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有助于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改善。本文对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 分层教学模式 应用设计
  从近年来的教育环境看,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学推进的过程中,这种新式就逐渐为教育提供保障,而其中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内,都展示出其强大生命力。而为了更好地保证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更熟练地掌握其中应用技巧,必须从教学手段上进行相应的分析解答[1]。下面针对分层教学进行讨论。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
  所谓分层教学方法,从基本定义说,就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人承受能力进行的分层次教学方法,这其中包括在不同层次环境下的个体化教学要求,并以此给予相应的辅导教学,从侧面,为其评价及教学形式提供更优质的改革策略。这一教学形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给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课程,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的日常工作中,逐渐代替原有的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因此在进行现代化的应用教学改革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必不可少,而其中应用现代信息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就显得更为必要[2]。其必要性就有如下特征。
  1.多元化的目标需要分成教育。不得不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同层次人才需求问题,都需要不同的技能掌握,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这些问题的使用规律率,就需要通过不同人对素质的表现上进行综合性提高,并以此改善对基本信息数据有效性上的合理化创建[3]。而在情感上,学生的自我修养及能力都有差异,那么一刀切或者一锅煮的教学模式,都将严重影响不同学生的个体能力成长。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现有的教学模式来说,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2.计算机基础掌握能力上的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学。对于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地区环境所导致的基础效果问题,也将产生个体上的不同水平差异。就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所接触的基本教学问题看,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家庭、操作水平、个体、兴趣及自控等多个方面及而其中影响最大的问题,在于家庭的影响差异。对于操作水平、个体兴趣等方面,则能够通过后天学习进行弥补。
  3.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标准问题,需要通过分层控制确保其在心理学教学上的明确表达,并改善个体智力发展情况的自我成长。对于部分自身能力较差的学生,其在学习中,可能与其他学生之间有一定差异,那么采取合理的科学化教学改良,就可突出在不同环境下的自我控制,以此改善对基本教学处理措施的自我调控[4]。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现代化初中教学中,应用已知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性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有效分层。
  1.对于学生个体的分层。这一问题主要针对于学生个体差异问题,通过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有效分化,更好地完成在基本结构知识教学策略上的控制,并一次改善对知识结构教学形态上的测试控制,从而实现在研究理论形式上的合理调控[5]。而在教学中,教学班级就可以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要求,在接受同等次的课程教学以后,根据学生的个体能力进行划分,并细化教育。
  2.教学结构上的分层教学。这一情况主要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分层学习,以学作为基础目的,并改善学生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差异而导致的学习能力差异,并针对其强弱项目进行针对性课程调整控制,以此改善现代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诸多层次不同上的合理化调整,以此进行改进,从最根本的策略上实现对综合教学行为的有效改革。
  通常情况下信息基础的操作时间在整个课堂中占到70%,对于学生来讲必须做到多练,只有多练才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在将一个文件从A盘复制到D盘这方面内容学习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低层次学生则可以掌握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实现复制即可,但是对于高层次学生则需要掌握多种复制方式,对于中层次学生则掌握两三种复制方式即可。对于提前完成本节课操作内容的学生,在本节课教学中则可以担任教师助手或者辅导员,对于还没有完成的学生则可以提供相应帮助,这样不但有助于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而且能够锻炼学生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教学目标上的分层教学。基于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个体特点分层,制定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知识及技能有明确的认识[6]。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高层次学生不但要理解透彻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同时必须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在实现能力目标上,重点是提升学生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及操作上的实践能力,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加强亲身体验,在课后习题布置同样为高层次习题;对于中层次学生来讲,首先需要透彻理解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能力培养目标中,主要是加强操作技能培养,并且有效确保掌握的知识能够达到教材的具体要求;对于低层次学生来讲,重点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模仿性地完成相关操作。例如在《打字练习》中,低层次学生需要严格依照键盘指法,将26个英文字母正确输入;中层次学生则需要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并且快速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高层次学生则需要正确掌握键盘指法,并且以每分钟30个以上英文字母的速度正确输入26个英文字母及10个阿拉伯数字。
  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成为影响的根本,我们从现代教学中的地位情况看,由于原有的传统学科的特殊性作用问题,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在根本措施上的有效创建,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看,发展的根本,在于对基础形态结构的教学问题。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的综合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对基本教学策略的深化改革。对于今后的实践性教学方案的推进,分层教学方法将成为主要教学法则,以此进行教学改革,是推动现代教学人性化教学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孙树森.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44,132.
  [2]朱娜.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5):74.
  [3]李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胡为敏.巧设任务,分层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2):146.
  [5]颜丙晗.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界,2014,(29):58.
  [6]师海燕.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14):338.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现代职业学校管理"的需求,在系统调研、科学论证、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融合物联网技术与传统技防技术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多系统多业务融合的平安数字校园"1123"工程。该工程广泛采用包括IP视频监控、RFID、传感器、无线报警、人员定位跟踪、红外电子周界、二维码、手机移动终端管理等安防产品与物联网技术,建立一套完善、可靠、稳定的"感知校园"智慧安防系统,将需要保护的对象延伸和扩
本文以“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为例,以探索中职单片机技术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分析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实践探究两者相结合的
背景: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itic seizures,NES),既往也称为假性癫痫、癔病样癫痫等,是指一段发作性的运动、感觉的改变或者类似癫痫的发作,但它们并不是由于脑内异常放电所引起
摘 要: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成为农村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必须得到农村学校的重视。要明确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强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性,探究教学资源库模块的构建模式,强化资源库建设的科学性,确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步骤,强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范性。  关键词: 学科教学资源库 信息技术环境 建设原则 建设步骤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一切
分析了两系杂交稻晚造早穗现象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初步得出早穗与秧苗期的高温及高温日数有密切的关系。两系杂交稻秧苗期积温≥826℃时会发生早穗,秧苗期积温≤750℃时一般不会发生早
水煤气变换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反应体系,它可以去除H2中少量的CO而被应用在质子膜燃料电池中.然而关于水煤气变换的反应机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为阐明其反应机理,本文采用密度泛
甘蔗喷施益微效果初探本文得到陈久云、陈国信、张金雨等同志指正,特此致谢!收稿日期:1996-12-03付冬姬(仙游县农业局351200)益微是北京农大植保生态工程所和国家推广项目增产菌研究中心共同监
摘 要: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技能、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计算机教研组尝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理解并自如应用课程知识,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作者以《flash动画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 《flash动画》设计 任务驱动 小组合作探究  《flash动画设计》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
试验表明,父本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发苗快,成穗率高,颖花数多,有利于各期父本的协调生,培养父本大穗,延长供粉时间。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ale sterile bed of seedling culti
摘 要: 巧借故事情境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促进其信息技术课的全面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灵活设计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增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故事情境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