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培竣:从一怀葡萄洒开始探索世界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世界:您是怎么与葡萄就结缘的?是喜欢喝葡萄酒吗?


  袁培竣:我小时候对酒精饮料不是很感兴趣,父母酒量都不好,家里也没有喝酒的氛围,后来随着社交活动增多会经常喝一点酒,但是酒量真的比较渣,相较于辛辣的白酒,葡萄酒还比较容易下咽,醉的也没那么快,又不像啤酒大口灌那么辛苦,所以对葡萄酒还略有好感。之后开始主动尝试葡萄酒,发现葡萄酒的种类和风格太多了,似乎每次喝到的酒都不一样,味道也不太一样,就很想多了解一些,直到有机会系统学习。

旅游世界:您是怎样学习葡萄酒知识的?


  袁培竣:最初是自己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络找一些文章看,后来发现自己探索起来效果不佳,进展也很慢,直到发现有葡萄酒的课程可以学习。于是2009年初报了某葡萄酒教育机构的初级课,没过几个月,初级课学到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好奇心,接着又报了美国ISG国际侍酒师课程,没想到最后以98分(满分100,只错一题)通过了考试,创了全国纪录并保持至今。接着就收到了很多offer,不过都是各大公司的销售岗位,觉得自己实在不擅长做销售,在启蒙老师的建议下,通过了这个机构的讲师认证,做了葡萄酒讲师。
  随后又参加了WSET,CAFA等国际机构的各级课程,以及各类产区课和大师班,也拿到了相应的讲师授权。同时也经常参加各类酒会,以及全国各地的精品酒展。
  近6年因为承办各种盲品赛事,组织了很多盲品课程和训练,后来自己也参与到比赛中,通过盲品训练迅速提升了自己对葡萄酒的认识,在没有酒标和外界信息的干扰下,才能纯粹的去了解一杯酒背后的风土和种植酿造情况,真正的读懂酿酒师的用意,所以盲品也是特别推荐给大家的学习葡萄酒方式。

旅游世界:葡萄酒最吸引您的原因是什么?


  袁培竣:葡萄酒不仅仅是简单的酒精饮料,它背后的风土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是最吸引我的。还有就是葡萄酒的丰富多样性,世界上有众多产酒国和产区,众多的酒庄和酿酒师,加上不同的年份,不同的酒款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能见到的葡萄酒就好像遇到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每次喝到不同的葡萄酒也是值得珍惜的缘分。

旅游世界:葡萄酒对您的人生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袁培竣:藉由葡萄酒这扇门,打开了我通往整个世界的路径,从杯中的葡萄酒这个点出发,让我了解到这款酒背后的人文风情和历史传统,了解到不同产区地质地貌和气候气象的巨大差异,了解到科发学展和技术进步对于传统理念的冲击,也了解到全球消费者口味变化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这一切都让我获得了很多满足感,也同时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所以,另外一个方面,学习和品鉴葡萄酒的过程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很多朋友可能会说:对我自己还不了解吗,全世界最了解自己的只能是本人啊!可是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在学习葡萄酒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喜欢的酒款或品种会变,随着你品鉴过的酒款越来越多,会发现原来让你钟情不已的某个品种或产区的酒,现在对你毫无吸引力,过去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酒反而是你现在的最爱,而这些酒本身并没有本质变化,变化的是你自己,可能是年龄导致身体的变化引起的,可能是经历和心态不同,甚至是因为品鉴环境亦或是一起喝酒的人不一样了,总之,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自己的某些改变,基于一些未曾引起你注意但真实发生在你身上的经历。
  十一年前我也未曾想过会成为一个葡萄酒讲师,更不曾想会在数十个城市留下足迹并收获上千学员,很多学员也成为了朋友,还有参加各种品酒活动、盲品比赛结识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加上尝过几万款酒带来的美好体验,这是我通过葡萄酒获得的最大的收获。

旅游世界:很多人都认为品酒师是—个神秘的职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工作吗?


  袁培竣:品酒师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葡萄酒行业的细分领域有着不同的叫法:从源头的生产环节上来说,葡萄酒的生产者也就是酒庄或酒厂,有酿酒师来负责酒的生产和把控品质;从贸易环节上来说,进出口公司和销售公司,有采购顾问或产品总监来挑选葡萄酒;从市场推广方面来说,知名品牌有品牌大使来负责组织品牌活动推广产品;从葡萄酒教育领域来说,有葡萄酒讲师来给大家传授葡萄酒的相关知识;在最终的葡萄酒消费环节,比如高档餐厅,有侍酒师来给顾客提供餐酒搭配建议,并对酒窖进行管理。
  所以大家常说的品酒师很可能只是以上职业当中的某一种。

旅游世界:品酒师需要特殊的天赋吗?是不是需要特别灵敏的嗅觉味觉,很多东西都不能吃呢?


