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假设浅析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设,其中"输入假设"是最重要的一个,对语言习得与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讨论了"输入假设",然后阐释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输入假設;输入;学习
  
  一.输入假设
  
  按照Krashen的观点,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是接受"可理解输入"。所谓的"可理解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材料的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理解范围但又要向前迈一步.如果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为 " i ", 那么输入应为一个小的跳跃,要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用 "i+1"表示。输入假设理论具有四大特征:可理解性,有趣的或相关的,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量。
  1.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指输入语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即i+1,学习者可以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来理解所输入的语言。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学习者是无用的。
  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即输入给学生的英语语言材料应具有可理解性。输入材料如果太难,或远远超出他们现有水平(i+2),学生就会无法理解;输入的材料如果太容易,低于或等于学习者现有水平(i-1, or i+0),那只是重复和复习,学生就没有进步的余地,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同时,还要强调的是,教师所认为的可理解语料,并不能等同于学生的可理解语料。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并且通过不断的输入调整,达到理想效果。
  2. 有趣的或相关的。输入的材料在内容上应该有趣并且有关联,这样才能吸引学习者持续地学习,轻松地习得语言。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时事新闻,关于政治、娱乐、科学等的都可以。同时,材料必须有关联。对于输入的毫无关联的英语材料,学生无法完全归类,自然会造成一些输入材料在内化过程中相互冲突乃至丢失,使得语言输入事倍功半。因此关联也是理想输入所必须的。
  3. 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输入时,按语法程序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输入应该是大量的自然输入。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听领先原则。教师要避免有意识地教的做法,即让学生背句型,背短文,做练习的传统输入法。应遵循语言的认知顺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英语本身特点,听领先,说随后,再读写。这样的话,学生在获得大量以听为基础的输入后,开始尝试表达语言,从而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达到理想的输入效果。
  4. 足够的量。学习者通过可理解性输入达到一定的语言能力时,话语能力就自然产生。这是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输入假设的讨论
  
  输入假设回答了语言习得中的关键问题,将语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了起来,对语言习得的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合理性。
  输入假设回答了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输入与输入什么。众所周知,语言材料的输入对习得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没有输入就没有习得。很多学者如Burger, Bialystok, Feyten, Hafiz&Tudor等通过研究表明(许峰,2004),如果学习者有较强的接受技能,那么其产出技能也会同时得到较好的发展。由此可见,输入假说强调输入对习得的关键性作用存在着合理的一面。
  同时,Krashen强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条件。即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应该是公认的。如在中国的很多课堂上,外籍教师的课往往不如中国同行的课教学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外教提过的输入虽是自然的目标语,但常常超过了"i+1"的水平。不被学生理解,由此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理想。
  2.局限性
  (1)输入假说简化了外语学习的过程,将它等同于儿童母语习得。众所周知,儿童母语习得是在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者接受了大量的、甚至是无序的语言输入,这是个学习者心智日渐成熟、交际能力不断发展的自然的社会心理过程。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数二语学习者是在母语习得后学习外语。语言学习环境变的糟糕,母语干扰比较大。目的语输入有限,而且大多是精心挑选而来。同时,学习者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如其对目的语、异域文化或教学方法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将会对语言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
  (2)输入假设夸大了习得的作用,而忽略了学习。Krashen认为习得和学习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系统。(Larsen-Freeman and Long, 2000) "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中使用语言,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其主要特征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而"学习"是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但是在实际中,很难区分"习得"和"学习"。
  (3)输入假设夸大输入,忽略了输出。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吸收不仅是积累的过程,而且是对其进行分析和再创造的过程。输入的只是知识和信息,它们并不等同于语言技能。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换句话说,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应该把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在输出的过程中,学习者还可以校验对输入的理解。
  (4)"输入"在实际中不容易操作。Krashen指出,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输入,学习者语言水平就能自然地从i 到 i+1。在实际中,学习者在认知层次、接受能力及语言水平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很难准确地定位这个"1"。所以这是个仍需继续探讨的问题。
  
  三.结束语
  
  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问题,对二语习得有一定的知道意义,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其理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Rod Ellis.1999.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Larsen-Freeman and Long.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许峰. 2004. 《英语学习中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相关性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代社会是一个有着复仇文化的维度,复仇理念、复仇法制、和荣辱观念共同合成了这样一个历史现实。  【关键词】复仇理念;复仇法制;复仇现象;荣辱观念    一中国古代有关复仇问题的理念    初民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为基本单元结构。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在氏族成员受侵害时据主导,复仇成为整个氏族的责任。因而初民社会的复仇也称血亲、血族复仇。在复仇方式上采取同态复仇。初民社会复仇
期刊
【摘要】为寻求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美术教育的差距,体现本地艺术特色,提高学校美术教学质量。从而加强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与关怀,落实学生在表现、审美、生活实践各领域的学习成效,弥补美术教科书教材编选不足,也为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结合南海神庙及其庙会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例,对课程开发的意义、资源筛选策略、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以及课堂操作实效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或许
期刊
【摘要】现行刑法典为了进一步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惩治职务犯罪行为,增设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个新罪名。此罪的设立,对纯洁国家工作人员队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这一"截堵性的条款" 暴露出其在功利立法上的考虑不周。同时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就会发现此罪实际上与现代刑法理念、国际司法潮流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理论上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从而使该罪更贴近实际打击腐
期刊
【摘要】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一般说来人正确的反映了客观现实,心理是健康的,若是错误的反映了客观现实,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人就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学校体育作为组织起来的客观环境,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不健康心理的克服,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证明,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一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领域出现了集体腐败、行政不公、行政不廉和行政不实等诸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政府伦理的实现机制存在严重不足.处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行政部门也正处在从管理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过渡的时期,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也正处于碰撞与转变时期。面对我国目前行政伦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伦理;发展问题;措施    一、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水平很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也屡屡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制度建设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三个基本的方面入手:首先要夯实现有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其次要完善和创新农民新的政治参与制度体系;最后要加强法制建设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创新;探析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治参
期刊
【摘要】国家权力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一种,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东方社会形成了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权力制约模式。传统东方社会主要是"以道义制约权力",而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约模式。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制约模式在产生的背景、制约的具体方式、制约的目标指向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权力;制约;模式    
期刊
【摘要】对于《李顿调查团报告》,国民政府指出报告自身的矛盾之处,坚决反对日本对东北的侵略行为,并为此作出相当大的外交努力。但是弱国无外交,英美等西方大国推行对日本妥协的政策,最终使得国民政府企图通过国联而解决东北问题的愿望破产。  【关键词】李顿;报告;述评    1932年10月1日《李顿调查团报告》中在整个中国问题上,《报告》认为,中国是一个进化中的民族,中国近来的不安宁,对中国及中国有利害
期刊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了冲击,人们开始追求婚姻自由,择偶标准和贞节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键词】婚姻自由;择偶标准;贞节观    传统的婚姻是为满足家庭和宗族传宗接代的需要而存在的,"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因此,婚姻完全由家长包办,青年男女只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成婚姻。如果婚姻不幸福,只有寄予来生,为了维系家族,必须牺牲自我,传统
期刊
【摘要】如果有人提出"唯心、唯物、地主、知识、保险、生产、市场、经济、营业中、料理"这样的词汇全部是来自日语。恐怕大量使用这些词汇的普通中国民众是不会相信。而且,这些词汇的原产地的日本人也大多半信半疑。但是,这是事实。  【关键词】汉语;日语;现象    汉语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进入汉语的外来语只有一万个左右,而其中大约一千个是日语汉字词汇。一千个并不是很多,但一万个中的其他词汇大多是来自于佛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