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总统夫人,她的美丽是国家财富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APEC会议给中国留下很多美丽记忆,墨西哥第一夫人里韦拉必为其中之一。11月10日,里韦拉随丈夫培尼亚抵达北京,走出舱门,她立刻吸引了媒体的镜头。随后,网友纷纷留言感叹她“金发披肩美艳动人”。
  这位曾是明星的第一夫人,迅速登上了许多中国网站的头条。她的一些趣闻至今仍被人说起。比如,参加APEC会议的贵宾们身着中式服装拍全家福时,里韦拉是最后一个到场的。原来,她拿到“新中装”后,提出了修改意见,设计师团队赶紧将服装拿回修改,在活动入场前33分钟才把改好的衣服急送里韦拉。她对美的要求如此一丝不苟,让人感叹“真是明星本色”。
  一直以美貌著称
  从小到大,里韦拉都以美貌著称。
  里韦拉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有6个哥哥。少女时代,她已经出落得非常标致。有一天,著名影星维罗妮卡在街头拍摄外景,里韦拉羡慕地看着,没想到,拍片间隙维罗妮卡主动走向她,称赞她长得漂亮,建议她可以参加选美比赛。1987年,18岁的里韦拉参加选美比赛夺冠,随后成为电视广告模特。上世纪80年代末,她开始演电视剧,常以热辣形象示人。1991年,她在电视剧《摘星Ⅱ》中演一个贪慕虚荣的女孩,与当时尚未大红的歌手瑞奇·马丁搭档。1992年,她穿着泳装与一名几乎全裸的摔跤手合拍杂志封面,轰动一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韦拉逐渐成为墨西哥一线女星。2007年,她主演了电视剧《爱在酒乡》。电视剧以墨西哥著名龙舌兰产地特吉拉镇为背景,讲述了蒙塔尼亚庄园的老庄园主阿马多尔去世后,几个孩子明争暗斗的故事。里韦拉饰演绰号“海鸥”的特雷莎。这部戏在墨西哥热播,里韦拉也被影迷亲切地称为“海鸥”。
  2010年2月,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引进了《爱在酒乡》。不过这时候,“海鸥”里韦拉已经结束了演艺生涯,正陪伴她的第二任丈夫培尼亚竞选墨西哥总统。
  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
  里韦拉与培尼亚相识于2008年。她结过婚,1994年嫁给制片人卡斯特洛,生了3个孩子,2007年离婚。而培尼亚的首任妻子于2007年因病去世,也给他留下3个孩子。时任墨西哥州州长的培尼亚,请里韦拉拍摄一部介绍自己政绩的宣传片,两人从此谈上了恋爱。起初,他们非常低调,只是一起到餐厅吃饭,在公开场合很少有亲昵的互动。里韦拉后来披露了两人决定共结连理的浪漫时刻:“有一天,我们一起吃晚餐的时候,他凝视着我并慢慢拥抱我,问我愿不愿意做他的未婚妻。我当然说好,但他说,你必须认真地回答。于是我很认真地说:‘是的,我愿意! ’”
  2010年,培尼亚和里韦拉在墨西哥州托卢卡的一座教堂举行了婚礼。培尼亚决定竞选总统后,里韦拉坚定地支持丈夫。竞选期间,里韦拉时常陪在丈夫身边,她很少说话,也不与记者交流,但却像磁铁一样,所到之处吸引大批年轻电视剧迷。里韦拉的“粉丝”们高喊着她在电视剧中的名字,要求与她合照、索取签名甚至献吻,而这一群体在以往的调查中通常被认为对政治不感兴趣,不会参加选举投票。当培尼亚与选民“亲密接触”时,里韦拉则将竞选过程的一点一滴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下来,并上传到视频网站。选民们通过里韦拉的镜头,更加了解培尼亚,有些视频的点击量甚至超过了50万次。
  里韦拉在演艺圈作风性感开放,但在从电视剧明星到候选墨西哥“第一夫人”的过程中,她没有闹出任何丑闻。相比之下,培尼亚以往的风流韵事倒是不少。里韦拉的出现,恰好塑造出培尼亚顾家的形象,对他成功当选起了巨大作用。难怪他当选总统后曾在一场公开活动中当众向里韦拉动情地说:“亲爱的,谢谢你在我身边。”
  风头压过奥巴马
  成为第一夫人后,里韦拉美丽依旧,但风格在慢慢改变。
  作为电视明星出身的第一夫人,里韦拉有一个7人团队专门为她设计形象。她本人在选择服饰方面也很有天赋,将衣橱里的服装进行了彻底的更换,变得更加优雅、简洁、干练。她还和女儿一起为时尚杂志《玛丽嘉儿》墨西哥及拉丁美洲版拍摄封面照,照片上的她显得格外端庄。在接受采访时,她谈到了女性的力量。她说,这种力量来自女性的独立性和亲情,并说在她眼里,所有的女性都是非常尊贵的,“所有的墨西哥女性都是第一夫人”。
  当然,身在政坛,也为她的生活增添了意外烦恼。不久前,一家墨西哥网络媒体开始炒作里韦拉的豪宅,说她的豪宅价值700万美元,里面有水疗设备、游泳池和地下车库,并说房子的产权登记在与培尼亚关系密切的一位富豪名下,暗示有“权钱交易”之嫌。但总统办公室表示,房子登记在夫人名下,不存在利益冲突。11月20日,里韦拉澄清,她的一栋房子是昔日雇主墨西哥电视集团2008年送的,作为给旗下明星的酬劳。还有一栋房子是她贷款买的,价值400万美元,目前已经还了30%的贷款。她说,自己作为明星,有足够的财力买房。但为了自己和丈夫的清白,她决定出售有争议的房产。
  虽然“有点烦”,里韦拉依旧魅力不减。APEC峰会后,她陪丈夫前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G20峰会。会前,她雍容优雅地光顾了当地一间酒吧,流连了两个多小时。据说,同一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另一间酒吧里打发时间。但显然,里韦拉比奥巴马更受欢迎。当地酒吧老板霍根说:“我们认为她是最具吸引力的与会代表……她美丽。最富魅力代表的出现为我们增光不少,谁还需要奥巴马?”
