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游是什么

来源 :旅游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时候了,给小众游下个定义。
  小众游这个说法,最初是《旅游情报》提出来的。延用了好几年,却迟迟未给它定一个确切的内涵和外延。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们害怕给事物下定义。表面上看,定义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述一件事物,但反过来,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中国人有个习惯,对已经被定义的事物,不愿再花费一点点时间去思考。因此,任何一件事情,一旦被定义,就意味它已经开始死亡,不再有发展的空间,即所谓的盖棺定论。
  小众游是个新生事物,我们不希望它遭此厄运。再说,小众游究竟是什么,一开始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总结。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小众游这个问题始终不明不白的,可能会妨碍小众游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不妨试试看,给小众游下个定义。
  小众游是什么?可以从它不是什么说起。小众游是相对于大众游而提出的,顾名思义,它一定是大众游的反义词。如果大众游意味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贼晚、吃得比猪差,那么,小众游正好相反,是正常人的旅行,能够吃饱睡好,不用起早摸黑,不会整天赶路。不仅如此,与大众游的区别还在于,能够接触到当地真正的风土人情,也不会被逼着去买那些价高质次的商品。小众游另外还有个特点,人数少,一个团最多不超过20人,少则几个人也能成团。人数少,才能服务好每一个人。大众游一个导游要服务40多人,怎么可能人人满意?恐怕连谁是自己的团员都会搞混,更何况一一叫出大家的名字。但小众游的领队不仅能熟念大家的名字,连每个人忌口、有什么特别爱好都清清楚楚。小众游会尽量把社会地位、职业职称、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相近的人安排在一个团里,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尽兴。如果是小包团、订制团,人数更少,兴趣爱好、消费能力更趋同,玩得一定会更开心。
  旅游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跟团游是被动行为,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无奈感,除了亦步亦趋,紧紧跟随,没有任何自由度;而自由行属于主动行为,处处需要自己做决定,会令人产生焦虑和压力。小众游正好介于这两者之间,不仅会妥帖地安排好一切,同时又会腾出不少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去感受自由行的乐趣。
  自由行我们也喜欢,但是只适合去那些语言相通、情况熟悉的地区,属于比较简单的旅行,譬如说都市游。行前做些简单的攻略也是必需的,但把每一步怎么走、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住什么、干什么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对此我们不太赞同。如果旅游像工作一样也计划得一板一眼,那还会有什么乐趣和惊喜?我们相信,往往是那些不太容易相信他人、对前途深感疑虑、控制欲又很强的人,才比较喜欢做计划,做攻略。可问题是,一个地方你从未去过,完全根据他人的感受和评价去抉择,这跟猜谜有什么不同?对一个不愿相信别人的人来说,这么做会不会感到痛苦和绝望?
  如果有人既不愿跟着几十个人的大众旅游团去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又不想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自由行攻略,那么,经过科学、专业的市场调查和详细、全面的实地考察而精心设计的小众游产品,正是这样的人最佳、最合适的选择。这种人外出旅行,要吃好住好,要有安全度和舒适性,不要太赶,太辛苦;玩得要有特色,要有一定的文化深度;他们不一定有太多的时间去旅游,因此特别注重每次旅游的收获和感受;他们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之人,没有太多的冤枉钱可以浪费在无聊的旅途中。当然,他们也不会一味地去追求低价,他们在乎的是高性价比。他们热爱生活,懂得享受,讲究品质,相信专业。正是因为有了这群人,小众游才得以应运而生。
  说了半天,小众游究竟是什么,好像还是没说清楚。不过,大致意思大家心里肯定明白了。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忙着给小众游下定义,还是让时间来慢慢讲述吧。
其他文献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很多人認为,日本早期的文明,文化,政治,经济,人文思想等大都源自中国,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中原文明鼎盛的时代。但发展至今,日本的文化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尤其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上展现出的文化,甚至有些看不懂了。  就像有些网友所概括的那样:我们中国爱看花开,欣欣向荣,日本偏爱花落,侘寂物哀;中国爱吃热食,饱腹暖心,日本饮食生冷,刺身寿司;中国婚嫁大红,张
