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独”:论《庄子》中两种不同的最高境界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先生认为庄子混淆了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然境界与天地境界的本质差异在于"我"之不同:前者是"无我"的境界,后者是"有大我"的境界.而庄子明确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的境界:"无我"的境界庄子称之为"真"境,处于"真"境中的人是"真人";"有大我"的境界庄子称之为"独"境,处于"独"境中的人为"畸人".冯友兰先生之所以误判庄子,是因为两者对于最高境界的判断标准不同.庄子以"无待"来定义最高境界,所以其最高境界包含了"主客对待尚未生成"的自然境界和"超越主客对待"的天地境界.从工夫论的角度来讲,"真"境是庄子所向往的最高境界,而"独"则是庄子通过"忘"的修养工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庄子欲"反真"而终"见独".
其他文献
晚清经师曹元弼的经学研究在当时具有典范性的意义,近年来受到学界重视.在易学领域,曹元弼与其师黄以周之间的传承关系并不像以往研究认为的那样紧密,二人存在为学风格与具体立场上的差异.另外,曹元弼在《周易学》《周易郑氏学笺释》《周易集解补释》三部作品中,表现出对惠栋、张惠言、姚配中三人释易体例的推崇,说明曹元弼易学属于乾嘉学术在清末民国的余绪.其易学研究存在对汉儒旧训"不论是非"的保守特点,也有因"好博闻"而堆砌材料、引注繁琐而"无所断制"的瑕疵.澄清曹元弼的学脉传承,客观评价其学术价值,有利于把握
梁韦弦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全书共413页,44万字,系"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成果.该书汇集了作者30余篇已刊论文及数篇未刊论文,是作者多年研究出土易学文献与先秦秦汉易学史的结晶.全书分为二十章.第一至四章是对出土数字卦之研究,作者重点提出了关于数字卦占筮方法之假说,即一组数字卦需占筮两次,分别筮得本卦与之卦,再据两卦相应爻位数字之阴阳来确定变爻;同时,作者认为八卦与六十四卦系统早出,商周时期的实占数字卦与筮书易卦是并行的两种书写形式.
期刊
蒙卦的象、辞和传文可以阐发出丰富的儿童哲学意蕴."童蒙"是生命未成熟的幼稚状态,但它具有突破险难、走向光明的潜力.把蒙昧当成儿童的一般属性,只是成人的武断."山下出泉"揭示了儿童活泼、率性的本真生命样态.儿童的本能欲求与精神冲动,促使他们不断追求真、善、美,并最终超越蒙昧."险而止"是儿童来到世界之初因陌生而陷入的两难境地.摆脱这种困境要靠成人的疏导,而教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与儿童的天性保持一致.
"象""类"是易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从《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来看,"象""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的.这一方面体现在"观物取象"上,"观物"所取之"象"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具有"类"属性的、本质的心象;另一方面体现在"触类明象"上,即以"类象"为基础,通过连类、类推等方式来认识宇宙万物,以此获得明晰性的"(意)象"."象""类"相互交融的思维方式即"象类"思维.源于身体—主体的"观"和"感",经由"象""类"交融的思维过程,"
《火珠林》是纳甲筮法的代表作,对于研究筮法的演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该书有宋本与通行本之别,彼此差异很大.朱子著作中曾提及《火珠林》,《永乐大典》所引当是宋本之遗.俄藏黑水城文献《六十四卦图歌》TK322,学人多不识,此即宋本《火珠林》,弥足珍贵.宋本大约成书于唐末宋初,作者不详.通行本《火珠林》则成书于明末清初,题麻衣道者,盖托异人以自重,实则书名与作者皆伪.《火珠林》得名之故,在于"火珠"灵异,烛鉴万物,以神化卜筮之术;"林"字则揭示其生生不已、变化无穷之道,可以感格神灵,事来即应.
目前,学界对方以智"太极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东西均》和《易余》,较少涉及《药地炮庄》.在《药地炮庄》中,方以智继承了方氏家学,对"太极""无极""有极"的关系予以阐发.他延续方氏易学中"全树全仁"的比喻,表明"太极"和"万物"之间"舍一无万,舍万无一"的关系,力图修补理学发展中出现的重"理"轻"物"倾向.方以智通过回归"体用一源",以"太极"贯穿"形上"与"形下"、古与今,维护了"太极"即"气"的一体性,由此提出了"道器不可须臾离也"
学界以往对欧阳修易学的研究多关注其疑经的一面.事实上,欧阳修的辨伪并非纯粹知识理性视野下的考察与怀疑,其目的是为自己的易学思想张本.他质疑《系辞》《文言》等文本为孔子所作的观点,但并未否定这些经典的价值,而是破而后立,对其予以全新定位.他力图将《周易》与卜筮分离,提出《易》为文王所作的全新看法,进而别具一格地提出"修吾人事而已"的易学主张,强调易学仅从人事角度诠释即可,无需过分关注天道问题.其易学呈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品格.
马其昶是活跃于清季民初的著名学者,也是桐城派学人治《易》之集大成者.虽治费易,但马其昶对虞氏学亦重视有加.《重定周易费氏学》全书近四千条征引,其中虞注有二百五十余条.除兑卦外,其余六十三卦均引虞注.除了征引,马其昶还经常借鉴虞翻的解卦思路.对虞氏学的借鉴,成就了马其昶易学思想的象数一翼.以虞释费,是马其昶费氏易建构的重要手段.马其昶对桐城易学也多有传承.其治《易》实未尽守费氏家法,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费氏学.
作为清代尊经派的中医名家,黄元御一生勤于著述,留下了丰富的成果.黄元御对中医典籍的"悬解"与《周易》"悬象"学说乃是密不可分的理论整体.一方面,"悬解"背后有"悬象",当"悬解"深入之际,中医本来具有的易学象数内涵就显露出来;另一方面,"悬象"的逻辑呈现又通过中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诊断学说、药物学说所具有的"象"得到具体佐证.进一步稽考会发现,贯注于黄元御著述中的象数哲学又饱含道家思想理趣.正是道家文化的熏陶,使他对古圣医经的解读别具一格.
"立象设卦"思维广泛存在于《世说新语》诸条目中,学界对此鲜有关注.概言之,《世说新语》的"立象设卦"有立一象设卦和立两象设卦两种方式.结合汉末、魏晋易学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源于汉人对《周易》在具体生活语境中的运用,同时亦有赖于王弼提炼的"得意忘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