其他文献
传统的思想文化有一种神奇的潜在力,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改变了,甚至社会制度的更易,它的影响依然存在;人们的行为结构以至生活中的民俗习尚也在起或大或小的变异,它还是照样地盘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而蛰伏不移。传统思想文化之所以能在历史的不断流逝中不易磨灭而依然故我,无非是它的构造中某些价值系统为不同的时代所接受,甚至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而加以继承。倘无价值,那末它将如刀耕火耨的物质文化那样早已随着社
屈原的《天问》,劈头便问得怪。他不问“遂古之初,何本何化”,却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很有讲究:何本何化,是从本体论提出问题;谁传道之,则是从认识论提出问题了。这思维方式,简直可以与康德媲美。因为他问的,不是认识的对象是否存在,而是认识本身如何可能。桑悦曰:“开口便觉大奇,只遂古二字,不知管下许多问端。”真是歪批。其实大奇的,不是遂古二字,而是谁传二字。不过柳宗元对得更妙:“本始之茫,诞者传焉
2012年12月6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王府井一家素食餐厅见到了延参法师。他正在出席弟子金石文的佛教音乐专辑发行式。许多人涌上台与他合影,他不紧不慢,全程保持着惯有的没有表情甚至有点呆的神态。接近半年的大红大紫,似乎没有改变他什么,反而让他把自己的“萌”态修炼得更加炉火纯青了。  天然呆和自然萌  延参法师从来不避讳自己走红的事实。在采访中,他常常把“我很火”挂在嘴边。在他看来,他的走红“一点也不
前日又细读《儒林外史》,阅至终篇才忽然觉出,全书的精彩就在这里一笔都托了出来。书的结尾,吴敬梓假托万历皇帝上谕,将书中提及的读书人,已登仕籍的、未登仕籍的,中举的、未中举的,进学的、未进学的,潇洒的、落拓的,一概以礼部寻访贤良方正之名列入翰林院,得享盛名。最终的终篇,是吴敬梓作的一篇祝文,“兰因芳陨,膏以明煎,维尔诸臣,荣名万年。”  我看来,悲哀大过于荣宠。    如果从隋唐之际的开科取士算起,
在为谷文达的展览《碑林——唐诗后著》所撰写的前言《言词的力量》一文中,张颂仁指出,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在有关权力的视觉语言上存在着差异之处,他说:“欧洲传统倾向于为英雄和领袖人物树立纪念碑,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很罕见,这里的公共纪念物都以书法为主导,通常是碑刻。”事实上,如果换成中国人来决定罗马的建筑,被米开朗基罗送进万神殿的马可·奥勒留骑马像,一定会被替换成安放在亭庑之下的刻有铭文的石碑。  初看来,
手头放着福柯晚期未完成的系列著作《性的历史》第一卷《认知的意志》。掩卷之余,若有所悟,遂作“三题”。至于是“仁”是“智”,只有随它去了。    一性——超越“善恶”    西方人喜欢拿性当话题是人所共知的。在对性的颂扬、崇拜、研究、关切等方面,如今世上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与欧、美相比。那么性这个历来最敏感的问题是怎样撩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大大方方地进入人家饭后茶余的话题之中的?难道洋人的脸皮真的比我
大荒山西三千里,有神农岛;又三千里,有本草谷。谷中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以疗疾,无不立愈。以是,谷中人皆与彭祖齐寿。  本草谷南二百里,有寿夭峪,多不治之疾,乃诣本草谷乞药焉。然百效之药,由谷至峪,均无应验。峪之人以为欺己,咸愤愤欲图报复。  谷之人惧,遣医携药至峪,察其所以。初,遇腹胀如鼓者,赠药令归。翌日,已奄奄一息矣。  问:“服药乎?”  对曰:“服矣。”  医者大惑。急煎药令服。
近十年来,唐代文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作为这进展的主要成果,就有傅璇琮先生的《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和他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这些著作,在唐文学研究领域里可以说有口皆碑。其中的每一本,都有它的意义。《唐代诗人丛考》出版时,我们刚摆脱古典文学研究的单调浅薄的模式不久,这部著作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它考证了三十二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活动
加尔布雷思在他的《经济学与公共目标》中强调要关心和实现所谓“公共目标”。在加尔布雷思看来,正统的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公共目标”的概念偷换了,他们把由大商号组合的计划系统的目标替代了公共目标,而资本主义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均是由于人们对“公共目标”的忽视造成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加尔布雷思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发出以公共目标反对专家治国论者的目标的天然呼声的,不是政府的行政部门,而应当是立法机关
系川英夫是一位日本著名的发明家。他以多年的经历和从事发明创造的体会,著出《一位开拓者的思考》。自然,他的发明思想和发明经历给我以很大的吸引力,但他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更加引起我的思考,这就是他的市场观。  系川英夫在该书中贯穿着“打破先例”或“变不可能为可能”这样一个精神。作为发明家,这并不奇怪。但为什么要发明,为什么要打破先例,这并非每个发明家都能给出满意的回答。在我读过的类似书中,该书在这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