期刊
Q:旅游世界A:鬼微  Q1:您是什么時候开始从事儿童摄影的呢?  A:从2013年,我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开始的。  Q2:从事儿童摄影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把儿童摄影拍得好的人却很少,因为儿童相比成人而言.有更多的不可控性,拍摄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多,您为什么会选择专注从事儿童摄影?  A:摄影一直都是我的一个爱好,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会拍一些,后来有了孩子后,我为了记录他的成长,开始专注拍摄
期刊
旅游世界:您是怎么与葡萄就结缘的?是喜欢喝葡萄酒吗?  袁培竣:我小时候对酒精饮料不是很感兴趣,父母酒量都不好,家里也没有喝酒的氛围,后来随着社交活动增多会经常喝一点酒,但是酒量真的比较渣,相较于辛辣的白酒,葡萄酒还比较容易下咽,醉的也没那么快,又不像啤酒大口灌那么辛苦,所以对葡萄酒还略有好感。之后开始主动尝试葡萄酒,发现葡萄酒的种类和风格太多了,似乎每次喝到的酒都不一样,味道也不太一样,就很想多
期刊
Q:旅游世界 A:刘军  Q1:与风光、人像等题材相比,“空对空”航空拍摄相对比较小众,您是何时、因何机缘接触这一摄影类型的?  A:喜欢机械、兵器是男人的天性,我是个“军迷”,更喜欢飞机,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就在济南老机场张庄机场附近,几乎每天都有飞机飞过,也经常去看飞机,感受飞机的呼啸,也常看着飞机披着晚霞归航,但没想过把这些影像留下来,就只是喜欢。直到后来有了第一台相机,是MAMIYA 135相
期刊
云南丽江市黑龙潭的秋色北方之秋  郁达夫说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确实是的,北方的天气很老实,按部就班地按着节气的步子走,没有一丝违逆的行为,该冷就冷,该什么节气就什么气候。秋天带着一股凉气,把天地吹得冷嗖嗖的,一夜霜降之后,枫叶红了,紫椴、水曲柳、榛树、柞树也黄了,层林尽染。  而南方的秋与之比较起来,显得急促,短暂,仿佛是
期刊
圖|摄图网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如北京的四合院、山东的海草房、广东的镬耳屋、陕西的窑洞、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等等。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类民间力量主导修建的民居防御性建筑,如福建土楼和广东碉楼,它们又有哪些故事呢?
期刊
《Fanad Head》,北爱尔兰的Fanad Head 灯塔,世界十大最美灯塔之一《里斯本的荣光》,葡萄牙里斯本的街道《印加人的一天》,秘鲁库斯科附近的印加人正在耕种,他们以高原为荣,拥抱阳光和大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人生!Q:旅游世界 A:梅尔凯奇  Q1:您是怎么与摄影结缘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旅行摄影师的?  A:年少的时候我就一直怀有环游世界的梦想,当我开启自己梦想的时候,最初的我和许多旅行爱好
期刊
渤海国际会议中心  渤海国际会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由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和北京首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占地面积33.3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中心”东邻(万亩)曹妃湖和唐曹高速公路,西面与双龙河、金熊国际高尔夫球场、唐海湿地及鸟类自然保护区相邻,距北京市230公里、唐山市65公里、唐海县城20公里、距曹妃甸工业区24公里。“中心”是集住宿、
期刊
《喬治湖》,斯蒂格利茨,1923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是世界摄影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是一位身兼各派的全才摄影家。他改变了整个摄影史,是现代摄影的开创者,被后来的摄影艺术家们尊称为“现代摄影之父”。而他在纽约拍摄的那张名为《终点站》的照片也被人们认为是现代摄影史的第一张摄影作品。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霍博肯,是德国犹太移民爱德华·斯蒂格利茨(Edward Stieg
期刊
春华秋实,这是—个美丽的收获的季节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是关于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教育文化的一种文化的集合。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反映并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品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