  袁培竣:确实,嗅觉和味觉是品酒最重要的感官,但是品酒師也都是正常人,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通过长期的训练把自己的嗅觉和味觉调整到适度灵敏的状态。所以其实多数人只要不是生理问题都可以做到,当然这需要通过学习正规课程来训练。品酒师们平时各种菜也都要吃,因为餐酒搭配是消费者品鉴葡萄酒的最终意义所在。所以我们会乐于尝试世界各地的美食,当然有些口味太重的,特别刺激的食物平时要少吃。所以并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品酒师不可以吃辣、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喝咖啡等等。当然,我们在正式的品鉴会之前会尽量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一个灵敏的状态。

旅游世界:如果我们对葡萄酒有兴趣,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葡萄酒呢?


  袁培竣:最好的方式就是上课,选择国际正规机构的课程。有人说现在获取资讯那么容易,在微信和抖音上跟着大咖们学学就行了,还用花钱上课吗?其实不然,现在自媒体发达,很多所谓“专家“大咖”根本就不专业,时至今日,仍然还有很多人在传递诸如“喝之前摸摸酒瓶底,凹槽越深酒越好”、“酒精度数越高酒就越好”、“螺旋盖的酒不好都是便宜货”等错误信息。这让想入门的爱好者们无从分辨,学了半天结果很多都是错的。另外,上课可能一次集中品鉴10款20款葡萄酒,而你所付的学费如果自己去超市购买的话,可能只能买到其中的几瓶而已,并且没有人帮助你来建立感官标准和校正感官体验。所以,这些真假不一的碎片化的知識并不能给你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自己摸索效率低,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会比上课要多的多。
  千万不要相信某些人说的:自己多喝点自然就懂了,根本不用上课去学。这跟读书无用论是一样的,可以说,劝别人不要去学习的人不是坏,就是蠢。
  除此之外,多参加品鉴会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检验上课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建议参加盲品活动和比赛,会让你迅速提升对葡萄酒的认识水平。看起来葡萄酒的体系有点复杂,各种新名词也很陌生,但是葡萄酒本身会给人带来很多快乐,探索学习葡萄酒的过程也充满趣味,会结交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旅游世界:你认为中国葡萄酒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袁培竣:中国现在的葡萄酒市场已经有相当的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供给端,国产葡萄酒的品质有了长足进步,很多优秀的产区已经开始稳步发展,从过去的追求产量向追求品质改变,有很多国产精品酒在世界大赛上获奖,但是整体来说,性价比跟进口葡萄酒还有差距,如何提升品质降低成本是国产精品葡萄酒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消费端,通过多年的市场培养,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且稳定的葡萄酒消费群体,但是在整个酒水市场上葡萄酒占比还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参差不齐,定价不够规范,各种所谓“专家”的言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不敢放心购买。所以,一方面应该提倡理性饮酒、健康饮酒的观念,摒弃拼酒、劝酒的陋习,同时给消费者提供学习葡萄酒知识的机会,让消费者有一定的分辩能力;另一方面,也得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葡萄酒销售人员和侍酒师,带给大家美好的品饮体验。所以对于我们葡萄酒教育工作者还是任重道远。

旅游世界: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之前品尝过的最难忘的酒是哪一款吗?


