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为了创建学生网上学习的环境,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库,将平时自己上网搜索到的资料放在资源库中,供学生浏览。然后,每教一个新的单元,都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该单元的作者、作品,并要求他们把资料筛选、分类、整理,拷入资源库,进行共享。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以各种身份去网上搜索。例如,教《黄山记》一课,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去网上搜索黄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旅游路线,了解黄山的雄奇伟大;教《钱》,让学生以金融家的身份去网上搜索钱的演变历史以及由钱的形式反映出的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价值观念、科技水平等;教《呼唤生命教育》一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网上串组血腥画面,搜索自杀或他杀案例给家庭、亲人、朋友带来的巨大痛苦,强化理解生命的重要,珍惜生命!网上学习,扩大了学生学习视野,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学习。在自主性学习中,我们教师的身份应该是指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评价、鉴赏、反思,让他们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层次。如搜索作家,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作家”评价和“走近作家”的采访,还可以让学生网上讨论,各抒己见;还可以建立班级网站,创建学生的个人网页和发表园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有限园地引向无限园地。有一本书写到:站在门槛上,至多可以看到一个院子;站在屋顶上,至多看到一个村庄;站在泰山上,才会看日出;而网络,不仅让人看到一个屋子、一个村庄、一次日出,而且让人“一览众山小”,看到五大洲、四大洋,看到整个世界。
二、贴近社会生活自主学习
学生生活在火热的社会实践和生动的现实环境中,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也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我们可设计一些围绕时事热点的开卷作文竞赛和课题研究。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生命、环保、科学双刃剑、终身学习等。我们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布置学生围绕某一热点准备一周,四人一组进行社会调查或上网查资料,然后合作写出相应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进行两次开卷征文活动。各小组写出了很有分量的文章。樊婉玲一组以一群小作者盼望听一场“森林音乐会”为线索,深刻地提出了当今“先建设后治理”,造成大肆砍伐,环境被破坏,导致鸟类稀少,甚至消失的严重后果,呼吁人类必须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沈春玲一组以寓言的形式写了一篇《垃圾的对话》的文章,写了一堆垃圾在垃圾筒之外的对话。文章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类要美化环境就必须有自觉保护环境、科学分类垃圾的道理。这样把社会重大的问题寓于语文实践中,不仅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教育,而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题研究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板块开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围绕社会大事开展一些课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自我发展”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自己确立一些社会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小小公车看世界》、《2010年亚运在广州》、《世博会在上海》等。学生们自主探索、自我评价,最后以论文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许多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他们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这些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把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有机结合,把课堂和社会有机结合,把个人研究和小组研究结合起来,这是自主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和有效途径。
三、依托兴趣活动自主学习
语文兴趣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它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参与下的一种学习活动。兴趣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能力、智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可让学生自我设计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活动的形式包括:(1)自制自编教学资料(网络的、各种文献),可命名为“我们的资料库”。(2)故事会,学生可用三、五个词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自编自演,自己评价,可美其名为“快乐的故事园”。(3)我做小老师,由课代表组织语文自学课,自己制定计划,自我批改,自我总结,可称之为“乐在教坛”。(4)自制教具,自制试卷。学生在复习时,完全可以以4人为小组自制试卷,各基础题分到个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小组开展竞赛,选出最好的一套试题,作为全班测试的试卷。(5)文化快餐。利用课余时间,叫学生们或摘抄,或设计一些精神小餐。如,“高山流水”栏目,用几个词语连成句子;“源远流长”栏目,巧用诗词名句写一段文字;“麻辣小炒”栏目,自编幽默笑话。这种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自主学习要求师生用科学家探索科学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勤于钻研的精神,去研究学科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创建学生亲自体验和开放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拓宽视野,开发智力,增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韦 雄)
为了创建学生网上学习的环境,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库,将平时自己上网搜索到的资料放在资源库中,供学生浏览。然后,每教一个新的单元,都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该单元的作者、作品,并要求他们把资料筛选、分类、整理,拷入资源库,进行共享。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以各种身份去网上搜索。例如,教《黄山记》一课,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去网上搜索黄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旅游路线,了解黄山的雄奇伟大;教《钱》,让学生以金融家的身份去网上搜索钱的演变历史以及由钱的形式反映出的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价值观念、科技水平等;教《呼唤生命教育》一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网上串组血腥画面,搜索自杀或他杀案例给家庭、亲人、朋友带来的巨大痛苦,强化理解生命的重要,珍惜生命!网上学习,扩大了学生学习视野,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学习。在自主性学习中,我们教师的身份应该是指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评价、鉴赏、反思,让他们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层次。如搜索作家,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作家”评价和“走近作家”的采访,还可以让学生网上讨论,各抒己见;还可以建立班级网站,创建学生的个人网页和发表园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有限园地引向无限园地。有一本书写到:站在门槛上,至多可以看到一个院子;站在屋顶上,至多看到一个村庄;站在泰山上,才会看日出;而网络,不仅让人看到一个屋子、一个村庄、一次日出,而且让人“一览众山小”,看到五大洲、四大洋,看到整个世界。
二、贴近社会生活自主学习
学生生活在火热的社会实践和生动的现实环境中,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也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我们可设计一些围绕时事热点的开卷作文竞赛和课题研究。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生命、环保、科学双刃剑、终身学习等。我们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布置学生围绕某一热点准备一周,四人一组进行社会调查或上网查资料,然后合作写出相应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进行两次开卷征文活动。各小组写出了很有分量的文章。樊婉玲一组以一群小作者盼望听一场“森林音乐会”为线索,深刻地提出了当今“先建设后治理”,造成大肆砍伐,环境被破坏,导致鸟类稀少,甚至消失的严重后果,呼吁人类必须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沈春玲一组以寓言的形式写了一篇《垃圾的对话》的文章,写了一堆垃圾在垃圾筒之外的对话。文章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类要美化环境就必须有自觉保护环境、科学分类垃圾的道理。这样把社会重大的问题寓于语文实践中,不仅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教育,而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题研究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板块开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围绕社会大事开展一些课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自我发展”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自己确立一些社会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小小公车看世界》、《2010年亚运在广州》、《世博会在上海》等。学生们自主探索、自我评价,最后以论文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许多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他们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这些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把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有机结合,把课堂和社会有机结合,把个人研究和小组研究结合起来,这是自主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和有效途径。
三、依托兴趣活动自主学习
语文兴趣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它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参与下的一种学习活动。兴趣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能力、智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可让学生自我设计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活动的形式包括:(1)自制自编教学资料(网络的、各种文献),可命名为“我们的资料库”。(2)故事会,学生可用三、五个词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自编自演,自己评价,可美其名为“快乐的故事园”。(3)我做小老师,由课代表组织语文自学课,自己制定计划,自我批改,自我总结,可称之为“乐在教坛”。(4)自制教具,自制试卷。学生在复习时,完全可以以4人为小组自制试卷,各基础题分到个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小组开展竞赛,选出最好的一套试题,作为全班测试的试卷。(5)文化快餐。利用课余时间,叫学生们或摘抄,或设计一些精神小餐。如,“高山流水”栏目,用几个词语连成句子;“源远流长”栏目,巧用诗词名句写一段文字;“麻辣小炒”栏目,自编幽默笑话。这种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自主学习要求师生用科学家探索科学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勤于钻研的精神,去研究学科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创建学生亲自体验和开放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拓宽视野,开发智力,增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