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搭一座思维的阶梯小题大做,搭一座思维的阶梯

来源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阶思维对数学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对高阶思维的理解及培养策略,结合三年级的学情和具体案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做法。

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称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具体到数学领域,就是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传意能力和构思能力,体现思维的问题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我一直在思考:在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班教学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保证了中下层学生的正常教学,又能培养优生的高阶思维?

一、解決问题从“问题”入手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从已知的数学信息中提炼数量关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而引导学生由问题出发,逆向思维,寻找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再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则是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例如: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9米,面积是63平方米。另一块正方形菜地的周长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相等。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由问题“求正方形的面积”出发去思考: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转化为求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

→(转化为求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

→(转化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转化为求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

(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为已知数学信息)

由未知走向已知,打破了“程序化”的解题套路,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成功感。

二、数形结合,提升探究能力

相对文字表述来说,图形表述更加直观。画图只是一种手段,借助图形来进行数学思考才是目的,将数学情境转化为图形,将数学问题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之间的关系,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数量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3厘米,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就增加3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在图上标出相关的信息,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学生出现两种解答方法如下:

方法一:

长方形的长:36÷3=12(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2×(12-3)

= 12×9

=108(平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方法二:

正方形边长:36÷3=12(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2×12-36

=144-36

=108(平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这类题型进行变式、提升。

例如:一个长方形,如果仅把它的宽延长2厘米后,面积将增加20平方厘米;如果仅把它的长延长3厘米后,面积将增加18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摘自期末调研卷)

变式练习能使得学生从单纯做题的状态中“跳出来”,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审题能力、联想能力。类似这种数形结合又富有思考性的题目,学生借助画图,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让学生对自己的策略会更清晰更有逻辑,在这个过程中无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开放思考,发展发散思维

多角度思考就是让学生在问题面前不是局限和满足于从一个角度去找答案,而是从两三个,甚至是更多的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因此,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广阔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求图形涂色部分的面积。

学生有四种不同的解法,每一种解法都能有理有据地表达。

方法一:(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它们的和)

(10-4)×4

=6×4

=24(平方厘米)

(12-4)×4

=8×4

=32(平方厘米)

24+32=56(平方厘米)

方法二:(把两个涂色的长方形合并成一个大长方形)

﹝(10-4)+(12-4)﹞×4

=(6+8)×4

=14×4

=56(平方厘米)

方法三:(用整体的面积减去空白小正方形的面积)

10×4+(12-4)×4-4×4

=40+32-16

=56(平方厘米)

方法四:(用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加上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再减去2个空白正方形的面积)

10×4+12×4-4×4×2

=40+48-32

=56(平方厘米)

同一道题,教师善于有目的地引导,恰当地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养成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每当解决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

始于深度教学,行于深度思考,小题大做,为学生搭建一座思维的阶梯,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智慧与灵动,让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都能真正体会到“进步和成长”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下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时,笔者将学校提出的“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贯穿其中,以学生为本,利用小组研学、互学,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实践表明,“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技术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基本素质方面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自信是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感觉后所拥有的一种人生态度,是逐渐积累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拥有自信,教师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的经验,体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和感觉,并因此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信。我们在人的这段岁月中不仅仅有坦路与鲜花,有时候还会遇到坎坷与荆棘,自信心是每一个人最终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只要我们以自信为伴,没有任何战胜不了的困难,必将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让学生受用一生。我们的学生有追求、有理想,对未来充满自信、充满希望,这是走向成功的开始。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给予激励,让学生
期刊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农村学校的学生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教师要善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本文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着重研究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如何在农村学校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并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期刊
[摘要]教学就好比“挠痒痒”,在开展教学之前,我們要精准地掌握学生的“痒”处在哪儿。学生思维的养成是有步骤的,教师的教学只有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设置层次递进的一个个小目标,才能够让学生通过一个个低台阶顺利走到目的地。评价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对我们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是生动的有感情的人,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要想各种新花招,更要融入感情。一、教学评一致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为了拿高分,大多是被动地通过机械记忆强行接受科学知识。长期下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也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中职物理学科的教学面临着时代发展的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大力应用信息化手段,能够适应新生一代的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多样性、高效性、探究性的渴望,快速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科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及时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反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期刊
[摘要]时而除法,时而变身小数(整数),时而化为比,分数不仅有自己的属性特征(分数属性),还有其它的不同属性,“三头六臂”,变幻莫测。一些孩子认识分数时往往记其形、忽其意,只看表象而不知内在的具体原因,于是碰到分数的四则计算时极易出错。学生需要对分数有全面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各种多变的情境中对分数本身加以分析和判断,做出相应的理解,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对分数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是小学高段学好数学的一个关键知识点。我在多年教学经验中发现,不少孩子小学毕业了,对于分数的认识、运用还存在很多模糊认识,还有不少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快速判断有机物分子(或离子)芳香性的方法,并结合实例描述了应用此方法判断有机物芳香性的基本步骤,应用此方法对多种分子(或离子)中芳香性进行解析,所得结论与实际结果相一致,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机物芳香性是学生学习大学有机化学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有机化学中,很少有一个概念像芳香性一样有如此高的引用频率,也很少有类似的概念能引起如此多的争议[1][2]。“芳香”一词最早是用于形容一些有机物独特的气味,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有机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比如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培育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红色歌曲蕴含着特殊的时代背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革命精神,体现着革命精神传承和文化底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红色歌曲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作为音乐教育人更应将红色歌曲融入高中音乐课堂,通过运用丰富的红色歌曲文化资源,强化红色歌曲育人功能,培育高中生爱党、爱国和爱人民的家国情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往往会因为家中第二胎的来临而感到失落,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曾经活跃爱学的孩子变得消极厌学。本文讲述了笔者帮助方佩瑗同学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找回自我的成长故事。2016年前出生在“独生子女”大背景下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在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吃饭、穿衣、睡觉、上学,父母全程陪同,一人有要求,全家就呼应。游戏机之类的玩具、小说之类的课外读物、钢琴课等艺术类的培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的童年是万千宠爱的,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但2016年1月1日修订后
期刊
[摘要]钱学森先生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总结得到的。”学生的数学错误是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的宝贵资源。一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有注意力品质障碍、习惯不良、知识缺陷及方法不当、思维定势等错误,如果只是机械性地重复着“错题—改正”这一现象,并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学习。寻找错误原因,究其根本,厘清数学知识的内涵,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有效解决错误,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数学应用逐渐扩展深入科学技术领域,数学计算对科技飞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计算也与人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