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民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网民所占比例较高,达到90.5%。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45份,其中男性公民550位,女性公民395位。每周上网时间1小时以上的网民有855位,其中男性网民有515位,占男性被访者的93.6%;女性网民有340位,占女性被访者的86.1%。从男女网民比例来看,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按照职业分类来看,学生中网民平均比例为92%,其中男性为91.7%,女性为92.3%,两者基本持平;专业技术人员中网民平均比例为93.8%,其中男性为100%,女性为83.3%,男性专业技术人员经常上网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党政干部中网民平均比例为83.3%,其中男性为84.0%,女性为82.6%;其他职业中网民平均比例为92.6%,其中男性为95.3%,女性为88%。四组中,专业技术人员经常上网的比例最高,党政干部比例最低,说明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较娴熟,党政干部较少上网将可能影响政务信息的网上及时公开和电子政务的顺利推行。
二、网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信任程度
在被调查网民中,有14%的人认为政府的网上政务信息可信,73.1%的人认为政务信息基本可信,只有12.9% 的人认为信息不可信,说明网民总体对政府网上政务信息公开的信任度比较高。调查也发现,女性网民对政务公开的信任度要低于男性网民,认为网上政务信息可信的为7.4% (男性为18.4%),不可信的达到14.7%(男性为11.7%)。从职业分类来看,学生对网上政务信息的信任度最低,认为可信和基本可信的仅有73.9%;党政干部对网上政务信息的信任度最高,认为可信和基本可信的达92.5%;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其可信和基本可信的为84.4%,其他为90.5%。
三、网民网上议政行为及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平均只有41.5%的网民参与过网上的政治社会等热点问题讨论,其中男性网民参与比例为49.5%,远高于女性网民29.4%的比例,这说明网民网上政治参与的程度还有限,但男性网民网上参政的热情要高于女性网民。从职业分类来看,参与网上政治社会等热点问题讨论的网民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达到48.9%;学生比例最低,只有34.8%;党政干部和其他人员参与也比较有限,分别为37.5%和41.3%。调查显示,网民网上议政的参与途径主要是网上论坛(BBS)、博(播)客和政府网站,所占比例分别为29.7%、24.1%和20.3%,尽管登录政府网站议政的网民仅占1/5左右,但政府网站的作用已在逐渐显现。
四、网民政治参与的程度
调查显示,48.5%的网民在网上看到切身利益相关信息时会发表意见,有46.2%的网民对这些信息只是看看而已,甚至有5.3% 的人不关心这些信息。从性别来看,男性网民对利益相关信息发表意见的比例为50.5%,要高于女性网民45.6%的比例,說明男性网民更乐于在网上发表意见。从职业类别来看,学生发表意见的最少,只有26.3%,党政干部发表意见的最多,达到60%。调查显示:当网民在网上进行利益表达未能引起反应时,网民会进一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广泛发贴和联合网友讨论等形式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其比例分别为26.4%、18.0%和14.0%,仍有41.6%的网民对此无可奈何,说明网民对于官方网站的民意沟通和利益协调作用有了一定认识,但仍有大量网民没有考虑通过网络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从性别来看,男性网民更多地利用访问官方网站等网络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其比例达到61.4%,46.4%的女性网民没有利用网络维权的意识。
从职业来看,学生访问官方网站表达利益诉求的最少,仅有7.4%,表示无可奈何的最多,达到59.3%;党政干部访问官方网站表达利益诉求的最多,达到40.9%,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为31.1%;社会其他人员则更多是通过网上讨论、发帖等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调查显示:仅有36.3%的网民想到过通过网络维权,女性网民想到通过网络维权的更少,仅有27.9%。从职业分类来看,学生想要通过网络维权的最少,只有21.7%,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通过网络维权的意识较强,均在40%左右。调查显示:在政府征求决策意见和建议时,总计约35.1%的网民会积极参与。从性别来看,有59.2%的男性网民和33.8%的女性网民选择关心但不参与,4.9%的男性网民和32.4%的女性网民对此视而不见。从职业分类上看,积极参与决策意见的学生最少,仅有8.7%,党政干部最多,有52.5%;关心但不参与的学生最多,达87%,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有53.3%,说明党政干部参政议政的意识比较强,学生参政意识较弱,其他社会人员中有27.0%的人对政府意见征求视而不见,是四类人群中比例最高的。
