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推进,让语文能力悄然生长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关注“语用”,通过“举一”让学生“走个来回,感知语言形式”,通过“反三”“由扶到放,深化语言形式”,再到“创造”“由悟到仿,运用语言形式”,进行循序渐进、螺旋推进式的“理解”与“运用”并重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的生长、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螺旋推进 语用 语文能力
  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实践中的判断、感悟和体验,有赖于借鉴他人的表达形式、表达方法。现结合《梅雨》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借助文本中典型的言语范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敏感度和表达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梅雨》是一篇散文。作者借梅雨这一独特的气候现象,多角度、多视点地为读者展示了他所看到的梅雨天气中的一景一物。透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让人感觉到梅雨带给作者的烦闷。仔细研读文章,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描写这些景、物时,作者通过不断反复的描写,强调出梅雨天气的潮湿,传达出作者的不喜与烦闷,而这种表现手法却是学生不易觉察和发现的。
  如何以这篇课文为例,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表达的魅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将这种对文字的敏感力内化,从而获得语言的生长、能力的提升?
  一、 举一:走个来回,感知语言形式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要想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取舍,找准有效的切入点。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后,我们找到了“言意兼得”教学的最佳原点——对屋子里器物的描写,以这一自然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陌生化”的语言现象处反复咀嚼、驻足流连,悄无声息地把文本中的言意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1】
  师:有句话叫作“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描写梅雨时节的景物,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他怎样的情绪呢?我们先走进屋里去看看。
  (出示语段,师范读:屋子里墙也出汗,础石也出汗;桌沿、凳面都湿漉漉的,触着手,又腻又粘。书架上的书籍,上月刚刚拂拭过,今天抽出一册来看看,面上已经斑斑点点,生了白霉。)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作者当时的心情非常沉闷。
  ……
  师:为什么这段文字会给你们这样的感受?仔细默读这段话,找找哪些景物给你传达了这样的感受。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
  生:我从“全身”“ 筋骨弛懈”“不很爽快”等词中感受到作者此时的不舒服。
  师:你是抓住了作者的感受感悟到他的不舒服。
  生:墙和础石是不会出汗的,但作者却说它们出汗了。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想表达梅雨带给他的烦躁,因为每次我出汗就感觉浑身黏糊糊的,特别想冲个澡,爽快爽快。
  (指导学生随机朗读)
  ……
  师:同学们,为什么这段文字没有写一个“烦”字,却给你传递了这样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作者是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和想到的都写出来了,让我们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师:说得好,你是从作者不同角度的描写感受到他的心情“烦闷”。
  生:作者是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来写的。
  师:“借物喻人”不一定准确,确切地说,就是通过当时的景象来写。是不是这样?
  ……
  师小结:是呀,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多个角度、反复地写出这种潮湿的现象,强调了当时烦闷的感受。
  (师生引读这一自然段)
  教学片段1中,教师让学生先从自主感悟作者的情感入手,初步触摸作者的情思,然后引导学生沉入课文,在语文味特别浓厚的语言现象处潜心品味,品读语言文字传递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关键还是要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妙。因此在品读赏析后,教师由意及言,引领学生了解语文最为本质的东西,发现文章个性化的表达,即从不同角度、反复地写湿气重,呈现出烦闷的情绪。整个教学环节,从语言文字到领悟作者情感,再由情感内容到探索表达形式,让学生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明白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教学层层推进,由表及里,言意兼得,让学生在悟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受到人文熏陶。这是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也是语用学习的必经之路。
  二、反三:由扶到放,深化语言形式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阅读技能的掌握是要靠举一反三“练”成的。要让学生练成阅读技能,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在新的环节中不断检验、巩固甚至提升,从而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片段2】
  师:请大家细细地默读“院里”和“野外”这两个场景,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多角度反复地写景物,来传达这种感受的。请你找一找,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檐溜一滴一滴的,挂在檐头颤动,一会儿,这边落下一滴来;一会儿,那边又落下一滴来。”我从两个“一会儿”“这边……那边……”中感受到作者反复描写梅雨水气重,一切都是湿漉漉的。作者被这潮湿的梅雨扰得只能无聊地数雨滴了。(生读句子)
  师:我们来读一下,这样反复地写水滴,是不是传递了这样的感受。(师生合作读句子)
  师:像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吗?(学生继续交流自己的感悟,师点拨引导,随机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师:你们能否学着作者反复表达的方式,来说一说动物、植物也因为这梅雨而感到不喜或烦闷?
  (出示:墙上的青苔,分外鲜绿,许多蜗牛满墙爬,这边 ,那边 。花坛里的各种草花……都歪歪斜斜偃卧着,这株 ,那株 ,看去怪可怜的。)   ……
  在教学片段1中,教师以屋子里的器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充分研磨,在此又以院子里、野外的景物为着力点,让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由扶到放,对文中“反复”这一语言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学生对反复描写所传递的烦闷情绪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与了解,进一步深化对语言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从文本中找到合适的情境,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把学到的语言范式——“反复表达”转化为积极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让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同步推进。
  三、创造:由悟到仿,运用语言形式
  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一文中指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去实施。换言之,“语言”的学习必须在“言语”中开展。王崧舟老师认为,完整的阅读能满足于感受,止步于分析,也不能仅仅囿于积累的屏障,更重要的是迁移,引导学生将感悟的文本秘妙转化为一种可以运用的语言能力。然而,习得了语言形式,感悟到了语言表达的精妙,并不说明学生就能自如地表达。因此,在重视语言形式迁移的同时,我们更要充分调动学生想要表达的情感,让仿写内容贴近学生的内心和生活。“情蓄辞发”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教学片段3】
  师:最近这一个星期,这雨也不见停,你能不能仿照文中的写法,通过雨中校园里的景物,或听到的,或看到的,或感受到的,也来表达一种情绪?