  袁培竣:这十几年前前后后也喝过几万款酒了,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德国顶级名庄Egon Muller的Auslese长金帽拍卖版甜白,产自欧洲大陆最寒冷的产区之一,但是有非常浓郁的芒果、山竹等热带水果香气,有着完美的酸甜平衡,凌厉的高酸度让人欲罢不能,30秒以上的回味,可以说是一滴入魂!
其他文献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到一张老照片想起的——照片中有几个年轻的上海女医务人员,为了保卫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无反顾地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医疗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殊死较量。我边看边想,这些普通的女医务人员,都有家庭,有父母,有爱人,有的可能还有孩子,但这一次离别,生死未卜,她们最后是否平安回国,也不得而知。她们图的是什么?我想,引出了一个观点,这就是一种可贵的家国梦
期刊
在群山连绵的鲁中腹地,有一座秀美的山城——博山。这里古称颜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座“精雕细琢”“琉光璃彩”的魅力山城。  博山的文明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齐鲁两国的分界线。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在博山境内长达78公里。  这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三面云山一面城,一江春水穿城过”,集“山、水、林、泉、洞”之胜,汇寺、庙、宫、观、门之优。  博山文化遗存浩繁,这里
期刊
说起米轨小火车,首先要说一下个碧石铁路,它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民营铁路,全长177公里,从个旧经碧色寨到石屏。于1915年开工建设,1936年全线竣工通车,又于2003年暂停客运。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2015年,在个碧石铁路开建100周年之际,建水古城小火车于5月1日在个碧石铁路建水东至团山间线路改造后的米轨铁路上开行,设有临安站、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和团山站四个站点。  临安是建水的旧称,临安站
期刊
近几年,国内的葡萄酒饮用风气方兴未艾,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对于国别产区以及品种等级的理解也更加成熟,不再一味地追求知名又难辨真假的名庄,而是开始追寻具有产地特色又具有性价比的酒。此时,如果有人要我推荐一个曾被低估(品质和价格上)的国别,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大家试试葡萄牙的葡萄酒!  虽然这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带有“葡萄”两个字,但提到葡萄酒的时候,国内的消费者们却很少想到它,甚至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原来这
期刊
穿越数载,承载乡情  7053可谓是“老古董”了,已运行40多个年头。40多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趟绿皮慢火车的身份也几度变迁。  起初,这列火车是为了方便铁路职工上下班而设的通勤车,当时山区的交通很不方便,尤其是冬天下大雪后,山路通行不便,安全准时的小火车便成了不少村民们出行的首选。渐渐地,这趟车就成了山区百姓出山、进山、赶大集、走亲戚唯一的交通工具,列车上常能看到挑着担子的
期刊
2008年,拍摄于云南红河州,赶集的农民  朱宪民,山东省濮城人(现河南省范县),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中国纪实摄影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摄影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摄影家中,少有像朱宪民这样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并且以朴素、自然、忠实于生活的态度,记录平民百姓生活的。最可贵的是,不管他的生活处境、社会地位有着怎样的变化
期刊
每次中國铁路大提速,都会淘汰一批“绿皮车”,如今只有在支线、偏远地区以及春运期间,还能看到“绿皮车”的身影。  这些时速几乎都在100公里以下甚至更慢的绿皮火车,带领我们穿越鲁中山脉,走过大凉山腹地,漫游广袤旖旎的边疆,驶过一望无际的草原,探访不为人知的边城古镇,邂逅闪耀着历史光辉的文化记忆……  踏上中国最美的绿皮火车,开启一场别样的旅程。伴随着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撞击声,打开车窗欣赏沿途的风光美
期刊
艺术最终是走向哲学,不是变成哲学。当你考虑时代与世界,脱离金钱的束缚,洒脱一些,艺术形态成了崇向自由的生活方式,寻一些心灵契合的人,我们席地而坐,讨论着文明、思想、写意……一种微妙的感觉、打动着心灵:一种真实的美?不可言传的精致况味:一种魄争之光,照耀我们以后的路。Q:旅游世界A:潇光  Q1:在众多摄影门类中,为何喜欢人像摄影?  A:在众多摄影门类中,我个人觉得肖像摄影是最难拍摄的,也最具有挑
期刊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很多人認为,日本早期的文明,文化,政治,经济,人文思想等大都源自中国,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中原文明鼎盛的时代。但发展至今,日本的文化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尤其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上展现出的文化,甚至有些看不懂了。  就像有些网友所概括的那样:我们中国爱看花开,欣欣向荣,日本偏爱花落,侘寂物哀;中国爱吃热食,饱腹暖心,日本饮食生冷,刺身寿司;中国婚嫁大红,张
期刊
Q:旅游世界A:鬼微  Q1:您是什么時候开始从事儿童摄影的呢?  A:从2013年,我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开始的。  Q2:从事儿童摄影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把儿童摄影拍得好的人却很少,因为儿童相比成人而言.有更多的不可控性,拍摄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多,您为什么会选择专注从事儿童摄影?  A:摄影一直都是我的一个爱好,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会拍一些,后来有了孩子后,我为了记录他的成长,开始专注拍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