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地黑土区域满族文化的思考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寒地黑土区域内的满族文化是具有原初本质特色的满文化的代表。现时期其发展状态虽具有一些自身特点,但在和汉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因被同化而其民族个性和独特性正在逐渐丧失。当务之急应结合寒地黑土区域的现实状况,继承、保护和发展满文化,力求满文化的返本开新,以达成其文化主体性的现代重构。
  【关键词】寒地黑土;满文化;发展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祖国文化大家庭中重要一员的满族文化,曾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如今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其发展又有了崭新且独特的态势,尤其是生活在满族文化发祥地的寒地黑土区域内的满族人民,以其勤劳的双手和聪颖的智慧创造了具有一定地域性色彩的民族文化。考察这一区域满文化的发展现状,将是满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满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寒地黑土区域满族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境内的寒地黑土区域是指位于东经125°到127°、北纬44°到49°,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满族发祥地--"白山黑水"位于这个区域内。清代以来大量满族人进入山海关,迁入中原地区,留在关内的满族人成为"坐根满族",保留着最原始的满族文化特色。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也接受了其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相对而言它仍然保持着满文化的最初本质特色。
  在这块区域内除了黑龙江省的五常市和阿城市是满族京旗文化的一个分支外,其余地区的满文化都是土生土长在黑土地上的满族原始文化。它囊括了满学的全部内容:历史、语言、文字、艺术、服饰、习俗、文物等诸多方面。当前满族人民居住比较集中区域主要是辽宁地区,这里也成立了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中心,是研究满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而散落在寒地黑土区域其它地区的满文化发展现状如何呢?现在我们就以寒地黑土区域的中心地带--绥化地区的满文化发展现状为例,来考察一下满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态势。
  满族在建立清朝以后,寒地黑土区域被封为"龙兴之地",对其实行"特别之制"的治理办法,所以这里开发时间较晚,工业相对落后,存在贫困区域,以绥化为中心的寒地黑土区域即是如此。这个地区相对于全国而言,是传统农业中的传统农业地区,满族祖先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历经漫长的岁月,发展了原始农业和饲养业的生产,并创造了原始文化。几百年来,他们与黑土地上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共同为繁荣黑土地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前这里的文化主流就是满文化,它渗透到当地经济、政治、生活等很多方面。如今,满文化经过发展、创新,特别是受到汉文化的冲击、影响,很多由满族祖先创造的文化已经逐步融合在汉文化中,很多汉族人在享用这一文化时已把其当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了。如饮食方面:油炸糕、粘豆包、腌制酸菜、传统火锅等来自满族人民的发明,现在是当地汉族人主要的饮食习惯之一;由满族祖先创造的二人转、大秧歌经过历代的改造如今是当地的主要民間戏曲和活动形式;满族婚俗的提亲、合婚、过小礼、过大礼、送"离娘肉"等婚俗习惯至今在这个区域内的很多农村保存着;当地的很多地名都来自满语,如绥化在满语中是吉祥安顺的意思、哈尔滨为满语"晒网场"之意;很多的当地方言都也是满语的传留,如东北话"磨叽"、"砢碜"、"埋汰"来自满语,另外普通话中也有一些词汇来自满语,如"巴不得"、"啰嗦"等,在当地满族人居住较集中的乡镇,那种原初本质的满族文化特色在这里还依稀可见。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满文化的个性和独特性逐渐削弱。主要表现在包括语言、文字、宗教、社会和家庭传统以及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被逐渐忽视,满语、满文在这个区域内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是消亡了,而这是其自我认同,与其他民族进行区别的民族意识的具体表现;表现满族民族共同体的骑射、发式及姓氏取名习俗等逐渐丧失,在服饰、饮食和民俗风情等方面与汉族已经无差异,很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科学、理性、规范和文明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与满文化发展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已逐渐不相适应。并且当今信息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交流频繁,在外来经济文化的浸润中,久而久之满族这一民族深层的文化被动摇了,即满族人民的自我民族认同感逐渐消失,民族文化的自觉性逐渐淡弱,这些都是这个区域内满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窘境。因此满文化寻求自身的文化个性和独特性,力求返本开新,以达成其文化主体性的现代重构已成当务之急。
  
  二、研究、开发、保护寒地黑土区域满族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留住满族文化才能保证这个民族不消失。"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所独具的创造的集合体,也包括了它的各种组成,它表现的民族象征性。" [1]民族文化是一民族成员世代相传相识的共同符号,是该民族共同体内聚力和团结的象征,是民族的灵魂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保护一个民族的特质文化就是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
  保护、开发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发挥文化的功能作用的内在要求。文化可以推进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是社会发展的软资源、软动力。寒地黑土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有着一定的地域性色彩,所以需要结合当地的区域特点发挥当地的文化功能作用。这里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包含着满、蒙、回、朝鲜等少数民族的地区,所以在发挥这个多元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作用时,必须要针对每个民族的特点去发挥每个民族的文化作用,并注意到各种文化之间的浸润和渗透,这将对寒地黑土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智力支持作用。另外,寒地黑土区域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加之开发的较晚,天然优质的黑色土壤给这里带来了发展绿色经济的空间和机遇。绿色经济需要绿色文化的支撑和陪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数是原生态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蕴含着绿色文化的潜质,所以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当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挖掘满族文化中的绿色文化的底蕴,并和其他文化相融合,这必然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当地的文明进程的加快。
  
