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比较法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地理中的一些概念和知识点。比较法就是将地理中一些知识点的相似之处或者说不同之处找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建立相应的逻辑关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故而地理比较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应用
  在高中地理中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由概念组成的,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概念只能是死记硬背的,而忽略了这些概念之间相应的联系,使得地理的学习变得非常困难。这种想法的错误根源在于他们将地理知识当作了抽象的知识,而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另外,很多地理概念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相互关系的,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这一点,这就导致了学生因知识掌握不全,而对一些概念产生了误解,因而不能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一些地理中的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在地里教学中运用地理比较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去分析、掌握地理知识中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相应的逻辑关系,使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地理比较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常用的比较方法。
  一、 图形对比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图表与地图,使地理知识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现代教学中,由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现相应的地理活动,而不必仅局限于地理书中所绘制的图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并能全面地向学生展示书中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泰国湄南河平原与澳大利亚牧场的相关图片与视频。通过图片与视频,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两个地区所具有的不同的地理环境,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向学生具体讲述两个区域的不同特点。比如说:泰国湄南河平原是热带季风气候,而澳大利亚牧场是亚热带草原气候,这就是两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原因。因为热带季风气候导致了泰国湄南河平原常年高温,且降雨量充足,地形宽阔低平,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而亚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干少雨,夏季高温炎热,不适合水稻的种植,而是适合牧草的生长,因此澳大利亚是放牧业,而泰国湄南河平原則是种植水稻。这两个例子也说明了,农作物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比较了两个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且是用比较直观生动的方法向学生展示的,因而学生会对这两个区域的相应的地理环境有着较深的印象。又由于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比较说明,学生以后就不会对这两个区域产生混淆,且方便学生的记忆。在教师通过比较法讲解了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牧场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会被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农业区位。在学习其他农业区位时,教师也可以继续用这种图形比较法,因为这种方法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
  学生在这种比较学习中,不仅会牢牢掌握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还会记住水稻、牧草的生长习性,同时又了解了如何选择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比较法学习地理的一个好处在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一组组地进行学习,因而学生能同时掌握多个知识点,而且通过比较,更利于学生掌握不同农业区位的特点。因此通过对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学习,学生的地理知识就不再是单一的一个点,而会形成一条知识链,进而会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网,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在通过对不同农业区位的比较后,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之处,进而会促使学生去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对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产生影响,进而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而学生的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学习地理非常有用,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的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 概念对比法
  在地理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很多的概念,而书中对这些概念又没有过多的解释,因而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产生混淆,对这些地理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而这些地理概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但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没有重视这一点,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即使学生对某些概念掌握不清晰,教师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指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地理解概念。在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里,地理概念就是要死记硬背的,只要会背这些概念,学生就可以学好地理。而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会背地理概念并不代表学生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更不代表学生掌握了这个概念。教师教学地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会背概念,而是让学生去掌握这个知识点,并会应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掌握这个地理概念的内涵,而不是浮于表面。学生产生错误理解的或者易混淆的概念,往往是一些比较接近的概念,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区分这些概念的差别。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对每一个概念都有着清楚的理解与记忆,这就需要运用到比较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地理时,经常会遇到很多相似的概念,例如气候和天气。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由于书上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比较少,因而对这两个概念会产生混淆,学生虽然都知道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却说不出具体有什么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两个概念时,就可以采用比较法,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比较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明白地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例子,来向学生进行解释说明。例如:上海今日的温度为10℃、阴;南通的温度为8℃、多云,这就指的是天气。而泰国湄南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澳大利亚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干燥,这就指的是气候。通过教师的这种比较讲解,学生就可以知道天气指的是短期内的天气变化,气候则指的是长期的天气变化情况。
  还有很多其他的概念也是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这些教师都要进行重点的解释说明。例如: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的区别:西风漂流是产生与西风带的,是受到西风的影响而产生的洋流,虽然南北半球都有西风漂流,但不同的是南半球的是寒流,北半球的是暖流。而南极环流则指的是沿着南极进行的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属于寒流。此外,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的主要区别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 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雖都属于风海流,但其流动方向是不同的,西风漂流受西风的影响,是由西向东流动的;而南极环流是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它是由东向西流动的。
  2. 西风漂流是顺时针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相同的,而南极环流则相反,它是逆时针方向的。
  通过相似概念的比较说明,学生对这些概念就会有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只知道其有区别,却说不出所以然来。概念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很多概念教师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向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还会使学生养成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三、 同类对比法
  同类对比法,就是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可以将某一类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概括,找它们的相同点和区别来。通过对同一类知识点的区别,学生可以掌握它们的相同之处,因而学生就可以将这些相同点进行统一的背诵和理解,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地高效。另一方面,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点的差异性,就不会对这些概念产生混淆,会使他们清晰地记得每一个概念的详细内容,而不会对知识产生误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北美温带气候》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亚洲温带气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找到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点,都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接着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找出这两者的差异,北美洲的热带气候不如亚洲的种类多,亚洲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气候,而美洲没有,但同时美洲又具有亚洲没有的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教师还可以利用比较法来引导学生探究北美洲与亚洲产生气候差异的成因。
  通过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往学过的知识点,也可以使学生对新的知识点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新学的知识点,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并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更加精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地理知识网,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基于理解之上的记忆,这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地理知识,也是地理教学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163-164.
  [2]敬侠.浅谈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2011(7).
  [3]田红叶.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J].北方文学,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初中古代史教学中学生全局观意识培养措施作为出发点,并探讨了教师在培养学生全局观意识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培养学生全局观意识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初中;古代史;全局观  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全局观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使学生站在整体角度分析和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规律。随着新课改的实践与运用,对初中古代史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在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新课改的脚步一步步向前推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日益凸显。在课堂中,老师应该作为一名引导者,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案例教
由于历史发展的背景不同,使得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这些不同之处使得英语与汉语句子的语境有着千差万别。本文以语境为研究视角,对语境在英语翻译中发
摘 要: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兼有学习性与游戏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从分类创设生活化区域情境;分级建构生活化区域内容,科学提升生活化区域效果等策略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快乐中活动、在生活中学数学。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区域;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中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生
会议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本文从问题导学法实施过程以及问题导学法实施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为教师地理课堂教育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参考性见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导学;应用  以问题为核心的问题导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问题创设能力为着重点,旨在实现学生综合认知水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会议
目的:AG490作为JAK2/STAT3通路的抑制剂,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上所展现出的高效低毒性,使其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一种可能的药物。然而,AG490的抗瘤机制尚未明确。因此