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英语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但是现行的小学英语教学延续了很多传统的教法,重视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内容,机械模仿,死记硬背,重复操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感到苦不堪言,毫无乐趣,更谈不上主体性、创造性。教学远离了儿童的童心、童趣,原有的对英语课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一点点在课堂里消失殆尽,他们学得不快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快乐呢?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英语
  
  1、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平易近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使学生觉得亲切可敬。激励是课堂的主旋律,应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耐心帮助,同时鼓励他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条件较差,学习过程会有许多困难,教师的任何训斥、讥笑和讽刺等消极的行为都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还将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实施“微笑教育”,热爱学生,鼓励学生,感化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师生感情共鸣,激起共同进入教学的热情。
  
  2、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享受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把所教的句型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再加上一些有趣幽默的神态动作,会激发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英语学习是一个通过操练逐步养成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在教学中模拟生活情景,给学生提供语言交流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A、指导学生依据课本内容表演会话。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了很多的情景会话,很贴近我们平时的生活。如教学“Who’s that man?He’s my father.”时,我在班里举行一个“Happy Family”展示,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相互介绍。学生在相互的问答中,既学会了句型,又增进了了解。B、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教师根据所教的句型,编制一个情景,指导学生在台上“演戏”。
  
  3、游戏符合孩子天性,使其乐学
  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再加上比赛的竞争和刺激,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这个句型,避免了反复诵读记忆的枯燥无味,又运用新句型进行了交际练习。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使用英语的快乐
  
  1、坚持日常会话
  每堂课开始前,利用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询问学生的爱好,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坚持值日汇报,介绍班级和其他的一些事情。如学习了有关天气的内容后,我鼓励学生争做Weather Boy 和Weather Girl。学生模仿CCTV的天气预报,津津有味地为大家预报天气,体会做播音员的潇洒。
  
  2、鼓励学生在校园中尽量多说英语,用英语和同学、老师交流
  “Hi! Miss Liang!Good morning , Miss Liang!” 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学了“Excuse me, Sorry ,May I come in?”等日常用语后,学生请教老师问题或请求别人帮助、对别人表达歉意、上课迟到等情况下,都会脱口而出用英语。
  
  3、到生活中去发现英语,体验成功的乐趣
  当学习TV后,根据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让学生回家看看CCTV,SDTV,DYTV,SLTV等所代表的电视台,第二天,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来汇报自己的成果。学习字母时,我让学生看自己衣服上的尺寸,标有S, M, L。当学生明白这些字母表示衣服的型号时,那种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发现英语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
  
  4、让英语伴随我们成长
  把教室变成学习英语的乐园,把一些学习名言、课堂纪律等用英语写出来,贴在教室的四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英语离我们很近。如我把毛泽东的名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英语写出来“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贴在墙上,作为我们班的座右铭,鼓励学生办英语黑板报、手抄报,开展“英语故事大王”比赛。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员让学生尽可能地的“浸泡”在英语中,看英语、听英语、说英语、玩英语、用英语……形成一种“英语意识”,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不再是负担或折磨,而是一种享受和快乐。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7—9年级的数学课,随着数学知识密度的加大,抽象性增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原因,非常容易拉开学生差距,八年级下学期两极分化尤为严重,数学后进生更为突出,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达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我们数学教师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如何利用上课时间,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此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
期刊
过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的求法,虽然这不是什么很难的问题,但好些同学还是不能熟练掌握。下面我们从一道简单例题出发,对这一问题做一做初步探讨。      同学们也可用其它方法论证。  若把圆用一般方程表示,能否得到相关结论?同学们若有兴趣,请自己研究。  以上我们从一道例题出发,探讨得出了三种解题方法和两个结论。虽然探讨得到的结果价值不是很高、但过程却很重要。这个过程对同学们今后
期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实施这一理念,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使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一、利用形象氛围,涉入情境    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酿造英语语言氛围,引学生涉入英语语言环境中。如教EFCCB/A/Lesson3 Family Tree时,可这样创设英语教学氛围。教师兴高采烈、抑扬顿挫地说:“Dear boys and gir
期刊
教育学知识告诉我们,教学中要遵循直观原则。数学教学中要遵循直观原则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的语言、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学生可以感知的来展示。学生学得有趣,又容易学懂,掌握深刻。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手段有哪些?    一、语言直观    1、生动形象的比喻,汉语言丰富多彩,很具说服力、诱惑力,在教学数学概念时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说明概念,将实物形象与数字符号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
期刊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
期刊
表达能力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愿等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为了适应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信息以便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为了服务社会,又必须不断地输出自己的信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科学方式、科学经验等。因此,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一、培养表达能力的要求    物理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