  三、继承、保护和发展寒地黑土区域的满族文化的思路及措施
  
  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在享受现代化文明的同时,又能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并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反对完全否定民族传统,也反对一味地固守传统,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需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的特点来继承、保护,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继承满族的文化传统,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对历史特定时期形成的与现代化相悖的内容,对本民族自身发展无益的封建迷信活动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应逐渐地给予革除;对民族文化中持封闭、保守的观念,应引入现代化的理念加以改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对优秀的、具有民族传统的且能反映满族民族特点的手工艺、民族文体活动,如满族民间剪纸艺术、皮影专调等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开发、创新,使之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承下来的文化重在保护。重点是要保护好文物遗存,因为这是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母体。对满族先祖文物遗址进行退耕还林还草,防止人为和自然破坏。充分利用寒地黑土区域满族先祖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遗址调查、考古发掘工作力度,结合文物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利用研究成果、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创作出反映满族先祖文化的艺术作品,争取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依据政策、法律、法规设立保护满文化的机构和设施,如建立满族传统文化博物馆,采取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并要注意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力量。寒地黑土区域应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促进绿色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满文化根源底蕴深厚的特点,通过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形成"文化+旅游+经营=效益"三位一体相融合的新型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增强满族本民族自我发展的能力。
  满族文化发展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政府应考虑满族文化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并且在当地的高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以培养满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性,增强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高其民族文化素质,提升民族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方汉文.比较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6页
  [2]吴红波.东北方言中的满族文化[J].语言理论研究,2006,(5).
  [3]姜小莉.满族汉化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4).
  [4]赵展.探寻满族文化发展的轨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1).
  [5]靳红曼.浅议满族文化[J].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6.期
  [6]陈兴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原则及措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领域出现了集体腐败、行政不公、行政不廉和行政不实等诸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政府伦理的实现机制存在严重不足.处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行政部门也正处在从管理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过渡的时期,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也正处于碰撞与转变时期。面对我国目前行政伦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伦理;发展问题;措施    一、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水平很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也屡屡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制度建设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三个基本的方面入手:首先要夯实现有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其次要完善和创新农民新的政治参与制度体系;最后要加强法制建设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创新;探析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治参
期刊
【摘要】国家权力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一种,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东方社会形成了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权力制约模式。传统东方社会主要是"以道义制约权力",而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约模式。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制约模式在产生的背景、制约的具体方式、制约的目标指向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权力;制约;模式    
期刊
【摘要】对于《李顿调查团报告》,国民政府指出报告自身的矛盾之处,坚决反对日本对东北的侵略行为,并为此作出相当大的外交努力。但是弱国无外交,英美等西方大国推行对日本妥协的政策,最终使得国民政府企图通过国联而解决东北问题的愿望破产。  【关键词】李顿;报告;述评    1932年10月1日《李顿调查团报告》中在整个中国问题上,《报告》认为,中国是一个进化中的民族,中国近来的不安宁,对中国及中国有利害
期刊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了冲击,人们开始追求婚姻自由,择偶标准和贞节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键词】婚姻自由;择偶标准;贞节观    传统的婚姻是为满足家庭和宗族传宗接代的需要而存在的,"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因此,婚姻完全由家长包办,青年男女只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成婚姻。如果婚姻不幸福,只有寄予来生,为了维系家族,必须牺牲自我,传统
期刊
【摘要】如果有人提出"唯心、唯物、地主、知识、保险、生产、市场、经济、营业中、料理"这样的词汇全部是来自日语。恐怕大量使用这些词汇的普通中国民众是不会相信。而且,这些词汇的原产地的日本人也大多半信半疑。但是,这是事实。  【关键词】汉语;日语;现象    汉语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进入汉语的外来语只有一万个左右,而其中大约一千个是日语汉字词汇。一千个并不是很多,但一万个中的其他词汇大多是来自于佛教
期刊
【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设,其中"输入假设"是最重要的一个,对语言习得与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讨论了"输入假设",然后阐释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输入假設;输入;学习    一.输入假设    按照Krashen的观点,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是接受"可理解输入"。所谓的"可理解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材料的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理解范围但又要向前迈一步
期刊
【摘要】公元十一世纪,当时萨迦派的萨迦班钦衮葛坚赞的著作《乐论》成为藏民族第一部自己的音乐理论著作,其中对藏族声乐艺术作出了详尽的研究和阐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本文通过这本著作,从独特的视角来看藏族声乐艺术,对其审美特征、艺术特点等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对藏族声乐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乐论》;藏族;声乐艺术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定居在此的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是高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中人物心理的分析,阐述了回族自强向上,坚定执着,自觉,虔诚的民族心理。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回族;民族心理    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而文学作品的题材总是来自于人类意识经验这一广阔领域,来自于生动的生活前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下简称《葬礼》)就是这样一部著作。作家以自己的经验和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为此,我们使用人才资源就要遵循经济原则,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聘任制的出现顺应了这种要求,它的采用必将使市场规律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聘任制;外部影响;经济学    聘任制是市场机制在人事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是市场对人才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使对该资源的使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