从职业分类来看,47.8%的学生、45%的党政干部和58.7%的社会其他人员会保持现在的网络参政状态不变,44.4%的专业技术人员会更多进行网络政治参与,说明专业技术人员的参政热情比较高。调查结果总体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男性公民中的网民比例较高,男性网民网络参政议政的人数比较多,对于网上信息的信任度及网络参政热情和参政程度较之女性网民也要高;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知、参与都比较有限,专业技术人员更乐于进行网上政治参与,党政干部对于网上政务信息的信任度最高;渠道不畅和问题解决不及时被普遍认为是影响网上参政议政的主要原因,渠道不畅和参政作用不大是网络政治发展的最大问题,但大多数网民未来都会保持或更多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在被调查者中网民所占比例较高,达到90.5%。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45份,其中男性公民550位,女性公民395位。每周上网时间1小时以上的网民有855位,其中男性网民有515位,占男性被访者的93.6%;女性网民有340位,占女性被访者的86.1%。从男女网民比例来看,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按照职业分类来看,学生中网民平均比例为92%,其中男性为91.7%,女性为92.3%,两者基本持平;专业技术人员中网民平均比例为93.8%,其中男性为100%,女性为83.3%,男性专业技术人员经常上网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党政干部中网民平均比例为83.3%,其中男性为84.0%,女性为82.6%;其他职业中网民平均比例为92.6%,其中男性为95.3%,女性为88%。四组中,专业技术人员经常上网的比例最高,党政干部比例最低,说明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较娴熟,党政干部较少上网将可能影响政务信息的网上及时公开和电子政务的顺利推行。
二、网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信任程度
在被调查网民中,有14%的人认为政府的网上政务信息可信,73.1%的人认为政务信息基本可信,只有12.9% 的人认为信息不可信,说明网民总体对政府网上政务信息公开的信任度比较高。调查也发现,女性网民对政务公开的信任度要低于男性网民,认为网上政务信息可信的为7.4% (男性为18.4%),不可信的达到14.7%(男性为11.7%)。从职业分类来看,学生对网上政务信息的信任度最低,认为可信和基本可信的仅有73.9%;党政干部对网上政务信息的信任度最高,认为可信和基本可信的达92.5%;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其可信和基本可信的为84.4%,其他为90.5%。
三、网民网上议政行为及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平均只有41.5%的网民参与过网上的政治社会等热点问题讨论,其中男性网民参与比例为49.5%,远高于女性网民29.4%的比例,这说明网民网上政治参与的程度还有限,但男性网民网上参政的热情要高于女性网民。从职业分类来看,参与网上政治社会等热点问题讨论的网民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达到48.9%;学生比例最低,只有34.8%;党政干部和其他人员参与也比较有限,分别为37.5%和41.3%。调查显示,网民网上议政的参与途径主要是网上论坛(BBS)、博(播)客和政府网站,所占比例分别为29.7%、24.1%和20.3%,尽管登录政府网站议政的网民仅占1/5左右,但政府网站的作用已在逐渐显现。
四、网民政治参与的程度
调查显示,48.5%的网民在网上看到切身利益相关信息时会发表意见,有46.2%的网民对这些信息只是看看而已,甚至有5.3% 的人不关心这些信息。从性别来看,男性网民对利益相关信息发表意见的比例为50.5%,要高于女性网民45.6%的比例,說明男性网民更乐于在网上发表意见。从职业类别来看,学生发表意见的最少,只有26.3%,党政干部发表意见的最多,达到60%。调查显示:当网民在网上进行利益表达未能引起反应时,网民会进一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广泛发贴和联合网友讨论等形式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其比例分别为26.4%、18.0%和14.0%,仍有41.6%的网民对此无可奈何,说明网民对于官方网站的民意沟通和利益协调作用有了一定认识,但仍有大量网民没有考虑通过网络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从性别来看,男性网民更多地利用访问官方网站等网络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其比例达到61.4%,46.4%的女性网民没有利用网络维权的意识。
从职业来看,学生访问官方网站表达利益诉求的最少,仅有7.4%,表示无可奈何的最多,达到59.3%;党政干部访问官方网站表达利益诉求的最多,达到40.9%,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为31.1%;社会其他人员则更多是通过网上讨论、发帖等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调查显示:仅有36.3%的网民想到过通过网络维权,女性网民想到通过网络维权的更少,仅有27.9%。从职业分类来看,学生想要通过网络维权的最少,只有21.7%,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通过网络维权的意识较强,均在40%左右。调查显示:在政府征求决策意见和建议时,总计约35.1%的网民会积极参与。从性别来看,有59.2%的男性网民和33.8%的女性网民选择关心但不参与,4.9%的男性网民和32.4%的女性网民对此视而不见。从职业分类上看,积极参与决策意见的学生最少,仅有8.7%,党政干部最多,有52.5%;关心但不参与的学生最多,达87%,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有53.3%,说明党政干部参政议政的意识比较强,学生参政意识较弱,其他社会人员中有27.0%的人对政府意见征求视而不见,是四类人群中比例最高的。
从职业分类来看,47.8%的学生、45%的党政干部和58.7%的社会其他人员会保持现在的网络参政状态不变,44.4%的专业技术人员会更多进行网络政治参与,说明专业技术人员的参政热情比较高。调查结果总体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男性公民中的网民比例较高,男性网民网络参政议政的人数比较多,对于网上信息的信任度及网络参政热情和参政程度较之女性网民也要高;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知、参与都比较有限,专业技术人员更乐于进行网上政治参与,党政干部对于网上政务信息的信任度最高;渠道不畅和问题解决不及时被普遍认为是影响网上参政议政的主要原因,渠道不畅和参政作用不大是网络政治发展的最大问题,但大多数网民未来都会保持或更多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