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与隐士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高考,浙江卷古诗鉴赏题考的是下面一首元曲:
  [正宫]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其中的第(2)小题是要求考生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考生或曰是表达游子思乡的,或曰是表达男女相恋的,或曰是表达对家乡喜爱、自豪的,很少有人答是表达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同学不能整体感知诗歌,只看到了“侬家”,加之不知“红尘”的双关义,就误以为是思乡;有的同学课本没学好,错把感叹词“也么哥”当成了情哥哥,当然就会得出情歌的错误结论。不过,出现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还是不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即隐士。如果明乎此,再借助命题人在注解②中的暗示,就可以很轻易地得出正确答案。
  应该说,浙江的这道题并非偏题怪题。我记得原来初中课本中有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面的渔父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士。你看他一蓑风雨,从容自适。这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情趣绝对不是那些靠捕鱼为生的渔夫所具有的。其实词中的主人翁就是词人自己。张志和,早年待诏翰林,并被肃宗赐名志和,后来隐居江湖。张志和归隐之后,整日徜徉于太湖之上,沉浸于垂钓之乐,自号烟波钓徒。但他“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词人爱自由、爱自然的隐逸情怀。学生如果把这首词学好了,阅读上面那首元曲应该说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即使初中没学这首词,后来在高中应该学过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诗中的钓翁同样是一个隐士。试想,在那样一个白雪茫茫无边的广阔空间,所有路上不见一个人影,天地之间万籁无声,这是怎样一个寒冷寂寞的环境!那个渔父居然就在这个环境中,忘了一切怡然自乐地钓鱼。形体在那个阔大的背景下是那么渺小,精神却又是那样的高大,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的味道。生活中谁人见过这样的渔夫?生活中的渔夫哪个能有这样的精神世界?这显然是一个被幻化了、被美化了的形象,是一个精神的贵族,是一个隐士。
  现在,大多数考生不能正确作答,说明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系统归纳。
  其实,在中国文学中,把渔父当作隐士的化身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庄子和屈原。他们的作品中都有《渔父》篇。庄子的渔父,是借其口向儒家灌输道家的明哲保身和“万物主所由”、“得之者生”、“顺之则成”的虚静、无为之境。庄子以道家“得意忘言”的独特笔法,将“渔父”与自然之道合为一体,从而赋予了“渔父”以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更使“渔父”定格为隐逸的象征,开启了古代诗歌史上绵延不绝的“渔父”意象。由于这篇文章文字较艰深,篇幅也较长,我们在此不做具体介绍。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屈原的《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怈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段文字大家并不陌生,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几乎原封不动地抄录了这段文字,而《屈原贾生列传》,过去也是高中的课文。读者不难看出,此处的渔父认为举世浑浊,我们就要推波助澜,把它弄得更昏,这样社会就不会与我为敌;众人皆醉,我们就应多喝几口,这样大家就彼此彼此了。如果沧浪水清我就用它来洗缨;如果沧浪水浊我就用它来洗脚。这些都无非是强调要审时度势,适者生存。隐逸,淡泊,遵循时命,顺应自然,这些后世隐士所追求的思想和性格在此都得到了充分显现。
  战国以降,特别是唐代以后,咏“渔父”的作品可谓代代无穷矣。下面仅举几位大家熟悉的作者的几篇作品为例以证之。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唐·杜牧《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咏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依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偻一轻钓,花满楼,酒满瓶,万顷波中得自由。——南唐·李煜《渔父词》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宋·晏殊《浣溪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宋·陆游《鹊桥仙》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元·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杨慎《陆江仙》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以上诗词中的渔父,无一不是隐逸和智慧的代言人。归隐垂钓在中国是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些隐居于江湖的“渔父”,其出身都是避世的文人。他们或因奸佞当道、不与合作,或因社会动荡、避祸躲灾,或因仕途失意、排遣郁闷,或因崇尚自然、追求放达……最后他们就变成了江湖上来去自由、悠哉游哉的渔父。他们都是由传统的“士”转化而来,“士”的属性就决定了他们不能真正超脱,不可能彻底与世隔绝。他们的行为与作品,时刻在表露着他们的初衷与抱负、追求与情怀。他们演绎的仍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故事。相传大器晚成的姜子牙为求贤主,曾垂钓于渭河河畔,他用的是直直的鱼钩,他信奉的是愿者上钩,他的如此钓法真还钓到了一条大鱼——周文王,最后辅周灭商,名垂青史。还有是东汉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闲钓于富春江上,怡心于悬丝饵鱼之中,做了个“不召之臣”,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显然,中国文化中咏渔父的作品大行其道与中国历史上有这两个人物也有直接关系。
  正如马首芝在其散文《又见渔父》中所说:“在中国文化中,渔父不再是一种职业,而垂钓也不再是一种休闲,它们已经共同演化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一根中国人灵魂的精神支柱,它倚儒道,法自然,重节义,使得中国人悠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间,惯看秋月春风,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淡然与坦然之间玩味人生的意趣,体验生命的大度,独享一份从容。”
  贤哉,中国的渔父!慧哉,中国的隐士!
  [作者通联:湖北枝江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龙大妈,名琼琳,今年98岁了,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南朵村的一个普通妇女。她家世世代代生活在离中越边界不到50公里的山寨中,勤勤恳恳地耕耘着土地,平平静静地过着自
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课文主旨和人物心理。但是.在尊重学生独特理解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做出问答,并简要阐述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106.8的“入又函于丁”,应解释为花东卜辞的主人“子”就是否将祭祀妣庚所用牛牲的“舌头”献纳给商王而贞卜;花东卜辞中还有就是否在献纳祭祀所用牛牲之
一、要用与机械反映论相对立的审美价值观解读文本    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一诗的解读,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许多人习惯用机械的反映论来观照文本,认为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作品与作者的心灵轨迹、思想动态、情感态度等是紧紧相扣的,即文本是作者内心的反映,因而根据海子的身世推导出了许多令人咋舌的“文本解读”,如刊于《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的《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一文
《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著作,由著名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对于研究元代汉语语音情况,比如元代的汉语共同语是否有入声等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曾
1983年,20岁刚刚出头的秦志强老师分配到我所就读的南通县中学(现改名为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这是全县最好的一所学校。25年过去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讲第一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要求电脑对人脑构造或理解语言的机制进行模拟,这种模拟首先需要逻辑语义学对语言构造机制的先期研究。简言之,语言构造机制显示出两个特征:1.有穷多
综观现今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似乎都已经意识到过去旧教材在编排上的那种前有“学习提示”、后有“思考与练习”的不妥.但是似乎又都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大部分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