已经约请了多位国际同行通过这个论坛跟中国读者分享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㈣
  本期这篇文章提出一种新观点,即“运用通用设计和社会建构主义原理营造一种能包容所有学习者的课程文化”。作者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教学设计者承认并考虑文化因素,但不尝试预测某一特定群体的独特需求”课程设计理念,认为通过“反思文化价值观、明确设计目的(体现文化包容性而非中立性)、传递期望,以及赋予学习者掌控权”能够达成这个目标。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为什么必须关注文化,重点介绍埃德蒙森(Edmundson,2007)提出的包含9个文化维度的精简多元文化模式(S1mpllfied Multiple Cultural Mode],简称“SMVM”)。除了涉及教学法范式的第一个维度以外,其余8个维度分别代表涉及学习不同方面相互对立的价值观所形成的连续体。比如说合作学习维度连续体的一端是独立学习,另一端是协作学习,有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独立学习,有些则可能更喜欢协作学习,另一些可能两者兼顾。再比如动机来源维度连续体,有些学生的学习是出于内在动机,有些则是出于外部动机,有些可能两种动机均有但更侧重内部动机或外部动机。作者认为,不管是学习者、设计者、教师还是其他课程参与者,他们的学习价值观取向均体现在这些连续体上,不同取向相互作用,构成课程的文化特征。此外,本节还简要分析了埃德蒙森的精简多元文化模式与马里奈蒂和邓恩(Marinetti
其他文献
摘 要:1993年余华发表具有现代派小说特点的代表作《活着》,获得学界高度赞誉。1994年,张艺谋导演将《活着》搬上了荧幕,获得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去比较两部经典之作,体现小说和电影两种叙述语言在表达主题、内容、情节等方面的异同,深入了解其叙述机制,为艺术接受者品读《活着》的小说与电影时提供赏析切入点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活着》;电影;叙事方法;线索;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13.科伦寨 天山农牧师部  如今的沈群众已经是师直属队的司务长,身上还挂着那只铜号,仍然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按时吹响军号。后勤科长梁凤阁让他把司号员的任务交出来,他就是不肯。  张中宇说,他愿意吹,就让他吹吧!将来忙得吹不了啦,他自然就不吹了。  近些日子,沈群众添了个新的毛病,只要没事,他就会把阿依古丽送给他的那个花头巾拿出来摆弄。吴景柱嘲笑他没出息。  这一天,阿依古丽又到师部门口找沈群众。
摘 要:在对《聊斋俚曲》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语言学方面,很少有人将《聊斋》与《聊斋俚曲》对比分析。这里将集中分析《聊斋俚曲集》的再创作方面,以《聊斋志异》中的《张鸿渐》到《聊斋俚曲集》中的《富贵神仙》再到进一步改编的俚曲《磨难曲》为例,考证蒲松龄之所以一再改编《张鸿渐》的深层原因以及文本改编后故事情节的扩展、人物形象的丰满和思想内容的深化。  关键词:聊斋俚曲;张鸿渐;济世思想  作者简介:庞越,女,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文学作品的可译性与再创造性叛逆——《浮生六记》英译本比较,项目号:12JK0274。  摘 要: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和人类思维的共性使语际转换成为可能,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在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法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翻译中的可译性只能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本文欲从语言和文化入手,以《浮生六记》为例分析探讨文
摘 要:《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目录中以“情”字为题的有二十五回,占1/5,比例较高。其中宝黛的爱情历来被文人骚客所称颂吟唱,本文拟就从《红楼梦》中宝玉的“情”出发,通过对曹雪芹笔下的“情”及其霍克斯的英译本中的“情”进行比较,试图揭示中国与外国对爱情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水;火;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  
摘 要: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1]。而张骞也彻底打开了从汉武帝(公元前202年)开始,持续诸多王朝的古代丝绸之路。历史上,在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上,诸多士人留下了身影。作为“开拓者”的张骞,在士人固有的思想品格的影响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一历史重任,被后人所铭记。  关键词:丝绸之路;张骞;人格特征  
之一  沁园春·魏书生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一靠科学,二靠民主。论科学民主,学生服务,人性个性,互帮互助。计划监督,总结反馈,决策过程要民主。大小事,当元帅士兵,思想躁浮。  管理先定规矩,又时时事事有人负。昔五道防线,自互责检,集体與论,流星大步。一介书生,身体力行,带头锻炼岂寒暑。放眼量,品滋味声色,责任幸福。  之二  沁园春·魏书生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两化三分,六步施教。望教室内外,座无
摘 要:有人曾说:“搞政治的就去北京,搞经济的要去上海,要做学术的就来南京。”这话说得不无道理。高等学府林立的南京一直令人神往,不仅因为学术,更因为中华民国历经沧桑仍不褪色的风采。  关键词:民国;知识分子  作者简介:夏旭彦,女,山东烟台人,单位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17.荒原  公路已经修出了沙漠,要最后进入哈拉毛墩,必须在毛墩渠上修一座桥。可没有钢筋水泥,要修一座能够通过载重汽车的桥,谈何容易?时间又非常紧张。此时已经是1950年的3月,农业团必须立即进入垦荒地域,用一个月时间开出一万公顷土地,清明节前落种,这是农时。农时就是战时,绝不能耽误。天山农牧师党委决定:三个农业团提前进入垦荒地域,破土开荒。  天山农牧师召开誓师大会,一直只只砍土墁发到了战士们的
摘 要:女性的觉醒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在美国历史文化中,女性的抗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19世纪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经典作品《小妇人》为例,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小妇人》;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1  引言:  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