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人,不理性的资本主义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e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网购一台喷墨打印机,因为日常打印量不大,所以选择了一款所谓“超高性价比”的产品。但问题很快来了,打印了100页不到,墨盒就用干了,而一个容量稍大的新墨盒的价钱竟然跟打印机本身差不多。
  打印机本身虽然很便宜,但使用成本高得离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承认买错了东西,于是另买了一台激光打印机,把那台还崭新的喷墨机扔到角落,任凭灰尘布满。
  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经济行为,却耐人寻味。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金钱上的浪费;对生产产品的厂商来说,意味着完成了一次销售,在企业业绩上得到了体现;而对社会而言呢,这无疑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这种浪费在经济学的视野里,可以被解释为“增长”的组成部分,浪费如果足够多,那么经济便是“繁荣”的。
  研究人如何行为及交往的经济学将稀缺性作为思考的起点:宏观上,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所有人无限的欲求;微观上,每个经济主体能够运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理性体现为在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进行权衡,亦即在约束条件下力求得到最佳的结果。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议题。
  人和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都有理性的一面。比如,我作为消费者,起初的购买行为取决于价格因素,随后再考虑到使用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断然将此前的支出视为“沉没成本”,没有进一步购买相对昂贵的耗材。厂商则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并成功售出,完成了它的目标。这些都可以解释为在自身约束条件下做出的符合理性法则的行为。
  但是,经济运行从整体上又体现出极度的“不理性”,它没有将资源的稀缺性置于首要考虑的位置,甚至俨然是将自然资源的无限性当成了不容置疑的前提。比如,那款“超高性价比”的打印机是否符合用户长期使用的需求,是否具有耐用性,不是企业所关心的,它的考虑范围到销售完成便终止了。
  这有点像产品设计中的“计划报废”策略,即在设计时便尽量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或用其他方式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以便创造更大的需求。这是对“物尽其用”原则的反动。更极端的例子是一次性产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由包装等产生的海量浪费。
  如果经济是理性的,那么此类的生产便不应该存在,至少应该尽量避免。但是,现代经济不是一个运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相反,它异化为了一个以无限耗费自然资源为代价的金钱游戏,或者说资本快速累积的游戏,我们将这样的经济称为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跳脱开了对资源稀缺性的关注,“理性”其实早就死了。
  如果放眼稍稍长远,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人类在乐观地“向死而生”。垃圾正在对人类的栖居地进行包围;自然资源将在若干年内枯竭的种种告诫,根本不会对人产生真正的触动;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诸种可能,提出后旋即被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了资本主导的生产体系。连2012人类灭亡的古老预言,都只能作为资本主导下的文化商品,在创造利润之余供人一笑。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的阅读一般都会以学生完成关于文章的一些题目或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作为终结,教师和文章就处在比学生更高的位置,学生很多时候是“被动回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难以体现。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改变学生只是接收者的局面,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有“主动提问”的机会,要改进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 有效方法 教学策略 师
摘 要: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作者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能力 自学能力 操作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新课程改革越来越
14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家厂商、1134辆展示车辆、118款全球首发车……2014北京国际车展于4月20日开幕,全球所有跨国汽车公司又在这个全球最重要的A级汽车秀场展开角力,为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下一步竞争排兵布阵。在弥漫的市场硝烟背后,2014北京车展透射的丰富信息量,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的风向标。  大力加码新能源  新能源是这两年汽车产业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特
采用氢氧化钾、碳酸钾混合溶液与甲酸反应,一步制备获得二甲酸钾。相比传统的甲酸-氢氧化钾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反应的剧烈程度,使反应可控。与甲酸-碳酸钾法相比,则可适当控
【摘要】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能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从“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情趣;创设冲突情境,诱发学生求知欲望;创设合作情境,迸发学生智慧火花;创设操作情境,调动学生体验新知”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如何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初春如约而至,潮流如影随形。3月31日,北京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再次汇聚潮流先锋,共同见证“风型无阻”梅赛德斯-奔驰CLA炫动之夜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2014/2015秋冬系列的精彩谢幕。梅赛德斯-奔驰携手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走过三载春秋。活动当晚,全新CLA运动轿车的出现迅速俘获中国新贵俊彦,激发魅力感官体验,造就全新时尚风潮。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及市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