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对写作的影响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五会”能力之一,是交际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写作也是我们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到特别困难的一个问题。从我们农村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写作是学生丢分较多的一个部分。造成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平时练得少以外,主要的原因是词汇的缺乏和没有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要克服写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我认为阅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大量的优秀文章,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而且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
  首先,英语阅读可以提供广泛的写作素材。阅读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缺乏词汇是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由于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他们很难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词汇就像建造房子所需的建筑材料,没有这些建筑材料就不能建成高楼大厦。没有词汇也就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因此,词汇是写作的基础。而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阅读比死记硬背生词的好处在于——阅读时所接触到的词汇都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活的词汇,因而给人以更深的印象,也就更容易记牢。
  英语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学生直接感觉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英语语感的形成来源于大量的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中,学生通过看或者读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于是语言知识作为信息呈现于认知机能,使之逐渐产生对英语语言的直觉认知,从而克服汉语的干扰,形成英语的思维定势。很显然,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材料在体裁、结构、内容、语言上的特点,结合各种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和英语不断的接触,自然而然地形成对英语的知觉认知,从而养成一定的英语语感。在英语写作中,就有可能自觉的排除汉语的干扰,有效遏制中式英语现象。
  英语阅读可以为写作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必备条件,而这些基本知识又主要是在长期的阅读中建立、巩固和积累起来的。阅读教学是目前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扩大学生词汇量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英语的第一大難关就是英语词汇。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感到有话说不出来,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词汇量的限制所造成的。而一个学生的词汇量的大小又直接取决于起阅读量的大小。
  一方面,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已学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这些词汇在多次的接触和运用中得到巩固。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对信息多一遍识记,也就多一遍加工,学生对已学的单词多接触一次,他们的理解就加深一次,对这些单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其用法也就会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加深它们的记忆。
  书面语言是写作者在书面输出信息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英语格言、警句、固定表达、习惯用语均属书面语言的范围。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比较,更有稳定性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可以积累一些英语格言、警句,记住一些习惯用语,固定句型,从而丰富自己的书面语言,为英语写作构建一个更大的英语语料库。
  汉语有云:背会古诗三首,不会写诗也会有。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是学习者获取语言信息和知识信息的过程,写作则是对已储存的信息进行加工后创造性地输出的过程。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获取写作素材;写作训练反过来也会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充分注意阅读和写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融入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从中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在阅读、积累、思考、表达等相互联系的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阅读与写作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从认知世界走出来,开始面向人生素质的启蒙阶段。教学中涉及到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语文教师的魅力就是要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滋润在学生稚嫩的心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知识面增宽,学生阅读面不断加大,语文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怎样才能快速高效、生动有趣展示语文教师的魅力呢?如何构建一堂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呢?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
摘 要:创新是指人类在现有的得物质和精神基础上,改进或者创造出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或者是物质财富。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个人拥有创新能力,就可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国家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屹立于世界之巅。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使高中生能够对各种数学现象产生好奇心与探究心,从而促使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培养;高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教学艺术;课后要做及时的总结,扬长避短,力求做得更加完美出色。  关键词: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方法  课堂是教师传授
摘 要:在中职艺术教育中,舞蹈的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原本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口传身授”是其十分明显的特征。但是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下,多媒体技术辅助舞蹈教学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从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出发,介绍多媒体技术和舞蹈教学的结合及其优缺点,并且就此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舞蹈教学;艺术教育  在艺术教学当中,舞蹈教学的开设不光是对学生体质的保证,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
摘 要:课外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可是面临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在现今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教师要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发展,作业的内容必须做到内容精炼化、布置层次化、形式趣味化。让课外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
摘 要: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者用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对比、理解、运用的过程。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理解和运用都伴随着迁移,知识迁移是普遍存在又非常关键的一环,使知识的掌握系统化、结构化,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对知识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知识迁移理论;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迁移规律概述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
摘 要:随着网络以及各种学习方法的普及,诵读这一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似乎在悄然退隐,此时强调背诵可能在英语学习中是老生常谈,然而它并不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而被摒弃,大大相反,我们应该进一步强调背诵的作用。所以诵读英语将可以达到的最好的状态就是积累、记忆、融化直至脱口而出。  关键词:英语学习;背诵  新的英语教学中特别强调语言材料的增加和语言实践的加大。当然我们需要听说读写等各种途径
摘 要: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中发展自我,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关键词:问题;氛围;方法;发展  有人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