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源,幼儿区角游戏新天地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陶行知先生在论述中国乡村教育时曾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农村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孩子们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之感。农村的幼儿教育是置身于自然环境中的教育,是与大自然最为亲近的教育。自然是生命之源,也是教育之源,她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材料、途径和场所。然而,大自然的厚爱需要农村的老师和孩子们细心地体悟,以关爱之心、平和共处的原则进行富有智慧的挖掘和利用。
  
  一、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让好奇好问走进孩子
  
  众所周知,孩子幼时就开始探索周围世界,常常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对他们特别敏感,总是喜欢问这问那:“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若孩子的好奇心能得以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农村有着丰富自然的资源,例如:种子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把各类种子投放在区角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装饰物体、进行种子作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类。记得当时我们刚投放下去不久,孩子们便对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种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为什么种子长得不一样?种子从那里来?种子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针对孩子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首先建议孩子去收集调查种子,开一个“种子会”。孩子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种子的主题也由此应运而生。孩子们从自己家、亲戚、邻居家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鸡毛菜籽、毛豆、黄豆、扁豆、蚕豆、青豆、白云豆、红豆、荠菜籽、葫芦籽、玉米、花生、高粱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种子,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介绍,从孩子的交流、介绍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已被激发。
  
  二、利用农村资源,让心灵手巧走进孩子
  
  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会变得更聪明。于是在区角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开设了“美工区”、“生活区”、“建构区”等给孩子有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注重在各区中按幼儿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认知区有大到小的种子粘贴,蔬菜水果的分类。我们还组织孩子缝制布制品。如“沙包”、“香袋”、“缝鞋垫”、“做鞋子”、“小衣服之类”。一开始许多孩子拿不住针,更不会穿线,但是经过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参与,孩子们成功了,也建立了自信;在缝制沙包、香包时,有的孩子缝的针脚间距太大,且歪歪扭扭,出现了漏米的现象。于是教师就先组织孩子们进行直线的针脚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缝制曲线,并利用珠子等装饰材料装饰土布制品。在活动中孩子们提高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三、利用农村资源,让快乐自信走进孩子
  
  在农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我们不仅仅是让幼儿接触、使用这样一些材料,而是以此为媒介,让幼儿在玩玩、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需要的满足。如稻草,这在农村秋收季节可以说是捶手可得的资源,我们就把它用于区角活动,刚开始时我们用稻草编了一些花篮,长颈鹿、稻草人等制品;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于是我们就在区角活动中提供了干净的稻草与一些辅助材料,在教师作品的暗示下,孩子们都积极与稻草互动起来,过了几天,各种各样的稻草制品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稻草人、稻草地毯、稻草相框、稻草蝴蝶、稻草蛇……有些孩子甚至在家里与家长一起制作稻草制品,对于孩子的作品,我们都给予展示的空间,幼儿园专门开辟了一个空间,将孩子们的这些作品公开展示,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展览,孩子们激动不已,这也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感需要,他们在活动中快乐,在快乐中增强了自信。
  
  四、利用农村资源,让想象创造走进孩子
  
  对幼儿来说,能动的、富有变化的环境最具有挑战性,能使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因此我们在区角活动的材料的提供上注重了材料的原始性、体现内容的挑战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地表现表达,大胆地想象创造。如春天,孩子们用各种蔬菜,经过粘贴、拼插,制成各种蔬菜娃娃。利用各种豆子,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摆弄出小鱼、小虾等各种小动物。秋天,孩子们在石头上作画,用麦杆编成可爱的小拖鞋,用玉米皮编成小篮子;孩子们有的给花生壳染上五彩的颜色,制作成项练,有的把玉米棒装饰成漂亮的娃娃,有的进行创意叶贴画、种子拼贴画等。孩子们边玩、边讲、边听,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许多知识。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作为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最直接的作用是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孩子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是充满童趣的动脑动手的过程,孩子们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地增强了孩子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孩子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又能引导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总之,充分利用并开发农村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不仅使幼儿强健了体魄,树立了自信心,还提高了幼儿认识自然的能力,促进了孩子动手,思维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其他文献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    一、在环境中熏陶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
期刊
南京市第三期“个人课题”《小班离园环节组织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结题论文  离园环节是幼儿在园生活的最后环节,在一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家园互动的一个窗口,离园活动时间是家长来接孩子也是孩子进行一天的集体活动的“放松时间”。我园采用的是集体离园的形式,大门在规定的时间才能打开,当大门打开的那一瞬间,近400名家长集中在一起,嘈杂杂乱。而每天下午,在小班都会出现这样
期刊
儿歌即儿童歌谣,是儿童文学最古老、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它以婴幼儿为接受对象,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是专为婴幼儿而创作,最贴近婴幼儿现实生活,适合婴幼儿朗诵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歌谣,是婴幼儿最喜爱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儿童语言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觉得幼儿基本学会儿歌后,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使幼儿更好得掌握儿歌,使儿歌更有“味”。那么,儿歌教
期刊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教师与家长同时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职责和义务。共同的愿望、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必须与家长充分合作,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访是教师联系幼儿家长最好的形式之一。但实际工作中,经常被教师们“疏忽”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通讯手段发达,使得教师疏于家访。前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通讯手段不发达,教师想与家长详细交流情况,必须要登门拜访。而现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怀特也曾说过:“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知道: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园环境将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幼儿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也是深刻而持久的。  过去,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已习惯于一种做法,就是先确定主题,然后寻找各种相关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化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替代。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全人生,进行终身教育,而且在空间上覆盖到全社会。所谓社会教育化,不仅表现在正规学校向社会开放,更主
期刊
有效的班级管理对于建立和发展班集体,全面实现班级目标以及全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的教师而对的是一群刚走出家庭、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集体,不理解什么是规则。因此,怎样让孩子理解、接受集体活动中的规则,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建立集体意识,就成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我班从小班开始实施《生活化游戏化》课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课程
期刊
有研究表明,具有幽默感的人无论在事业、家庭和社会交往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功率,幽默风趣的孩子比缺乏幽默感的孩子更有魅力因而更受欢迎。所谓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一个人的幽默感既非天生具备,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慢慢地积累起来的。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弱,有些能力甚至表现为零。正是他们这种具有“白纸”的特征让我们能更好地去塑造
期刊
唱凤凰是我们青墩一带的民俗风情。每逢过春节的时候,就会有一批民间艺人自发地组织起一支唱凤凰的队伍,他们手执用彩纸编扎成的五彩斑斓的凤凰,敲锣打鼓地挨家挨户地进行演唱,把吉祥与祝福送给人们。    一、小曲好唱,口难开    寒假过后,我在组织幼儿进行“寒假趣闻”的谈话活动时,有一幼儿说道:“我隔壁家的爷爷还会‘唱凤凰’呢,我到他家时,看到他做的凤凰真好看,五彩六色的。”这时旁边立刻有好多幼儿七嘴八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孩子们开始热衷于电子游戏、网络畅游,孩子们讲起电脑头头是道,而让孩子真正地写一篇文章,讲几个经典的故事却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孩子们疏于相互的交流、交往,逐渐养成孤僻的性格,而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却在不经意间流失。因此实施“书香校园”,应该从小开始。  童话作为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幼儿进行名著欣赏的主要内容。低幼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他们具有丰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