  师:老师给大家起个头——今天还是下雨……要通过反复的写法,运用寓情于景的方法来写。(生自由表达,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来看看,她是不是从多个角度来写景物,还适时地插入反复描写来表达这种情绪的?
  生1:今天还是下雨,前天下雨,昨天下雨,今天也下雨。雨点无情地落下来,落在树上,落在屋上,落在草坪上,噼里啪啦的,落在荷花池里,这边一滴,那边一滴,一圈圈的涟漪漾起来,交织到一起……
  师:这几个“落”字,落下来的分明是自己的一种心情。妙!
  生2:今天还是下雨,下雨、下雨,不停地下雨。
  师:“下雨、下雨,不停地下雨”,重复的这些词,在你心中产生一种别样的情绪。
  生2:连荷花池里的水都快没上来了,荷叶在风中微微战栗。“童心自由”旁的桂花树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走在草坪上,一会儿“嗞——”的一声喷出水来,一会儿又“嗞——”的一声喷出水来。摸在全是水的栏杆上,这“哗哗”的水声,无情落在走廊的地板上,这雨何时才能停呀!
  师:好一个“这雨何时才能停呀!”既有触觉又有声音,还有自己摸上去的感受,很有现场感。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寓情于景”是写景类散文共同的表达特点。在文本学习后,学生对这一种写作方法已了然于胸。于是课堂上,教师以“雨天校园景物,表达某种心情”为训练点,在生活与练笔间架起一座相互融通的桥梁,实现了语言、方法的巧妙迁移。这样的迁移真正做到让学生有话可练,有情可抒,实现了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比翼齐飞,形式与情感的有机融合。
  其实,人教版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逐层推进、逐步提升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都采用了排比这一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教学时可以以“漓江的水”为切入点,以“桂林的山”为着眼点,感知、深化这一表达形式,最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来表达所见到的景物;又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教学,可以采用“选择丧子之痛—立足抉择之痛—补白一夜之痛”的教学过程,学习抓言行、神态等“细节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再如在教学《麦哨》《小桥流水人家》《生命 生命》《再见了,亲人》《卡罗纳》等课文时,都可以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律。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锁定“语用”这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使教学呈现出“举一—反三—创造”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态势,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结构清晰,充满张力。这样的教学,充分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层层深入来构建学习活动的过程,有效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语文能力定会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语用”教学中无息扎根,悄然生长!
  参考文献:
  [1]林春曹.言意兼得: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2]陈燕.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阅读教学过程的展开[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5).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小学 317502)
其他文献
《穷人》出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手,因其作品真情感人,且又具有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精彩语段,常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现在人教版将其选入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原先的浙教版教材将近提前了一年,尽管在不同的单元里都安排在第一篇课文,但是却赋予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对于今天的教学,笔者觉得更应注重流畅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特点,来探析“穷人”的美好心灵,以品味“人”字所托起的真情社会。    一、
“无话可写”仍是当前不少学生作文时的一大障碍。其实,生活丰富多彩,写作素材无穷无尽。学生之所以觉得无话可写,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观察,不善观察,对多彩的生活熟视无睹,正所谓“善观察者见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因此,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能力去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正确的认识,从而有效解决作文“无话可写”的困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笔者以叶圣陶先生的《爬
(一)  一些作家——也许比“一些”还要多,主张成年人也应该读读童话——如果不是更应该的话。最近,读到周国平等人的读书心得,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圣爱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和安徒生的一些童话作品,建议成人也读一读。周国平说,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成人都相当悲观;圣爱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要求他的小读者“对大人要非常大度宽容”;安徒生也说过,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其实,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有儿童诗,低、中年级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篇幅更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儿童诗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教学呢?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朗读,走入诗境  将学生引入诗的氛围,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是儿童诗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教师要
【设计意图】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的一点物资,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28年后,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小说情节精彩离奇,引人入胜。小说语言明白晓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这些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新鲜活泼,即便是孩子,也能轻松读懂故事内容。但如何领悟和揭示寓意是寓言故事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因而,教学寓言故事的着力点应该在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小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体悟到其寓意。  寓意往往是一条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它会通过一些富有深意的词语,暗合故事情节,让读者随着
【设计背景】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强调学生口头表达的规范化,更要指导学生用书面语言规范地进行表达。在语言学中,句子是语言最小的交际单位。只有把句子说得或者写得完整、通顺,才能使别人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懂。  因此,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句”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完整句。这里的“完整句”是指完整、规范、通顺的句子,主要包括结构完整、用词适宜、标点正确三个维度
关键词:学生体质;体质升级;学生营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80-0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生体质升级计划”的有效开展,更好地将营养健康、环境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总结交流2013年开展“学生体质升级计划
段落既反映语言、思维的特点,又反映篇章结构的特点。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这句话给予段落教学较为全面的评价,既扼要概括了段落教学的内容,又点明了它的重要性。然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2011年版,都对段落教学一度淡化甚至丢弃,导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第二学段段落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
仔细研读2011年版课标,我们发现,要想上好语文课,就必须在课堂上扎扎实实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怎样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因此,语言味应是语文课的主味、本味。学习语文,必须学习语言,学会言语。  根据这样的教学理念,两位教师执教《航天飞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不约而同地把课后作业题——“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